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伦敦秀“裸骑自行车”令人眼福大饱 [2013/08]
- 三月的樱花,一个人看 [2020/03]
- 日本全国紧急状态前戴上口罩去超市 [2020/03]
- 沐浴党恩红利 上海新景点时髦打卡 [2020/03]
- 趣话孩子要单独住出去了 [2019/11]
- 老爸感恩深度宅美食,上海今起也封闭 [2020/02]
- 情人节的爱国网购 要情商更要智商 [2020/02]
- 雅加达红灯区的春宵不眠之夜 [2013/09]
- 昨天紧张的晚餐 只有一只便当 [2019/11]
- 沉沦不意外,韩国深夜秀夸张超日本 [2015/12]
- “公开邀请性骚扰”日本空姐来真格 [2014/03]
- 澳门豪秀香云纱,不敌武汉靓颖汉服艳 [2019/11]
- 韩国人气少奶奶 知道有假 还是迷人 [2019/10]
- 搶眼:男女混合裸体橄榄球赛 [2011/08]
- 冬至,去超市买点什么吃点什么 [2019/11]
- 主张啥也別“赤膊”! [2011/06]
- 我赴女体盛宴 [2012/03]
- 东京上野:樱花似倒海 人潮胜翻江 [2012/04]
- 她,悦目赏心,过目难忘 [2011/04]
- 17日下午去震心区的超市・・・ [2011/03]
- 来一碗蝦肉餛飩和生煎・・・ [2011/04]
- 中国道路停工,推土机拆除,印度如是报道 [2017/08]
- 日本8.8級強震 10米大海嘯・・・ [2011/03]
- 牛!国安部常务副部马建竟也被双规 [2015/01]
- 雷人!中华之“天价香烟” [2011/09]
- 論上海人、上海話可以緩行 [2010/12]
- 朗朗,你的音符有错 [2011/01]
- 上海文联的小阿姐 [2015/12]
- 中国,请不要过度崇拜金牌 [2012/07]
- 反台独 不要反台湾的民主法治 [2017/01]
今朝,我在网络上的上海《东广早新聞》中听到,中国全国七月开工的民用楼房計10.8億平方米;同时,上海八月上市的新楼面積达24万平米,然,上海截止八月的統計,819万平米的新楼被扎堆積圧,庫存达历史高位。
笔者是上海人,頻繁往返上海,上述数字于笔者感概不少。
电视剧《蜗居》描述的不是虚构中的故事,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是中国大中小城市的“伤口”。也是中华百姓六十余年来的心痛之处。
华东金三角的浙江义乌,是众所周知的全球小商品市场的龙头,拥有外来人口140多万,比起本地户籍人口多上一倍。庞大的外来建设大军不啻是义乌经济发展的功臣。但是,在浙江义乌的城乡结合部,义乌市江东街道宗塘村的棚户区,800多户、200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因付不起市区昂贵的住房租金,便选择在占地700亩的田野棚户区安家、打工谋生存。其中很大部分人已经在这里住了近10年。收入不高,租房子困难,买房,他、她们不敢做这种夢。
下面的一組图片反映了浙江的这个全国最大的棚户区,均摄于2011年5月1日以后。
这些图片绝不是象前浙江省最大的父母官、现在炙手可热的习近平国家副主席曾说的,是一些吃饱了飯没事做的西方人所拍摄的,而是张张出处有据可査:新华社的“何处是我家:关注贫困摄影大赛作品选”。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文字。动乱流离、一生坎坷的杜甫对大众的疾苦有切肤之感,可诗人不是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叹息,而是清醒地大声疾呼,希望有人出来为千百万穷人谋福利。
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当夜晚的灯火渐渐明亮起来,一身疲惫的你将去何方棲脚?
发跡于浙江的习副主席,你对此作何感想,別告訴咱,你不看新华社的东西!
1- 上:一个孩子在窝棚里吃饭。(摄于中国浙江省义乌市江东街道宗塘村 2011年5月1日) 下:在家里,孩子乞盼的眼晴,向人们述说着什么?(摄于中国浙江省义乌市江东街道宗塘村 2011年5月1日).
2- 上: 太热了,棚户外纳凉的民工。(摄于中国浙江省义乌市江东街道宗塘村 2011年5月1日). 下: 在小山坡上搭棚暂住的外来务工人员。(摄于中国浙江省义乌市江东街道宗塘村 2011年5月1日).
3- 上: 窝棚里的家庭聚餐,苦慣了,麻木了。(摄于中国浙江省义乌市江东街道宗塘村 2011年5月1日). 下: 窝棚里正在烧晚饭的母子。(摄于中国浙江省义乌市江东街道宗塘村 2011年5月1日).
4- 上: 露天厨房与废品为伍。(摄于中国浙江省义乌市江东街道宗塘村 2011年5月1日). 下: 棚户区建筑多数是用雨布、毛竹、木板、编织袋等搭建的简易窝棚,甚至连门都没有,治安、消防、计生、卫生等诸多问题已经不成为问題了。(摄于中国浙江省义乌市江东街道宗塘村 2011年5月1日).
5- 上: 一位母亲背着孩子在家門前与其他务工者一起收拾旧废物品。(摄于中国浙江省义乌市江东街道宗塘村 2011年5月1日). 下: 5月9日,义乌市相关部门开始将此棚户区予以拆除。相关部门是誰?拆除后的打算呢?务工者的住居如何解決?
6- 图片的左、右,下同。2010年5月4日,北京六郎庄一名外来务工者睡在在只能容纳一人的屋中。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外来低收入打工者入住了只能爬进去的“蜗居”。他们的家面积仅2平方米,比一台卧倒的立式冰箱大不了多少,月租金却不菲--300元。
7-
8-
9-
10- 这处棚户区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的闹市区角落。6月21日的夏日午间,住人在低矮闷热的简易房内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