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承接《我一直在暗恋表哥的女友》(一)
阅读详情: https://www.backchina.com/blog/347572/article-229141.html#ixzz3eUtWW6rA
九十年代中期,我在多伦多认识了林先生。那时,我和林先生租同一栋房子。他住二楼,我住在一楼的一间房。在二楼的楼道里,摆满了他的绘画作品。
林先生比我大八岁,是老三届的。他插过队。后来成为了画家兼表演艺术家。他出国后,辗转多年,最后定居在加拿大。 多伦多排《雷雨》的时候,林先生主演周朴园。 演技非常了得。
林先生在《雷雨》中 (摄影:老叶子任飘零)
有一次和林先生在一起吃饭聊天。我问他为什么以绘画为生,却醉心于话剧表演。他告诉我,他年轻时在山西插队,后来回不了天津老家,就去了太原话剧团当演员。我便顺嘴问他认不认识汤雄。林先生瞪眼看着我。
“当然。你怎么知道他? ”他问。
“他是我表哥。他的女朋友叫黄禾。”我接道。
林先生把眼瞪大了,似乎难以相信地看着我:“我的天!这世界真如此之小。”
就这样,黄禾姐姐的故事让林先生帮我给接上了。
我表哥和黄姐姐插队在山西。在那样一个偏僻的地方,生活很艰苦。我表哥从小就是我六姨婆惯大的“公子哥”,吃不得什么苦。那时候,黄禾姐姐爱表哥爱得死去活来。每天除了干农活,收工后还要伺候表哥:给他洗衣服,做饭,帮他打理个人生活。我表哥原来就是个侃爷。长相英俊,生活上什么都不行。久而久之,他们感情之间也许出现了裂痕。而真正导致他们分手的,则是表哥的先期回城。
因为我六姨婆是荣誉军属 (我五表舅是军人),为了落实政策,照顾军属,插队两年后,我表哥调回北京。黄禾姐姐继续留在山西。 从此他们逐渐失去了联系。再没可能在一起。后来表哥在北京当工人,我也见过他几次。只是从没听他跟母亲谈起过黄姐姐。因为他开始寻求到香港和父母团聚,梦想着开始另一种新生活。
而黄禾姐姐失恋后,很长时间都不能自拔,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后来太原话剧团去北京知青点招演员,黄姐姐和林先生等文艺青年就这样被召进了城。
黄姐姐后来就在话剧团找了一个北京知青,结了婚。不久还有了一个儿子。然而,这段婚史很短暂。几年后,他们离婚了。 因为,在黄姐姐的感情世界里,始终都摆脱不了我表哥的身影。。。
林先生对我说:“黄禾现在回北京了,就住在西三环中央电视塔附近。一个人。每天吃素念佛。 刚刚完成了她的回忆录小说。我去过她那儿。她能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给我读她的作品。唉,小说的主人公就是你表哥。黄禾这一辈子,就是始终放不下她的初恋。”
“他的前夫后来去了美国。”林先生补充道。
“我一直都喜欢黄姐姐。”我对林先生说。
“你个小不正经的,和你表哥一样!”林先生说。“要不下次我回国跟她说,让黄禾接见你?”
“我是真的喜欢她!”我说,“虽然那时我很小。对她我只能仰慕。觉得她是我姐。 不过我喜欢她的秀气,端庄。她的气质吸引我。。。”
说起来,黄姐姐已经是快七十岁的人了。我的少年时光,虽然是在动荡中匆匆忙忙地走过,而黄姐姐美丽和温柔的容貌,常常都会出现在我的梦中。后来读《家》, 读《红楼梦》, 我都能在书中察觉到有黄禾姐姐的身影。
后记: 关于我表哥后来在香港的生活
我表哥那年从山西插队回到北京后,被分配到了工厂做工人。业余时间里,他每天都发狂一样地学习英文。
一九七三年,他办好了去香港的手续,从此离开了北京。
到香港后,表舅的家庭其实已经不能容纳他这位汤家的大公子。表舅是银行的高官,他们在香港生的女儿,我的表姐,在香港大学学习金融。而表哥只是个初中生。在那种地方,他没有能力谋得白领的工作。
很快,表哥就在这个他曾经朝思暮想的家呆不下去了。不得不搬出去住。 后来,他在拍电影的片场找了个国语配音的工作。起初一个月八百港币,一年后长到了三千。 几年后,表哥回来过一次。和我母亲谈起他在香港的生活,显得非常的知足,让我觉得他挺趾高气扬的。想想也是,七十年代,在大陆当学徒工,一个月只挣两三美元。和一个月四百多美元比,表哥有足够的资本在我父母面前得瑟。
可是,表哥在香港的感情生活却大不如意。一直都没有对象。
那年我表舅娘去世了。一年后,我表舅回国相亲。表哥也跟着回来了。表舅相亲成功,很快就请我们这些穷亲戚在大饭店吃喜酒宴。巧的是,新表舅娘的女儿很快和表哥也搞到一起。他们父子双双抱得美人归香港。
在喜宴上,我望着表哥那兴奋的笑脸,那个比表哥还高且壮的新表嫂,心中充满了异样的感觉,不断地想着黄禾姐姐,想着她会在哪儿。
大概一年以后,表舅和表哥都离了婚。一对母女又回到了内地。 听说那娘儿俩一到香港,就要把表舅家的财政大权夺去。无奈之下,不等她们身份办下来,表舅父子只好送“客”。
再后来,表舅大概是在银行里找了个老伴儿。 退休之后,移民去了温哥华。而我表哥,一直就是一个人, 还生活在香港。
(全文完)
注释:
老三届:中国1966年、1967年、1968年三年共三届高中毕业生。1966年、1967年、1968年三年共三届初中毕业生称为“新三届”。
北京西郊的中央电视塔。 不知哪个亮灯的房间是黄姐姐住的。。。
香港的繁华街道。不知表哥住在香港的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