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撞加保费,撞人反而没事 [2011/12]
- 误施“美男计” [2012/05]
- 那个曾经坐过我车后座的女同学 [2012/01]
- 拱猪和麻将的三俗趣事(18+) [2011/11]
- 叫春的女人 (18+) [2012/10]
- 回国遇到麻烦 [2011/10]
- 说说我遇到过的骗子 [2014/11]
- 旅途中的趣事与乐事 [2012/01]
- 那个年代的家暴 [2011/09]
- 京城往事(26)人物志之五:捡废品的大忠 [2011/07]
- 京城往事(23)京城人物志之三,部长的司机 [2011/07]
- 生活比戏还要精彩 [2011/12]
- 原创微型小说:门外来了FBI [2011/07]
- 到底应不应该禁售鱼翅呢? [2011/06]
- 今夕是何年?怎么TM这么多的禁字! [2012/03]
- 京城往事(37)圣诞节与西什库教堂 [2011/12]
- 舞文弄墨参赛作品:“南蛮子”大妈 [2012/07]
- 京城往事(19)电报大楼的钟声 [2011/06]
- 京城往事(28)书店和图书馆 [2011/08]
- 十八扯 [2012/06]
- 感谢网友宜修,同时做个自我检讨 [2011/08]
- 心里有火找谁发? [2011/08]
- “二等车”之未竟爱情 [2012/01]
从一开始我就给自己立了两条规矩,不谈政治,不论宗教;一条红线,只写二十年前的事。但是在写的时候总想避开会有争议的话题,不断地给自己设限,一步步地捆住手脚,渐渐地发觉什么都不能写了。
写《京城往事,电报大楼的钟声》曾犹豫要不要写钟声敲响之前必有的乐曲《东方红》,最终还是担心有人会不喜欢《东方红》而略过没提。后来网友宜修说“还有乐曲《东方红》”呢,咱老老实实承认是“怕别人不喜欢”,宜修“教训”我“要实事求是”,咱虚心接受,确实我虽没有编造作假却是在回避事实,选择性的回忆历史,同样是不客观,不准确。
另一位网友“frombeijing”跟贴上传了一段,http://www.youtube.com/watch?v=i_m-aS2JS3U&NR=1,在那段视频下面的留言中有一位写道:“我在寒风中站立了一个小时就是为了听一声--东方红。”,听到那熟悉的乐曲和钟声,我心中的感触很深,不管你喜不喜欢,那是一段历史,是客观事实。不能因个人的好恶而删改和回避。
写往事就是回忆历史,有意识地去取舍部分事实就是误导,那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一再重复这样的失误却还以为这样做可以避免引起读者的不快,实在是错谬的厉害。还有《美丽的女孩—小倩》和《拉洋车的人》都是回避了许多详情,网友“梁山石燕”评论说:“有血没肉,应该举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的确,我就是顾忌太多,许多事情不敢写,结果光有骨头没有肉,写得淡而无味。不打破自我束缚的框框就没法写出像样一点的东西来。真的要感谢几位网友的指正,特别是宜修的直言不讳,点醒了我,要不然我现在还在自己设置的框子里转悠出不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