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京新宿街头的北大按摩女 [2011/09]
- 日本女人VS中国女人 (2) [2011/08]
- 为什么犹太人能做到,我们不能 [2011/09]
- 日本女人VS 中国女人(1) [2011/08]
- 沉默的大多数-关于贝壳人捐助贝克的一点感想 [2011/08]
- 那两个坐过我摩托车后座的女孩 [2012/01]
- 日本女人VS中国女人 (3) [2011/08]
- 日本女人VS中国女人(大结局) [2011/10]
- 为什么中国人对自己民族的苦难是如此的健忘和麻木? [2011/09]
- 日本女人VS中国女人 (4) [2011/09]
- 日本女人VS中国女人 (6) [2011/09]
- 日本女人VS中国女人(5) [2011/09]
- 63头像VS Roaming头像:大家评评谁跑得更好 [2011/09]
- 911当天发生在我身边的一则笑话 [2011/09]
- 日本女人VS中国女人(8) [2011/10]
- 我亲身经历的国庆大阅兵 [2011/10]
- 日本女人VS中国女人(9) [2011/10]
自从去年夏天进村后就开始喜欢贝壳村。经常会在村子里转一转。但俺还不算村民,因为还没有登陆,更别提写博或跟贴了。俺只是一个旁观者,而且很ENJOY这个角色。但这几天,俺有一种冲动,想写一篇博。至于为什么,是想对贝壳人捐助贝克表达一点儿俺的看法。
俺很喜欢“沉默的大多数”这个说法。第一次是从一篇关于尼克松文章中看到的。1969年,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为了应付国内国外的压力弄的焦头烂额。在越南,美军损兵折将,而在国内,反战运动风起云涌。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为了应对危局,提出了“沉默的大多数”这个说法。尼克松说,那些站出来游行示威、强烈反对越战、甚至攻击警察机关的人们,虽然显得声势浩大,但实际上却并非是多数,而绝大多数美国人的声音却被这些激进的呼喊所掩盖;绝大多数美国人都是爱国的,不希望国家走入颓势,只是种种原因,他们并未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处于沉默状态。
后来在王小波杂文中也看到过这个提法。在他的杂文“沉默的大多数”中写道:“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一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
看到这几天关于贝壳人关于捐助贝克的争议,俺也不想沉默了。如果看贝壳村关于捐助贝克帖子和评论,你一定会认为支持并捐助贝克会是绝对的主流。但事实是这样吗?俺深表怀疑。俺认为绝大多数村民的声音被这些激进的英雄们呼喊所掩盖。俺坚信在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大多数村民是支持贺梅案的结果的。俺虽然也觉得岳东晓有一点个人膨胀,并且也反感他说什么有奶便是娘,汉奸之类的话。但在贺梅案上,俺向岳东晓致敬!像他在博中解释的:这涉及称为父母权的基本权利,也就是父母根据自己设计培养小孩的权利,是文化延续权。无论贺绍强是何等的一个人渣,俺相信他对贺梅的父女情。俺也坚信这个权力是任何人无法剥夺的。而贝克无论如何爱贺梅,他是不能剥夺贺绍强作为贺梅父亲的权力的。俺知道贝克是基督徒,但圣经诗篇127篇很清楚的说:儿女是耶和华的产业,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这也是为什么在北美基督教文化中对堕胎的强烈的抵制。因为儿女是上苍给与的。父母权是最基本的权利!
记得2000年在总统大选期间,有一个古巴小孩的亲戚带着他偷渡来到迈阿密。他的父亲强烈要求还他的儿子。而孩子的亲戚以及在迈阿密的古巴难民们拒绝让孩子返回集权国家。闹到克林顿和司法部长那里,最后还是把小孩还给了父亲。我清楚地记得副总统戈尔为了讨好迈阿密选民,反对遣送。我当时上学一位总是嘻嘻哈哈的老师,非常郑重地告诉我们,因这件事他决不会投戈尔,虽然他是铁杆民主党。他再三强调,没有任何人能剥夺作父亲的权力。他本人离婚后,自己带儿子并且和他的儿子有很深厚的感情。这也许是他反应如此强烈的原因吧。
坦诚的讲俺起初看了天涯看客的“作为中国人,我们是不是该帮助贝克一家?” 一文,也有感动和共鸣。但安静下来后,觉得帮助贝克以显示中国人的所谓的道德高尚和公义是万万不可的。因为企图剥夺别人父母权的行为不是公义和道德的。
最后俺希望俺是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俺更期盼更多的大多数不在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