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年收入六万的四口之家怎样活 [2011/12]
- 对比国内组装的高铁与日本高铁的差距---广州行(2) [2015/10]
- 红灯区-夜总会-肉欲-衰落---三藩市奇景(4) [2011/12]
- 女人的胸不必大, 真胸不怕爆 (儿童不宜) ---世外桃源(5) [2011/09]
- 我在美国做泥工很无奈---前院后园(3) [2011/09]
- 美国强大是因有超强的军队吗? [2015/05]
- 游客看不到中国城家庭的蜗居生活 [2015/02]
- 加州男女共厕有那么可怕吗? [2015/05]
- 火炉长沙,满城美女汗香薄衫凉---回国记(6) [2015/08]
- 贫富差距,麓林靓影伴佳肴,陋巷贫寒私家饭---回国记(20) [2015/09]
- 逛老菜市,方知上品牛排是何样 [2015/12]
- 回国坐高铁,方知高铁不为旁人知的一面 ---广州行(1) [2015/10]
- 国人炒高了三藩市湾区的房价? [2015/03]
- 全美最富城市三藩市的房价 [2015/03]
- 美钞居然可以玩成这样 [2015/06]
- 吃国内来的黑米,吃出了一碗黑水 [2013/03]
- 看美国华人摩托车团队,聊纽约摩托车事件 [2013/10]
- 我在美国当农民很辛苦---前院后园(1) [2011/09]
- 裸官的妻儿住哪儿---美国的艇湾社区 [2012/03]
- 我在美国做木匠很费力---前院后园(2) [2011/09]
- 国内来的人问:不是贪官,那来的钱买这么大的豪宅? [2011/10]
- “奔驰车算个啥”富二代在美国开什么车? [2011/11]
- 来美国后,我不再歧视上海人 [2013/01]
- 人财两空的朋友说:失去了才有新收获 [2011/10]
- 漠视对生命的尊严,源自于扭曲的权威 [2012/05]
- 从军事角度看钓鱼岛之争的结果 [2013/03]
- 第一次赤脚踩粪肥---我当知青的小故事(1) [2012/07]
见过南方的水牛,也见过北方的黄牛,但像黑熊般的牛还是第一次看到,还有那看起来像棕熊的牛,瞧它那屁股,看起来又好像是河马。都说美国人五大三粗的,这牛也比亚洲的牛体更大,腿更粗,牛劲也更十足。
牛在人们的心中是个受尊敬的牲口,人们把股市中上扬的曲线称之为“牛市”,全因平直的牛背因牛头昂起而呈上升强势的曲线(“熊市”则因熊头老朝下,从熊背一条直线到熊头呈下滑线);人们把能人称为牛人,把说大话又办不成事的人,称为吹牛。说是牛人,全因牛体大力大劲头大,能人所不能。说吹牛,直到咱下乡务农时,才知道什么是吹牛。在乡下,每逢节假日,生产队里就会杀猪宰羊办庆宴,在屠宰牲畜的现场,大人小孩都会围成一圈观看屠夫杀猪羊,在将宰杀的猪放完血后,屠夫会在猪的后腿蹄根内侧处割开一个小口,用一根铁条插进皮肉之间上下左右捅一捅,然后把嘴凑在割开的小口上使劲往里吹气,直到猪全身都膨胀起来。再用滚热的水往猪身上淋,这样,用铁皮刨猪毛时就会很方便地脱毛,这叫吹猪或吹羊。如果用这种方法对付牛,那就叫吹牛。
但宰牛的时候,没有哪个屠夫用这种方法吹牛,一因牛的体形庞大,二因牛皮很坚韧,皮下脂肪又少,要把整头牛吹胀起来,非常人所能为。所以,谁要是说他能吹牛,那他真是百分之百的“吹牛”!
吹牛的事咱没那本事,但放牛咱倒是在行。在乡下当知青时,最好的工作就是放牛了,不用干重活就能拿高工分。可要拿到放牛的好差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咱那时对什么农活都有兴趣,常与带我们知青的生产队的队长混在一起,早上4点起床去翻捂热出芽的谷种;天不亮就赶着咱队上的种猪去给邻近生产队的母猪配种;春耕夏忙时,队长手把手教会咱犁田后,咱就常帮队长扶犁,由此,牛认得咱,咱也识得它。所以,农闲时,咱就可每天一早牵着这水牛去山坡边游荡,像电影中的镜头那样,躺在树荫下的草地上,头上的草帽遮眼,嘴角咬根枯草还哼个小调,翘起的小腿还随小曲摇啊摇,树梢上的蝉声也来奏热闹。直到晚霞布满天边,咱才赶着圆溜溜肚子的牛往回走,趁着无人,咱爬上牛背,骑着牛在乡间的田埂上慢行还真有点不好意思,十六七岁了,还在过牧牛童的瘾,在牛背上唱走调的“走在乡村的小路上……”。
来美国后,常吃牛肉,也见过广阔的养牛场,但与那些肉牛相比,这些比赛场上的牛还真是牛中之“牛”,这牛皮真不是吹的,有图为证。
加州5号高速公路旁有很多庞大的肉牛饲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