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卡西莫多的结集诗集并借花献佛祝新年快乐

作者:goofegg  于 2025-1-2 12:1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他山之石|通用分类:热点杂谈|已有3评论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浮平 2025-1-2 12:48
你为什么不敢将本人的评论放进你的“小窝里呢”。依然是不敢面对逻辑理性的讨论,只是以个人偏见搞政宣,不诚实的御用文人态度。这就是专政集权制度只能搞感性煽情的程度,只能收集自嗨,愚民和战狼作品,而缺乏 critical thinking 的理性学人发挥社会作用。也是在国际社会里的人文领域难以理性,难以进步的原因。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TgwMzY4Nw==&mid=2247485299&idx=1&sn=4b47dc0fb3693c6b0a5c032ef0583689&scene=21#wechat_redirect


https://www.backchina.com/blog/335787/article-395151.html

这是个很好的议题。从多个层面梳理出一个逻辑框架,供感兴趣者去展开。

1. 柏杨的身份与思想

柏杨是深具影响力的思想者和作家,通过文学形式反思中国文化中的不道德和不公正现象。《丑陋的中国人》以犀利的视角探讨文化问题,引发了广泛而深刻的争论。尤其是对这部作品的批评,体现了健康的思想交锋。柏杨的批评既源自对文化的认同,又超越民族主义,目的是推动社会进步。

2. 自我批评精神的延续

柏杨的批评方式与毛泽东和习近平近来提倡的“自我批评”在精神上有一致性,都是希望相关团体变得更优秀。不同的是,柏杨的视角超越党内治理,将自我批评扩展到社会、文化和民族层面。他认为,只有直面自身问题,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革新与进步。至于自我批评的方法和效果,那是另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3. 鲁迅与柏杨:批评文学的比较

柏杨的文学批评风格与鲁迅有很多相似之处。鲁迅的文化批评在新中国成立后广受推崇,因为它与当时的执政理念没有直接冲突。柏杨的批评内容和意义与鲁迅一样,都是出于对社会和文化进步的期待,所以两者应当平等看待。

4. 价值冲突:文化与原则

中国文化中的“家丑不外扬”强调隐瞒问题以维护形象,这与透明性和诚实的价值原则产生冲突。柏杨的批评站在诚实和正视问题的立场,主张通过面对问题来推动社会进步。

5.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条件改善会带来道德提升,但事实证明二者并不成正比。柏杨的意图是揭示,经济发展需要伴随道德进步,而文化的深层反思是这一进程的前提。

6. 互联网时代的“柏杨精神”

在今天的社交媒体时代,类似柏杨的反思声音比比皆是。一些亲毛派批评现代中国的道德问题很犀利,但往往将矛头指向改革派,忽略了更广泛的文化根源。相比之下,柏杨的批评没有政治目的,而是聚焦于普遍的文化与道德问题,推动深层次的社会反思。
回复 goofegg 2025-1-2 13:09
浮平: 你为什么不敢将本人的评论放进你的“小窝里呢”。依然是不敢面对逻辑理性的讨论,只是以个人偏见搞政宣,不诚实的御用文人态度。这就是专政集权制度只能搞感性煽
你真把自己当个玩意,随便你到处贴,我不会删你的便溺。
回复 浮平 2025-1-2 13:15
goofegg: 你真把自己当个玩意,随便你到处贴,我不会删你的便溺。
只为指出来你无法诚实面对理性观点的认知程度,只能反感和口号式的政宣。缺乏知识分子应有的思辨能力。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goofegg最受欢迎的博文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2 13:1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