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伦敦秀“裸骑自行车”令人眼福大饱 [2013/08]
- 三月的樱花,一个人看 [2020/03]
- 日本全国紧急状态前戴上口罩去超市 [2020/03]
- 沐浴党恩红利 上海新景点时髦打卡 [2020/03]
- 趣话孩子要单独住出去了 [2019/11]
- 老爸感恩深度宅美食,上海今起也封闭 [2020/02]
- 情人节的爱国网购 要情商更要智商 [2020/02]
- 雅加达红灯区的春宵不眠之夜 [2013/09]
- 昨天紧张的晚餐 只有一只便当 [2019/11]
- 沉沦不意外,韩国深夜秀夸张超日本 [2015/12]
- “公开邀请性骚扰”日本空姐来真格 [2014/03]
- 澳门豪秀香云纱,不敌武汉靓颖汉服艳 [2019/11]
- 韩国人气少奶奶 知道有假 还是迷人 [2019/10]
- 搶眼:男女混合裸体橄榄球赛 [2011/08]
- 冬至,去超市买点什么吃点什么 [2019/11]
- 主张啥也別“赤膊”! [2011/06]
- 我赴女体盛宴 [2012/03]
- 东京上野:樱花似倒海 人潮胜翻江 [2012/04]
- 她,悦目赏心,过目难忘 [2011/04]
- 17日下午去震心区的超市・・・ [2011/03]
- 来一碗蝦肉餛飩和生煎・・・ [2011/04]
- 中国道路停工,推土机拆除,印度如是报道 [2017/08]
- 日本8.8級強震 10米大海嘯・・・ [2011/03]
- 牛!国安部常务副部马建竟也被双规 [2015/01]
- 雷人!中华之“天价香烟” [2011/09]
- 論上海人、上海話可以緩行 [2010/12]
- 朗朗,你的音符有错 [2011/01]
- 上海文联的小阿姐 [2015/12]
- 中国,请不要过度崇拜金牌 [2012/07]
- 反台独 不要反台湾的民主法治 [2017/01]
今年这第二十七个教师节怎么啦?
据国内报导,胡锦涛9日上午来到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亲切看望师生员工时动情地说:“长期以来,各位老师献身教育事业,勤勉工作,默默奉献,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我们感谢大家”,胡锦涛指出,中学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希望广大教师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师德修养,钻研教学业务,不断开拓创新,扎实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而8月28日上午,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张北县第三中学为广大农村教师作了题为《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的报告,这堂特殊的课持续了2小时15分钟,会场里响起了38次掌声,别开生面。
温总理赢得掌声的第一句话是“我国有900多万农村教师,他们长期以来工作在艰苦清贫的环境中,恪尽职守,不计名利,默默耕耘,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次,总理的讲话让群众看到了农村教育事业的美好前景。比如,谈到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这一问题时,温总理一口气列出了包括逐步缩小城乡教师收入待遇差距;不让一名儿童因贫困而失学;国家将安排资金,在中西部贫困地区为农村中小学提供营养补助,让孩子们吃饱吃好;有条件的地方,要把校车制度建立起来,配备最好的车辆和最好的司机,为孩子们建起安全的“绿色通道”等等措施,这些措施件件具体、实在,怎不让掌声雷动?
更发人深省的是,温总理在讲话中说,我国农村教育源远流长,历来就有“耕读传家”的传统。中华文明起源于农耕社会,中华文化的根脉在农村,教育是传承文化的主要途径。历史上许多私塾、书院曾盛极一时,但都不是在大城市,而是在山野乡村。那里不但是教育子弟、培养人才的学校,而且是一个地区的文化中心,甚至是学术中心,其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人们常说:“自古寒门出俊才。”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伟大人物都是出自农村的寒家子弟,靠勤学苦读奋斗成才。中国农村的每一个家庭都懂得,物质上的贫穷只是暂时的,只要孩子有文化、有知识,就能改变人生和命运,生活就会有奔头。温总理还说,人才成长的一条重要规律就是“多难兴才”,有道是“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农民处在社会的最基层,如果把整个社会比喻成一座“金字塔”,那么农民就是这个“金字塔”的基座。在旧中国,他们要比其他阶层承载更多的苦难。在新中国虽然广大农民翻身做了主人,但城乡差距在短期内还在,他们生活上的困难相对较多。这对他们是坏事,同时也是好事。这样能够磨练人的意志,在客观上有利于农家子弟成才,特别有利于提高他们吃苦精神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更发人深省的是,温总理在讲话中说,我国农村教育源远流长,历来就有“耕读传家”的传统。中华文明起源于农耕社会,中华文化的根脉在农村,教育是传承文化的主要途径。历史上许多私塾、书院曾盛极一时,但都不是在大城市,而是在山野乡村。那里不但是教育子弟、培养人才的学校,而且是一个地区的文化中心,甚至是学术中心,其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人们常说:“自古寒门出俊才。”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伟大人物都是出自农村的寒家子弟,靠勤学苦读奋斗成才。中国农村的每一个家庭都懂得,物质上的贫穷只是暂时的,只要孩子有文化、有知识,就能改变人生和命运,生活就会有奔头。温总理还说,人才成长的一条重要规律就是“多难兴才”,有道是“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农民处在社会的最基层,如果把整个社会比喻成一座“金字塔”,那么农民就是这个“金字塔”的基座。在旧中国,他们要比其他阶层承载更多的苦难。在新中国虽然广大农民翻身做了主人,但城乡差距在短期内还在,他们生活上的困难相对较多。这对他们是坏事,同时也是好事。这样能够磨练人的意志,在客观上有利于农家子弟成才,特别有利于提高他们吃苦精神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行了,不想再引用被誉为充满人生哲理的温总理的“自古寒门出俊才”之妙语。
我不是不敬佩温总理的思想。
我不是不敬佩温总理的思想。
如果今天有人去问寒门的孩子你们缺什么时,可能孩子们毫不思考的会说:“缺钱!”虽然这太世俗了些,但是寒门的后代也就是这个层次了。温总理的“寒门俊才”论在今天的中国应该属非常另类的说法,因为当今的社会板结是教育不公平,就业不公平,俊才的命运更不公平。一句话,广大的寒门最缺的是公平。
由此而言,“自古寒门出俊才” 于现代中国社会没有真价实值,所以这是一个伪命题。社会有腐败就不会有公平,腐败严重就更不言公平了,当漫天的官二代、紅二代横行,一个有官有权就有钱、有官有权就有前程的社会是丑陋的,要我说,这个社会现象如果不再得到改変,社会就很难和谐,在不和谐、不公平的社会里,寒门出的不会、也无法是俊才,也許是陈胜吴广。
温总理,你的“寒门俊才”论可以別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