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阿肯色州钻石公园烂泥塘中挖钻石 [2015/03]
- 在中国街头吵了一架 [2015/08]
- 逛吃逛吃游日本之逛 [2015/06]
- 我的宝马 [2014/02]
- 美国生活点滴:女汉子是怎样炼成的 [2016/10]
- 吃货眼中的日本 [2015/07]
- 重庆 出租司机人人薄粉,街头吃货个个辣粉 [2017/08]
- 美国劳动节,在家里油漆阳台砍树钉地板 [2015/09]
- 逐鹿记 [2016/11]
- 砍树和资本主义 [2016/11]
- 中国的大帅锅们 [2016/09]
- 撞到我,算你运气 [2015/12]
- 从火鸡的脑子说到火鸡的胡子 [2017/11]
- 秋兴与食意:秋天的树林里,有什么可以吃? [2013/10]
- 榆树之殇 [2017/11]
- 令人失望的桂林 [2015/01]
- 火车车窗中的贵州,山清水秀与穷山恶水 [2013/04]
- 我是家里的擎天立地顶梁柱,可是...... [2014/01]
- 雷雨中登江西明月山 [2012/11]
- 当社会走向富足,猫狗应当走出人类的食谱 [2013/04]
- 猫送给我的礼物—老鼠和毒蛇 [2012/12]
- 赌石,蜡染,东巴文字和消失的民俗——云南纪行 [2012/12]
- 吃了吗? [2013/06]
- 爱情如是说 (三) [2013/04]
- 和尚还在,我哪儿去了? [2013/04]
- 我那撒落在太多地方的家乡 [2012/10]
- 聊天室:黄花花 Giada 论宝哥哥, 有见地。我跟着胡掰。 [2013/05]
2016, 冬末,越南。流水账。
从广西东兴入境越南,越南的签证在中国就办好了,口岸关卡很简陋,但没遇见传说中的官员公然索贿(倒是在柬埔寨遇到了,此为后话不提)。
东兴的边贸街
中方通往越南的跨界河通道,再往前就不敢照相了。
越币币值大,一人民币≈3400盾, 一美金≈22000盾 。拿着越币,光数那许多零就能眼花缭乱,不过有骤然钜富的感觉,很爽;然后发现一瓶水要三千,很疼。在越南北部人民币可以通用,到了南部最好换钱或者用美金。
步行进入越南芒街,住进一所新开的赌场酒店一一当然是中国人投资的。环境不错,窗外便是青枣树,果实累累,挂着中文牌子:“偷摘者罚款200”。清晨,门童小弟中文极好,帮我们叫来出租车去汽车站,用越南文把下龙湾地址写在纸上,反复叮嘱我若遇意外,一定要打电话回酒店。然后我听见他对旁人说:“我怕她们会被人骗。” 果不其然,到汽车站居然没有一个人会说中国话更不会英文,我们被一群面色各异的司机包围着,比划着用五十人民币买了两张巴士票。五小时后,大巴司机又狠狠的敲诈了我三百人民币,还吵了一架。原因?司机非说这大巴是专程送我们的,尽管沿途上下客人无数--三个手机都没打通,于是司机用越南话我用中文夹英文,指手画脚,居然都能达意,嚷嚷得酣畅淋漓,不过没骂脏话,后来我妈烦了给钱了事。(知道你们会说我干嘛老吵架撒泼,我也没法子啊。)这会儿说来可乐,彼时可是恼火。这就是自由的代价,你得单枪匹马应付各种突发事件和流氓混混。不过只要没有人身危险,大不了多耗些小钱,回想起来也很有趣。
沿途房屋无论破茅棚也罢新公馆也罢,都挂着国旗和党旗,有些小学生还打着红领巾,似乎党国蛮有向心力的。还有很多海军和农民工人在国旗下昂首挺胸的宣传海报,看着眼熟。
越南没有封闭式的高速公路,马路上牛也走得狗也卧得,所以车速很慢,大约每小时30~40公里的速度。但听说火车居然更慢。光凭这样的交通就没法子飞速发展经济,也不能打现代化战争,大概还得挖陷阱埋地雷之类的。
下龙湾比桂林更雄伟壮丽,虽然少了几分妩媚旖旎。游客是一样的多,管理也是一样的乱,不过海水很清澈。尚未开发完善,旅馆前海滩上正在动工,说是盖大赌场,仍旧是中国财团的投资。二月份寒潮中观海还是太冷,若天气晴暖,印象一定更好。酒店在半山上,窗子正对海景。可半夜隔壁一对男女用中文大吵,打得翻天覆地,拳脚声清晰入耳,还以为要出命案。
一位歪果仁居然坐在自己的脚上,好本事。你也试试?
三月份淡季开始,到越南,尤其是西贡来玩的以西方游客为主,中国人不算多,遇见不少韩国人,带着高尔夫球袋。没有感觉到专门针对中国或对美国的反感或恶意,顶多把你当猪猡宰一刀,那也是极个别现象,小心点就能避免。在街头问路打听消息,路人都很友善,但会说中文或英文的人不多。
一百二十人民币的海鲜火锅,有花壳螃蟹,爬爬虾,海虾,蛤,好吃,而且吃完居然五脏不反抗,幸哉。我妈说比中国便宜多了,不过她在中国也没啥出门吃饭的经验。
本来想坐汽车从下龙湾去西贡,一看1100公里得四十多小时,抓狂,这岂不要把人骨头坐酥了。于是打的去海防,用英文写下从下龙湾到海防机场,40美金,请酒店要求出租车司机签名,然后把这证书小心翼翼揣着才敢上车,居然是个Lexus SUV。71公里,不停地开了两个小时。我八卦,问司机越南人是不是真的可以娶几个媳妇,他大笑说年轻人都就一个老婆。我妈最烦我出门跟生人说话,瞪了我好多次。她也烦我老拍照,说看看就行,有啥好照。坐越南的白菜价飞机,一个小时到西贡,也就是现在的胡志明市。
本来想坐汽车从下龙湾去西贡,一看1100公里得四十多小时,抓狂,这岂不要把人骨头坐酥了。于是打的去海防,用英文写下从下龙湾到海防机场,40美金,请酒店要求出租车司机签名,然后把这证书小心翼翼揣着才敢上车,居然是个Lexus SUV。71公里,不停地开了两个小时。我八卦,问司机越南人是不是真的可以娶几个媳妇,他大笑说年轻人都就一个老婆。我妈最烦我出门跟生人说话,瞪了我好多次。她也烦我老拍照,说看看就行,有啥好照。坐越南的白菜价飞机,一个小时到西贡,也就是现在的胡志明市。
我遥想的西贡,有《Miss Saigon》战乱中的凄美,是《The Lover》里炙黯的欲念,仿佛一枝色彩秾艳暗香魅人的花,颤巍巍斜插在南国美人的鬓角,在暮色中浓得化不开。而我所见的是胡志明市,昔日西贡韵致何在?
我们住在独立宫附近,宫苑里展示着战斗机和坦克,提醒人们过去的战难。
在独立宫里看到一群孩子,亚当胡私立英文学校的,说办学理念是培养良好品性和理财观念。这些孩子没一个打红领巾。
红教堂建于1880,每一块砖头都来自法国。毗邻是中心邮局。
胡志明市人民政府前,胡爷爷的塑像下有不少人合影留念。
西贡街头的巡警身穿鲜绿色军装,不戴帽子,手中晃悠着尺余长的小棒,走路东倒西歪,毫无威势。看见个胖警察在市中心捧椰子喝,然后用手背擦嘴。
越南人多瘦小灵动,衬得西方游客个个高大胖笨。越南姑娘漂亮,容貌娟秀,身材苗条,肤色也不像马来人那么黑。
西贡人不怕热,三十六度的干热高温,我们恨不得扒皮,竟然看到有本地人穿着厚夹克外套走来走去。想来天气更热的话,他们只要脱了厚衣服就算纳凉,捂着是为了不被冷气养娇了。
越南是摩托车的王国,尤其是西贡,满街摩托车,见缝儿就钻。(月光明家老罗来了一定喜欢。)红灯一亮,摩托大军戛然而止,如同关闸蓄洪,不移时摩托洪流咆哮飞驰而过,几乎是无穷无尽。有一白人居然戳在大路中央,用iPad拍车流的照片,他婆娘站路边急得直催他,但看摩托车在他身边灵活地形成半个涡流,同时人人给他个喇叭声。
在booking网上找的酒店。越是穷国,高档酒店越舒适而便宜。越南和柬埔寨四五星级酒店价格大多都不超过一百美金,比中国美国价廉物美。酒店里的早餐非常好吃,侍者服务殷勤得让人不好意思。观光出行都可以让酒店前台安排,价格稍贵一点,但省事且放心。
谁再跟我说越南水果又多又便宜,我跟谁急。绿色的橘子大若人拳,买了四个,味道比海南的差远了。只有椰子特别清甜,灌下去两个还意有未足,从此后再也没喝过这么好的椰子了,现在想想还馋。
人说在西贡,游客们都会去范五老街购物泡吧,寻觅二百多年法国殖民地留下的余韵。我们冒着酷暑走过去,发现就是一条挺热闹但脏兮兮的小铺街道,小旅行社和小酒店密集。大市场里人头攒动,什么味道都有,我一会儿就大汗淋漓,赶紧走出来。对冒着尘埃坐在街边手拿啤酒与过往行人大眼瞪小眼的白皮歪果仁非常不解:这有啥好玩的?看到一个特俊的女郎站街,一白人对她大叫“No!" 她发现我看她,嫣然一笑。我一定就是《围城》里方鸿渐见了毒人儿王美玉的表情,又怕又忍不住不看。
水上木偶戏剧院。
比中国穷,更加脏乱,地上灰尘也大,但天还是蓝的。没有看到要饭的,也没看到衣衫褴褛的人,好像人人都在忙碌着干活谋生,年轻人脸上都有健康明快的笑容。
很多人都穿着人字夹脚拖鞋,一种随意的散漫,而脚丫们多在滚滚红尘里变成泥色。街边有不少修鞋的摊贩,生意都不错。
在西贡河边坐了一会儿。无水的城市缺乏灵气,不成胜景,西贡河是西贡的生命之源,河面宽阔,河水清澈,在市中心回旋如一个庞大的S形,蜿蜒徘徊而去。美中不足的是,河中漂浮了许多水葫芦,牵挂着大量垃圾,麻雀在垃圾中蹦跳觅食,似乎有一种安天乐命的愉悦。登上Bitexco金融塔49层,俯瞰这座东南亚的名城。玻璃窗隔绝了燠热和废气,底层的不足处被距离尽掩,西贡城如同浓绿中拂曳着薄绸奥黛缓行的仕女,显得美丽优雅而妩媚多情,这才理解了为什么法国人对西贡的不舍和美国人对她的眷恋。
街心花园的树上,有黑爪的灰松鼠出没,这在中国是看不到的。这种蒲葵我也没见过,不用修剪就是蒲扇。
在酒店里定了去金边的大巴,20美元一人。次日清晨,大巴公司来车接我们,一辆三排座出租车里居然挤进来了十二个人。我赶紧挣出条胳膊拍照留念,边上坐着的小姑娘马上凑过来,笑的那个甜啊,真可爱。我心里嘀咕,生怕大巴太破烂坐着受罪,没料到是个挺摩登的车,干净宽敞有Wi-Fi有空调供应水,可以半躺着睡觉,人也不多。不过越柬国际公路更不成器,220 公里开了七个小时才到。
从越南去柬埔寨,根本别担心办签证的问题。途中车长会来一一收缴护照,每人交35美金,连照片都不要就能代办签证。到了个像菜市场一样的简陋大棚里,说是越南的出境处。墙上贴了两张清代大地图,不知道干嘛不贴更早期的秦汉年间地图,历史形成的边境之争很难讲理,主要是比拳头。我不赞成打架噢。
有一戴着头盔的大爷,用中国话大声说:“有人懂中文吗?” 原来是两位骑自行车出游的中国骑士,都六十多岁的样子,既不会越南话也不懂英文,就这么一路用中文打听着骑到了边关。现在中国这样的自由行者越来越多了,有一种不怕吃苦敢于折腾的自信,非常佩服他们。
有一戴着头盔的大爷,用中国话大声说:“有人懂中文吗?” 原来是两位骑自行车出游的中国骑士,都六十多岁的样子,既不会越南话也不懂英文,就这么一路用中文打听着骑到了边关。现在中国这样的自由行者越来越多了,有一种不怕吃苦敢于折腾的自信,非常佩服他们。
越南游到此结束,恍如回了一趟二三十年前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