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的故事:真假习明泽 [2015/04]
- 在美国如何免费看电视:ROKU好用吗? [2013/10]
- 有史以来最蠢的哈佛学生? [2013/12]
- 华为思科的血海深仇是怎样结下的? [2018/12]
- 付不起学费?美国上大学的省钱之道 [2013/09]
- 纽约哈莱姆区探秘 [2015/05]
- 在美国养个娃有多贵? [2015/01]
- 学钢琴有用吗? [2011/09]
- 卡梅尔:寻找张大千在加州的足迹 [2019/01]
- 斯坦福直线加速器SLAC探秘 [2015/09]
- 我们应该为孩子买房吗? [2015/03]
- 加州湾区赌场开业,亚裔玩家蜂拥而至,是福还是祸? [2013/11]
- 529计划:最佳教育储蓄 [2015/02]
- 隐谷:斯坦福的私家花园 [2015/02]
- 又见疯狂:看华裔择校的误区 [2013/03]
- 如何计算在美国上大学的开支 [2012/08]
- 爱她恨她,诱惑难挡是宜家 [2012/11]
- 选择的负担:我们为什么要移民? [2014/10]
- 数学“诺贝尔奖”揭晓:又没中国人啥事 [2014/09]
- 中国教育是世界第一吗?从PISA考试谈起 [2013/12]
- 好男人都死哪儿去啦? [2016/09]
- 家有才女 大事不好 [2011/12]
- 假如我中了15亿美元 [2016/01]
- 美国大选:投了也白投,白投也要投 [2012/10]
- 进村一周年感言:桃源夜话 [2012/06]
又到周末,照例问老公这个周末去哪里逛逛,老公也是照例回答,“跟着我走就是了”。当汽车拐上了东南方向,行驶在蜿蜒曲折的116号公路上时,我才明白,我们这个星期的目的地是小城索诺玛 (Sonoma) 。
四月的加州,阳光明媚。打开车窗,和煦的春风扑面而来,沿路的景色也尽收眼底。因着这个冬季的充沛雨水,索诺玛山脉下的大片草地青青翠翠郁郁葱葱,马儿在小山坡上欢奔,牛羊懒散地躺卧在青青的山岗上晒着太阳。那一刻,我有着停下车,跨过围栏,和它们相拥而卧的冲动。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在我们面前掠过再现,掠过再现。而加州的州花金罂粟(Golden Poppy)也在路边姿意地开放着。我对116号公路并不陌生。多年以前当女儿还是小学生时,我曾每星期开在这条路上,送她们去法语老师那里学习,而且去年小宝也是在这个小城接受的普林斯顿大学的面试。和老公回忆着这些过往的事情,小城索诺玛已在我们眼前。半小时的路程。
索诺玛城位于旧金山北面30英哩,人口只有一万,但却拥有独特的历史和风味。广阔而肥沃的西部曾是美洲土著的家园,在这里,有着许许多多不同的土著部落。18世纪至19世纪初,俄国人从北面,垮过白令海峡,通过阿拉斯加,南下到达北加州。他们在北加州的许多地方建立了据点(Fort), 主要从事皮毛交易。有个时期,俄国人在这儿有很大的势力,我居住的城市往北些有条河起名就叫俄罗斯河( Russia River),是我们城市的供水河。而更早些时候,西班牙人也从南面墨西哥开始向加州北上,这就是著名的Mission--传教士使团。从1769年到1834年,他们沿着国王公路(King’s Highway),从南到北,一共建立了21个Mission传教使团点。他们带给当地土著人的除了宗教,还有西方的文化生活方式,新型的耕作牧养技术,水果、花、谷物和工业,并将Mission最终发展成城镇(Town)。这些Mission中,最美丽当属靠近洛杉矶的圣塔巴巴拉(Santa Barbra),而最后建立的,也是最北端的就是在今天索诺玛城的旧金山索澜诺传教使团(Mission San Francisco Solano). 索诺玛城就是在这个Mission的基础上建立的。
索诺玛城离我们家很近,在加州的多年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来。记得孩子小的时候,这里还很有乡土气息,市政府楼前有公鸡母鸡在散步,脑中依稀还有两个小女孩追逐着小鸡的身影。这些年,小小的改变还是有的,比如市中心挖了小池塘,代之于散步的母鸡的是在水中畅游的野鸭。今天的小城似乎更是热闹些,停车位都满满的,一打听原来是电影节开幕。除此之外,小城依然如故。市中心的Mission的建筑依然迎接着来来往往的参观者,述说着这个小城的历史;Mission教堂边的老旧兵营,忠诚地护卫着边上的十字架建筑。曾经是索诺玛郡的最早的百货商店的二层小楼,现在是饭店和首饰店,边上是一溜排具有西班牙风味的建筑,这些建筑都是小小巧巧的,沿街有店面,还有门洞。每个门洞里面,又有着长长的走廊,里面又是别有洞天,商铺饭店深藏于中,越往里走,越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感觉。街边上,流浪艺人怀抱吉他,唱着浓郁的拉丁风格的歌曲;小妹妹的小摊上,出售着自己DIY的土著人的首饰。
主街的斜对面,是著名的索诺玛奶酪工场 (Cheese Factory). 这里有全世界各式各样的奶酪供你免费品尝。店家大概为了吸引客人,还在边上开了露天的烧烤,可以任你挑选奶酪加在汉堡包或三明治上。我和老公各挑了Chaddar奶酪和Swiss奶酪。经火融化的奶酪,和着现烤的牛肉,真是奶香四溢,飘散在加州的四月天中。
当我们慢慢散步到市中心外的瓦莱何 (Vallejo) 故居时,已是下午三四点了。1823年,神父何塞.阿尔提米拉在现在的索诺玛小城建立了Mission传教点,1834年墨西哥的最高行政长官派遣马力埃诺.瓦莱何将军为司令官来护卫传教点。瓦莱何很快控制了传教点,并将传教点发展成为城镇(Town) 。他给这个城镇起了个印第安山谷的名字:索诺玛(Sonoma) ,意为月亮谷,并成为了当地的行政管理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东岸的美国人也不断地朝西部迁移。1846年,为争夺加利福尼亚,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
在美国人最终将星条旗插上小城索诺玛前,还有一段小插曲,那就是短暂的加利福尼亚共和或称为熊旗共和国 (Bear Flag Republic)。当时一些已在小城定居的美国人遭到了西班牙墨西哥人的驱逐,他们在1846年6月14日“揭竿而起”,抓捕了瓦莱何,宣布共和。虽然如此,但他们其实并没有组建政府,革命也只持续了26天。26天后,美国政府的军队控制了这个地区,释放了瓦莱何。而这场革命留给加利福尼亚最据有意义的东西就是它的狗熊旗,这是为什么今天加州的州旗上有只狗熊。
在加利福尼亚归入美国后,瓦莱何积极参于政务。他的故居是一栋二层的新英格兰风格的小楼,背靠着索诺玛山脉,前面是大片的田野。主建筑的后面的后院里,有一汪颇大的池塘,清澈的池水来自索诺玛山脉的山泉。我们惊喜地发现池塘里有不少条锦鲤在优哉游哉,而好多个乌龟则一组一组的在岸边晒着太阳。好会享受啊。最有意思的是池塘边上的小山坡上有个孤邻邻的小屋,爬上去看后才知道,这是瓦莱何的小儿子15岁时曾居住的地方。当时他酷爱打猎和野外生活,一人住在相对独立的地方便于出行,而经常陪伴他的,是15只小狗, 2只猴子,1只鹦鹉。我们顺着山坡的台阶下到故居的侧花园,坐在大桔子树下的木长条凳上,望着不远处在油菜花地的田埂上穿行而过的人影,历史、现实仿佛都在其中了。
小城索诺玛因着他的独特历史和宁静自然受到我们全家的青睐。每当有朋友自远方来,我们都会带他们到此体验这小城的风味,您会是下一位吗?
Mission San Francisco Salano 集政治,宗教,军事与一身。是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典型
Sonoma 也是有名的酒乡。处处是葡萄园
Sonoma Cheese Factory 奶酪工厂
索诺玛市政府
Mary's Pizza Shack是当地人喜欢光顾的地方
小饭店,简约不简单
牛奶与蜜糖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