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年收入六万的四口之家怎样活 [2011/12]
- 对比国内组装的高铁与日本高铁的差距---广州行(2) [2015/10]
- 红灯区-夜总会-肉欲-衰落---三藩市奇景(4) [2011/12]
- 女人的胸不必大, 真胸不怕爆 (儿童不宜) ---世外桃源(5) [2011/09]
- 我在美国做泥工很无奈---前院后园(3) [2011/09]
- 美国强大是因有超强的军队吗? [2015/05]
- 游客看不到中国城家庭的蜗居生活 [2015/02]
- 加州男女共厕有那么可怕吗? [2015/05]
- 火炉长沙,满城美女汗香薄衫凉---回国记(6) [2015/08]
- 贫富差距,麓林靓影伴佳肴,陋巷贫寒私家饭---回国记(20) [2015/09]
- 逛老菜市,方知上品牛排是何样 [2015/12]
- 回国坐高铁,方知高铁不为旁人知的一面 ---广州行(1) [2015/10]
- 国人炒高了三藩市湾区的房价? [2015/03]
- 全美最富城市三藩市的房价 [2015/03]
- 美钞居然可以玩成这样 [2015/06]
- 吃国内来的黑米,吃出了一碗黑水 [2013/03]
- 看美国华人摩托车团队,聊纽约摩托车事件 [2013/10]
- 我在美国当农民很辛苦---前院后园(1) [2011/09]
- 裸官的妻儿住哪儿---美国的艇湾社区 [2012/03]
- 我在美国做木匠很费力---前院后园(2) [2011/09]
- 国内来的人问:不是贪官,那来的钱买这么大的豪宅? [2011/10]
- “奔驰车算个啥”富二代在美国开什么车? [2011/11]
- 来美国后,我不再歧视上海人 [2013/01]
- 人财两空的朋友说:失去了才有新收获 [2011/10]
- 漠视对生命的尊严,源自于扭曲的权威 [2012/05]
- 从军事角度看钓鱼岛之争的结果 [2013/03]
- 第一次赤脚踩粪肥---我当知青的小故事(1) [2012/07]
常见网上有人晒幸福,乘出差之际还可以借机去旅游景区玩,好不得意。可在美国打工就没有这等好事,出差就是出差,根本没有多余时间借出差之机揩“公家”的油去游玩,办完公事就要立马乘飞机赶回来,回来之后还没调顺时差,也顾不得长途旅行的疲累,第二天还要继续上班赶任务,出远差真是个讨累的活,在美国挣个钱,还确实不容易。
既然是打一份工,那还得老老实实地好好工作,遇到出差的事,还是得出差。 去年十一月份从村里消失了一个多月,就出差去了瑞士,而且是在短短一个月内去了两次,所幸,这两次来回四趟都是呆在公务舱内,全程都是靠在宽敞的皮椅里,伸直了双腿而没怎么受累。
值得欣慰的是,这次出差去瑞士的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大公司,其产品遍及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据项目经理透露,该顾客除了签下一份价钱不菲的合同外,还额外支付所有出差人员的旅差费用,包括了来回公务舱机票,下榻瑞士豪华酒店。何以这瑞士公司如此大方?
晚宴席间,公司主管向客户表达谢意时,客户笑说,我总不能见你们长途跋涉来这里都是满脸倦态吧,休息不好,工作起来也不会有好的效率,这浪费的时间和精力比起商务机票可贵多了!
哈哈哈,看来客户并不笨,让我们坐商务舱是为了养精蓄锐更好地干活!花小钱办大事,这就是瑞士人的精明之处,一张商务机票,既让人免除了长途奔波的劳累,又让人心怀感激地发挥出超常能力,怪不得瑞士人很会借力致富。 看来要挣舒服钱,还是要挣有钱人的钱。
去年十一月份去三藩市机场时,机场大楼正用灯光射出法国国旗来支持法国反恐。
两次去瑞士来回坐了德航和英航的空中巴士A380,及德航和美国联合航空的波音747巨无霸,由此,比较一下它们各自的特点。
德航和英航的空中巴士A380是目前最新的跨大洋的宽体客机,公务舱的座椅比头等舱窄了近2英寸,与前排座椅的距离短了30英寸,但比经济舱宽了2.6英寸,与前排座椅的距离长了19英寸。
但仅仅只是座椅宽了2寸多,脚伸直的空间多了近30寸,可机票却比经济舱贵了很多,从三藩市飞去瑞士,公务舱来回机票竟要一万2千多美金!一个月之内去了两次,就花了两万多美金,如果是自己掏腰包去瑞士旅游,真舍不得自己花钱坐公务舱。
下图是波音747三个等级舱座位空间的比较,与空中巴士A380的差别不是太大。
这是乘美国联合航空波音747去瑞士时,拍的公务舱的内景,照片中的扶梯是去二楼头等舱。
机舱内及耳机都显得十分陈旧,美国波音747从1968开始出厂到现在已生产了1,958架,是目前世界上营运数量最多的大型跨洋宽体客机。
服务还可以,起飞前,空姐就为每位乘客端来了一杯白葡萄酒。(美食另篇介绍)
从三藩市起飞时,可见到机翼下方的军人陵墓园及住宅。
飞行不久,舱内就熄灯,让大家有个易睡的环境。
从三藩市去瑞士没有直达航班,据说瑞士日内瓦机场不能供波音747和空巴A380起降,所以途中要在英国或是德国转一次机。
这是德国城市法兰克福。
到达德国法兰克国际机场要转机去瑞士,看来转机的乘客也蛮多,飞机刚停稳,大家就急不可待地取下行李等下机。
法兰克福莱因-美茵国际机场是德国规模最大的商用民航机场,它是进出欧洲的重要门户,所以来往飞机特别多,我们乘坐的飞机落地后只能停在停机坪。
从老式的车载扶梯下机后,再乘巴士接去海关大厅出境。
另一次去瑞士时,乘坐的是英国航空的波音747。
这架英航的波音747看起来要比美国联航的新很多,公务舱内的座椅也比美国联航的要现代,也舒服很多。
座位前面的圆角形状物是收放式脚踏板,搁上脚便可以睡个好觉。
一排左右两个座位,中间有电视机将两者隔开,互不干扰。
这是过道那边座椅的状况。
每个座椅像个摇篮,也可以说像个没有盖上盖子的盒子。
这次是在英国伦敦转机,机翼下方是伦敦机场附近的线条优美的高速公路。
转机去瑞士起飞后,机场附近的这条高速公路显得更加漂亮。
伦敦机场的夜景。
伦敦机场的白天。
从瑞士飞回美国时,是乘坐德国汉莎航空的波音747飞机。
公务舱内座椅设施比英国的明显要硬朗很多,色调也比较暗,便于休息,但比美国联航的要新。
两个座位之间有块半透明活动拉板,睡觉时一拉上便互不打扰。
德国的细节设计都显得方方正正,冷冷冰冰,但便于使用。
最后一次回来时是乘坐的德国汉莎航空的空中巴士A380。
曾写过一篇介绍去年中旬去瑞士时坐过英航的空中巴士A380,“乘坐世界上最大的豪华空巴A380去瑞士---瑞士行(1)”
https://www.backchina.com/blog/292607/article-235266.html
空中巴士A380首次营运是在2007年,运用了当时最新的技术,又吸收了波音747的优点,所以坐起来比波音747要舒服很多。
这是11月底从德国飞回三藩市途中时,见到德国山区的雪景。
飞回三藩市湾区的上空。
一个月之内竟飞了两次瑞士!
从美国三藩市飞去瑞士,每次在飞机上都要呆上13个多小时,空中飞行距离有5830多英里(9328多公里),来回四次便奔波了3万七千多公里,几乎接近了赤道的长度(40,076公里),幸好客户大方,来来回回都是坐的公务舱,免除了长途奔波的劳累。
https://www.backchina.com/blog/292607/article-235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