- 简单鱼生 [2012/02]
- 亲身经历 – QQ 骗术 [2012/04]
- 回国点滴(二) [2012/02]
- 巴刹 [2011/05]
- 认识一下榴莲树吧~~ [2010/07]
- 不想上班的日子 [2011/04]
- 记忆中的味道 [2011/07]
- 亲近自然亲近你我之“美食烹饪类” - 豆沙面包可以这样卷 [2012/07]
- 回国点滴(三) [2012/03]
- 土耳其手信 [2011/10]
- 烹饪心情 [2011/05]
- 简单不用烘焙的奶酪蛋糕 [2011/11]
- 周日伙食 [2011/07]
- 自制饼干 [2012/08]
- 周末上菜 [2011/06]
- 玫瑰花馒头 [2011/10]
- 四喜蒸饺 [2011/10]
- 会恶心吗? [2011/07]
- 越剧清唱《红楼梦》片段 - 达人秀 [2012/07]
- 酥皮月饼 [2011/09]
- 三张头像 [2011/11]
- 桂圆酒 [2011/10]
- 厨房趣事之第一次的蛋炒饭 [2011/11]
- 快乐长一岁 [2011/12]
- 2012-07-26 [2012/07]
新加坡长夏无冬,平均气温在24-34度之间,且潮湿,所以84%新加坡人居住的组屋(公共住宅),一楼一般是不住人的,由柱子架起悬空的,人们可以用来人们休歇、聚会、小儿玩乐。
其实这楼下最大的用处,还是红白喜事的操办。
先说这红事吧,就是马来族同胞的结婚典礼。相传,马来族同胞热情好客,一家办婚事,全村都出席,热闹个几天。延续至今,不是全村的人,至少也是一族至几族吧,传统的流水席,也只有在这无拘无束的楼下才得以发扬保留。由专门的婚庆公司帮忙布置一楼的场地,还要搭建临时厨房、厕所等。别以为这些会很简陋,一旦布置完毕,整个气氛就完全不同了。尤其是马来同胞对颜色的要求不像华人只求红色讨喜气,他们的婚宴主题多姿多彩,全凭一对新人的个人喜好和时尚度。每根石柱上都以婚礼主基调的颜色绸布包裹着,桌子铺上相衬的桌布,地毯尽头的新人舞台,色彩的巧妙搭配,一切尽显得庄重典雅,又独具风格。
这是昨天下午我家楼下的马来婚宴席。以梦幻的紫色为主色调。(我随意地拍了几张,仅供分享)
新人台和新人餐桌。
流水席,就是一天时间里客人随时可以到达,到了就可以拿东西吃,没有固定座位。新人只露面一次,也没有规定且逗留时间短暂,客人见到就见到了,没见到也无妨。
这是今天早上的情形,该撤的都撤了,只有些桌椅电扇,和尚未拉下的电线,证明昨天这里曾经热闹过。
再说下白事吧,就是华人办丧礼。也是在这楼下,丧家会在电梯旁粘一小张红纸,算是给这栋楼的居民们一个招呼和歉意吧。殡葬公司会帮忙布置灵堂。外面挂满了各种挽联、挽幛,里面摆满了花圈、花篮。家属们轮流守灵,还有专门诵经的,专门乐队的,三天、五天不等,直到出殡。
组屋楼下时而欢笑,时而悲戚,都是生活,也算是组屋特色的文化吧,热闹也好,伤感也罢,彼此不要抱怨,和睦共处。
这也是楼下的一道风景,如何感想?
第一天卸了后轮,车主人除了生气,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
第二天车架没了,就只剩下前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