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的故事:真假习明泽 [2015/04]
- 在美国如何免费看电视:ROKU好用吗? [2013/10]
- 有史以来最蠢的哈佛学生? [2013/12]
- 华为思科的血海深仇是怎样结下的? [2018/12]
- 付不起学费?美国上大学的省钱之道 [2013/09]
- 纽约哈莱姆区探秘 [2015/05]
- 在美国养个娃有多贵? [2015/01]
- 学钢琴有用吗? [2011/09]
- 卡梅尔:寻找张大千在加州的足迹 [2019/01]
- 斯坦福直线加速器SLAC探秘 [2015/09]
- 我们应该为孩子买房吗? [2015/03]
- 加州湾区赌场开业,亚裔玩家蜂拥而至,是福还是祸? [2013/11]
- 529计划:最佳教育储蓄 [2015/02]
- 隐谷:斯坦福的私家花园 [2015/02]
- 又见疯狂:看华裔择校的误区 [2013/03]
- 如何计算在美国上大学的开支 [2012/08]
- 爱她恨她,诱惑难挡是宜家 [2012/11]
- 选择的负担:我们为什么要移民? [2014/10]
- 数学“诺贝尔奖”揭晓:又没中国人啥事 [2014/09]
- 中国教育是世界第一吗?从PISA考试谈起 [2013/12]
- 好男人都死哪儿去啦? [2016/09]
- 家有才女 大事不好 [2011/12]
- 假如我中了15亿美元 [2016/01]
- 美国大选:投了也白投,白投也要投 [2012/10]
- 进村一周年感言:桃源夜话 [2012/06]
现代社会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技术革命,全球化,社会变迁,贫富不均,都对人们的生活和行为产生了困扰,然而这些挑战似乎对男孩和男人影响更大。如果你觉得现在有能力、有担当、锐意进取、又有情有义的“好”男人越来越难找了,你肯定不是唯一有这样印象的人。
“好男人都死哪儿去啦死哪儿去拉?好女人问天问地无人回答。。。”
崔子格是新一代大陆歌手中我很喜欢的一个,她的嗓音让我想起了当年的邓丽君。2012年崔子格的一首与本文同名的歌曲红遍大江南北。当然这里“好男人”是指婚姻市场上定义的好男人,并不是一个道德的概念。英文有个短语marriable materials (能结婚的材料)同这里好男人的意思接近。歌词是以一种俏皮调侃的口吻写的,但提出的社会问题却是真实的,现象的起因和影响也很值得探讨。
相亲角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上海人民公园的北角总是人山人海。一群中老年人三三两两、有站的有坐的,以挑选商品的目光相互仔细打量,或小声议论。地上还放着些雨伞,上面贴满传单,这是在干什么呢?这就是有名的人民公园相亲角。
相亲角出现于上世纪末。最早是人民公园内锻炼身体的老年人互相交换子女的信息,为他们的恋爱婚事搭桥,随后发展为全市老人集中在人民公园进行交流。形式上很像早年上海换房子:一张传单,写明在哪里有多大,想换哪个区的房子,有兴趣再谈。上海人觉得这种形式用在相亲上也很好。相亲角的现象后来被许多新闻媒体报道,也吸引了一众外地的游客甚至外国人来一探究竟。
漫步在相亲角是一个相当独特的体验。首先,这里虽说是相亲,事情的主角通常却不在场。女孩子有时会在现场露个脸,但太频繁的出现会给人“急吼吼”的感觉。同样,男孩自己也不宜露面,怕丢了身份。在现场忙碌的是当事人的代理人,通常是父母。这是场代理人之间的博弈,他们相互交流,相互观察,相互惦量,如果双方都觉得合适才会有下一步 – 让主角出场。通常的结果是,父母间谈的很好,儿女出场见面,却不来电。
因为父母代表着孩子,所以举止得体非常重要,最要紧的是不能坍了孩子的台。别人的问话也不是随便聊天,句句都需要斟酌。有经验的老手几句话就可以搞清你的家底。比如有人问“你这件衣服很好,哪里买的?”正确的回答是“上次我去巴黎旅行,在老佛爷买的。”还有像“你住哪里?”这种极有分量的问题,正确的回答:“我家离静安寺很近,几步路”其实开车还要40分钟。有次我问过在场的一位老父亲,现在不是有很多约会网站,为啥还要用这种老派低效的方法?他回答“这种网站怎么能相信?”他的说法也有道理,但在相亲角这样的地方同样有夸大不实之词。看来父母们很相信自己去伪存真给儿女把关的本领。
相亲角的另一个特点是女多男少。假如你有儿子,这是扬眉吐气的时候 – 这么多高品质、高学历的女孩子可以选择,差点挑花了眼。假如你家是女儿,这是非常压抑和让人焦虑的经历,因为贴的传单70-80%是女孩子。这些女孩子不乏复旦交大同济毕业,工作于国企外企,银行机关等单位的白领阶层,收入可观,条件优越。是不是她们的要求太高了呢?其实也不一定。有些女孩对男方有明确的要求,另外一些也没有。一路看过去,经常冒出的问题是“这样的女孩子怎么会没有男朋友呢?”
中国当然不缺男人。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适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性多出了3000万以上。根据这个数据,相亲角应该贴满男人的广告才对。这个现象其实不难理解。相亲角并不是整个社会的准确代表,参与的人多是上海的中产阶级。虽然并没有明文规定入围的门槛,但实际上有一定的潜规则,家境条件不好的不敢往这里拿。人民公园相亲角体现的是上海中产、上中产阶层的适龄婚恋人群的微生态,而在这个生态环境中女多男少的问题的确很突出。
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女性是被自己的成功所困。这个趋势其实是全球性的,不仅中国是这样,美国也是这样[2]。孩子数量的减少,男女平等观念的流行使得历史上阻碍女性进步的种种障碍被逐渐清除,女性在教育,就业,收入上已经追上甚至超过男性。我并不是说男性最近几十年没有进步,但相比之下进步较小。女性自身条件提高了当然会对伴侣有更高的要求,而能满足这样要求的“可以结婚的材料”却数量不足。相亲角女性的困境实际上折射出现代男性的危机。准确地说,中国不缺男人,缺的是好男人。最后又回博文的主题:好男人都死哪儿去啦?
白露为霜注:好男人的消失是社会学家们研究的好题目,在这里我也只能做些猜测。好男人在相亲角数目严重不足是因为:1)好男人没有钱;2)好男人还没长大;3)好男人正忙着打游戏;4)好男人不愿意担责任;5) 好男人见了出色的女人很害怕。你们说呢?
相关阅读:
[1] 美国也有”男孩危机“吗?
[2] 为什么说美国男人不行了
相亲角里的母女
人民公园北门
相亲角也有中介混迹其中
外国人也来看热闹
土豪啊~
孩子在美国,父母在国内干着急
听歌:好男人死哪儿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