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菜的滋味 [2015/07]
- 千万富翁的穷日子 [2017/09]
- 上海杂感(二) - 养老 [2018/11]
- 归国杂感(一)- 看不懂的上海 [2013/01]
- 上海杂感(三) - 学前教育 [2018/11]
- 上海人与苏北人 [2013/01]
- 归国杂感(二)- 不想再去的香港 [2013/02]
- 贪官与污吏 [2016/07]
- 野菜的滋味 [2017/10]
- 中国佬在美国的一天生活 [2012/11]
- 一百年前的政论文 [2013/11]
- 亲眼见识国人的购买力 [2014/05]
- 春日尝鲜 [2018/04]
- 我所知道的钱钟书(下) [2016/06]
- 上海杂感 - 点赞与吐槽 [2018/10]
- 归国杂感(四) - 听国人评论习李新政 [2013/02]
- 我的祖母 [2013/11]
- 前尘往事 - 歪打正着(下) [2011/12]
- 六四和Bonus Army有可比性吗? [2013/06]
- 从保险箱里取出一份残破的书画珍品(附照片几帧) [2013/04]
-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二)祸根在哪里? [2013/03]
- 乐在加州作野樵 [2013/04]
- 将欲胜之,必先学之 [2013/07]
- 洛杉矶村友聚会,热闹过年 [2013/02]
- 对对联儿 [2013/01]
这续篇其实是看得懂的,至少我们中国人看得懂,但因为是续篇,就沿用老题目了。
上一篇我的问题是:“那北上深以外的城市,房地产商为什么不照着这个套路玩呢?”
朋友是这样回答的:全中国北上深之外城市的所有显性和隐性的富豪,都有一个在北上深购置房产的梦想。在北上深拥有一套美轮美奂的豪宅,是成功者的标配,是有钱人的象征。
那中国目前有多少有钱人?我打进“中国现在有多少千万富翁?” 搜索谷歌,结果第一个跳出来的是“新华网”,那好像是政府的官方网站吧?很骄傲地宣布中国目前“高净值人群规模突破100万。”
我真的自惭形秽,看不懂什么是“高净值人群”。新华网的文章却也没有解释“高净值人群”的定义,也许这个词儿在国内已经是尽人皆知,只有像我这样OUT的海外土佬才需要解惑吧?不管它,按照我的搜索词“千万富翁”为标准,高净值人群的身价在千万以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中国现在最顶尖的富人,当然不再满足于在北上深拥有房产啦。最近电视上热播的连续剧《中国式关系》中那个姓罗的房地产大佬,优雅地对他想“喂熟”的城市规划处主任说,“我在波尔多有一家酒庄”。那一份淡定的炫耀,才是顶尖富豪的口吻。而那超过100万的“高净值人群”,恐怕眼光就只落在惊世繁华的北上深了。
请想一想这个数字,100万啊!我们三一三十一算,北上深每个城市也会摊到30万以上。何况他们个个都是深具投资眼光的好汉,在北上深置产,除了那一份荣耀,更存着房产蹭蹭升值的盘算呢!因此,北上深房地产的刚性需求在此,谈何泡沫?
至于北上深以外的城市,就没有那份幸运啦!四川人不会满足于在成都甚至重庆有房,河北河南人不会满足于在天津郑州有房,东北人不会满足于在沈阳哈尔滨有房,广东福建人不会满足于在广州福州有房,江苏浙江人不会满足于在南京杭州有房,更不谈合肥、南昌、武汉什么的啦。所以这套把戏,只有北上深三个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商可以玩,其他二三线城市没有这个条件,玩不转的啦。
我另外一个朋友,告诉我另一个北上深房产不会跌的原因。他说,凡是北漂、海漂、深飘(这是我杜撰的词)的那些个凤凰男、凤凰女,没有一个不想扎下根来,成为北京人、上海人、深圳人的。而成为当地人的标志之一,就是在当地拥有自己的房产。这种梦想之强烈与迫切,绝不低于“高净值人群”的显富心理。而且并不是年轻人自己的梦想,做着同样一个美丽的梦的是年轻人背后的整个家庭。
我还在念书的时候,党的喉舌经常批判年轻人“上了大学,忘了爹娘”,不顾家中老人倚闾而望,只想留在城里,不想回家乡为桑梓父老贡献力量,是为忘本云云。其实那是宣传部一厢情愿的洗脑,真正留在家乡的父母,巴不得儿子女儿在大城市有出息,不要再回到老家的穷乡僻壤来。
国家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造就了现今二十来岁的小青年都是金贵的独子独女,两个小青年结婚,上面便有四个爹妈支撑着。爹妈上面兴许还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社会舆论只看到小青年今后养老的艰辛,却很少注意另一方面他们也可能有啃老的巨大潜力。四个爹妈加上小夫妻六个人,齐心协力硬要在北上深买一个房子,你说买得到手吗?这一批人群的购房行为,就是促进三个一线城市的二手房火爆的背景。而这样的家庭,又何止100万!
我以前也一直认为北上深房价虚高,泡沫严重。通过这二位深谙国情的朋友的解惑,我才理解这三个城市的房价为什么屡压屡升,从不见回落。
晚清吴趼人写过一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我觉得今天颇可以再写一本《二十一世纪初期目睹之怪现状》,而北上深房价之飙高绝对够资格列为其中之一章。不过怪则怪矣,假则非假。其实横向看看人家的历史,欧美诸国,人口向发达的大城市集中也是常见的事儿。只不过中国人口底盘实在太大,这么一集中,可是有点骇人。
人向高处走是天性使然,古今中外无异。中国的一线城市如何解决百姓安居乐业,城市大而有当;二三线城市又如何解决发展有序,不至于衰落太甚,成天做着中国梦的今上,应该多动动脑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