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上海之旅3)上海人的吃 [2015/10]
- 加航回温哥华飞机所见所闻 [2015/11]
- 安省重镇巴里一日游 [2012/08]
- 2015上海之旅4)四世同堂 [2015/10]
- 探亲上海归来 [2017/06]
- 上海之旅结束篇-上海话上海人上海菜 [2014/12]
- 2015上海之旅2)我的老家北外滩 [2015/10]
- 中了六四九后 [2013/10]
- 温哥华夏季的海滩 [2012/07]
- 2015上海之旅1)我住的旅馆 [2015/10]
- 扬州懒散游第一天:火车上扬州,入住丹桂苑 [2012/06]
- 终于可以在加拿大提取国内养老金了! [2014/11]
- 一对基督徒的婚礼 [2012/05]
- 勇敢地上了手术台 [2011/10]
- 如果时光能倒流,我一定大胆对你说 [2012/08]
- 我在上海的绿地之家 [2012/06]
- 上海杂事杂景杂感(上) [2012/06]
- 十一朵玫瑰和一束百合 [2012/01]
- 就要见到亲爱的老爸了 - 老爸故事之一 [2012/04]
- 看到这些照片,我竟然哭了!!!! [2013/03]
- 虚度花甲,真情感恩 [2012/03]
- 同桌三载牵挂数十年 [2012/01]
- 七年之痒 [2011/12]
- 上海杂事杂景杂感(下) [2012/06]
- 俺家哥哥版本的《网恋成真》 [2012/02]
- 悉尼趣事 [2011/11]
- 和病友XIZI66分享抗癌经历 - 与癌共舞 [2012/07]
- 夏令营摄影:我眼中最美的小帅哥-孙宝宝诞生啦~~~~ [2012/07]
明知贝壳村藏龙卧虎,博士后博士硕士学士有的是,俺一个67届初二学生,没读过高中,七二一大学读了两年半,退休后到温哥华混了张高中文凭,写自己读书生涯实在是关公面前舞大刀,自不量力的。但是事实上,没有福气上正规学校,自己一生中花在自学的时间不少。一个老同事说:“我和卉樱果一起进厂,我做了多少年的活,她读了多少年的书。”
所以,想把自己读书的经历写出来,这里先贴温哥华读书的事。以后再写上海幼儿园、小学、中学的事,也算对自己有个交代。
×××××××××××××××××××××××××××××××××××××××××××××××××
揣着一张移民纸和带签证的护照登陆温哥华,入境时在机场的CANN工作人员得到一本中英文版的新移民定居须知小册子,英文版最后一页有安家事宜一览表,按轻重缓急为新移民列出了各项定居事项。其中让财迷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免费新移民免费英语班(ELSA)和免费的成人高中。
记得第一年为英国公司做事时,英国的上司曾建议我去请一个私人外教每周几次来教我英语,上司说:Your English is OK, but……。我当然知道自己的英语其实并不OK。初二读到I am Mary, He is John就文化革命了。直到生下儿子觉得产假好无聊,开始听电台的英语教学,从A,B,C重新开始。这样的英语怎能OK呢,只是胆大而已,敢于讲。
但是我最终还是没有去请外教,因为工作实在忙,销售业绩与奖金挂钩,财迷当然就牺牲了读书时间。
想不到退休后来到加拿大不花银子可以读老外教的英语,真是做梦也笑出声来。
几天后,我就按照小册子提供的地址,带上永久居民入境确认纸(那时永久居民卡尚未收悉)到位于温哥华Commercial Drive 的英语培训服务中心总部报名。金发碧眼的老师让我填写表格,有许多需选择的问题,其中一项是挑选你所方便的学习时间,我这个人是夜猫子,就勾了下午。还有问你是否学习时不得不带着小孩子来学校,这样的话,他们会安排你去有免费照看小孩的学校。大温哥华约50个学校有这样的语言培训项目,你还可以选择离你家最近的一个。
表格交到老师手中,她检查了一下,满脸笑容地说:Ok, 好了,你就回去等测试通知吧。
我很奇怪,是否测试不及格就不能参加英语学习了。“No, No,” 那个女教师笑着解释:测试是爲了根据学生的英语程度分班。如果你英语基础好,就会分到最高级(第三级),否则让你反复诵读第一级课文中的“我的名字是XX,今年XX岁”你会觉得枯燥的。
不到一个月就收到了测试通知,有看图作文和听说。看图作文我做的飞快,说的马马虎虎,听的就完全傻眼了。老师放了一段医生和病人的对话,我只听懂good morning和 Bye。当中一大段什么也听不懂。对于一个在外企干了近十年的员工岂不是讽刺呀。其实不然,首先工作的时候都是产品上销售上管理上的单词。技术讲座翻译只看图片就知道什么意思了。其二,加拿大英语尤其是温哥华人说话的口音很重,整个舌头不曾放平过,总是卷在那里。其三,对于疾病的单词我几乎也是零,这样也好,我终于可以得到在ELSA学习的机会了。
2005年九月中开学,我分在三级。
一开始确实学到了一些东西,比如说,加拿大是多元文化,大家就像马赛克那样筑起加拿大的地图,既保留自己的特点,又和谐地团结在一起。而美国是熔炉文化,每个新移民进来都要扔进美国大熔炉提炼出一个真正的美国人出来。
我觉得进熔炉提炼一定很痛的,还是做块马赛克粘在加拿大的地图上比较舒服。
有一周教的是加拿大的婚姻法,结婚同居同性婚姻离婚等等。我这个班大多是家庭团聚类的,才有时间下午学习(工作的人大多上晚上的课),而且学校免费为学员看管孩子。有个日本同学带了三个小孩来上课,4岁3岁1岁,一部儿童车三个座位。
大家对结婚离婚的Topic厌烦了,一天一个新婚移民迟到,进门一看黑板,沮丧地叫起来:还是结婚离婚呀!同学们大笑。
老师说:今天是最后一课,下周讲教育法了。
两个月一过,我就感到枯燥了,老师教的慢,一个话题fanlaifuqu、翻来来覆去。要不就是你扮演店员,我扮演顾客,说些日常生活的对话。我那时候连书和教科资料都不带回家,塞在教室的一个角落里。
半年未到,我就要求提前毕业考,然后就去报考成人高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