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K telecom, 什么鸟? [2019/04]
- You must be cruel to be kind [2016/10]
- 忠犬被迫流浪4年,终于再见主人它却转身离去…… [2019/10]
- 回国扒皮记 [2017/09]
- 被集体厌憎的中国人。。。 [2016/10]
- 杀蛇的人们 [2020/03]
- 章莹颖失踪投射出中国教育的整体失败 [2017/06]
- 57岁的台湾女孩-----凌友诗 [2019/03]
- 武汉肺炎,谁之过? [2020/03]
- 我不喜欢猫,也不喜欢猫一样的女人 [2016/10]
- 修雅姑娘 [2016/09]
- 芮思表姐 [2016/08]
- 正在被毁掉的多伦多 [2019/04]
- 李云迪的社死,是可怕的社会悲剧 [2021/10]
- 我曾经打过交道的一个男人 [2016/06]
- 安家四姐妹 [2017/10]
- 任何关系都无需勉强自己接受 [2016/08]
- 信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2016/09]
- 当方方遇上忘恩负义的敲锣女 [2020/05]
- 美女顾小芽 [2017/01]
- 当战争真的来临,兴奋发狂的愚众连名字都剩不下 [2021/11]
- 嘴上的人生 [2020/12]

前几天跟国内的一个朋友聊天,提到他弟弟的事。朋友家三个孩子,他和一个弟弟在国内,还有一个姐姐加拿大。上个月,他姐姐把他弟弟的女儿从国内接去了加拿大,因为弟弟和妻子离婚了,弟媳是一个十分不堪的女人,离婚之前就不做饭,不管家,不工作,不修边幅,不求上进,永远是一套不变的睡衣睡裤,蓬头垢面,睡眼惺忪。几乎天天领孩子去吃麦当劳肯德基,还把自己的家里人从家乡接来帮助看孩子,一住就是四年,住久了弟弟家各种私事他们都跟着插手,包括孩子的教育。严重的影响了他们夫妻的日常生活,同学的弟弟就经常找借口出差,甚至要求去上海分公司常驻。长此以往跟自己的妻子,妻子的家人矛盾重重,越是这样,他就越不愿意回家,恶性循环。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位女士,非要闹着离婚,妻子不同意,哭闹,装疯卖傻,撒泼骂大街。。。女儿从大概五岁开始就经历着本不该她那个年龄该经历的这些,没有了童年的快乐,反而经常被她母亲及其家人灌输一些诸如:你爸爸不要你了,要给你娶后妈,你爸爸不是一个好男人等等十分愚蠢和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说法,孩子就在这样的恐惧,担忧和被抛弃,被拒绝的心理中长大,弟媳因为不同意离婚,同学的弟弟只能起诉,离婚后,弟媳对弟弟恨之入骨,对孩子又百般溺爱,孩子想上学就上,不想上学就在家呆着,各种很不好的生活习惯,甚至夏天不洗澡,每天去外面吃,这样的无理要求,弟媳都一概答应。她自己靠着离婚得到的财产坐吃山空,不出去工作,赖在家里,久而久之,孩子逐渐在学校成为一个有着很多不良记录的孩子。
他姐姐看孩子的状况,实在是不忍心,就把孩子以小留学生的身份接到加拿大读书,而且是私校。原来只是听说孩子在学校已经是一个不良少年,想不到情况却是如此严重。。。
孩子第一天来的时候,还是很让人怜爱的,忍着时差不睡觉,当时他们都觉得孩子懂事,坚强,不喜欢给大人添麻烦。她只是自己在那里安静的玩手机游戏,但是却不停的自言自语,开始的时候,他姐姐并没有太介意,以为是孩子玩到紧张激烈的时候忍不住脱口而出,我们大人有时候也会那样,但是这孩子实在是不一样,她的嘴里一分钟也不停的嘟囔,却也听不出来她在嘟囔些什么。中午到的,玩手机一刻也不停,一直玩到晚上,他姐姐告诉她不要玩了,说要带她出去逛一逛,放松一下眼部肌肉,看看外面的青色,可是孩子像没听见一样,不管姐姐说什么,说了几遍,她毫无反应。
又过了几天,孩子逐渐表现的桀骜不驯,很难管理。有一次在家里,姐夫哄着她下了一盘跳棋。第一次姐夫让着她,她赢了,乐的手舞足蹈,第二次姐夫没让她,她输了。这下可捅了蚂蜂窝,孩子忽然从桌子那里下去,把在纸上记着的得分表撕得粉碎,使很大劲拉开厨房的垃圾滑道,把碎纸屑扔进垃圾桶,接着啪的一声重重的把门摔上。大家都惊呆了,这还不算,孩子忽然嚎啕大哭起来,鼻涕眼泪的。之后的几天,姐夫一下班回来她就要跟他下棋,似乎她必须赢,否则就歇斯底里的摔东西砸门。
加拿大的秋天来了,枫叶是加拿大最美丽的风景。姐姐想带孩子去看看枫叶,孩子的头摇的像拨浪鼓似的,说什么也不去。别人再怎么劝说,她就是不开口说一个字,在那里玩她的游戏,仿佛没听见一般。姐姐没办法,只好作罢。下午的时候她想去超市买东西,让姐姐带她去,一路上嘴里一秒钟也不停的说话,说的是什么姐姐和姐夫听不太明白,自言自语的,而且每一句话后面都带着“呵呵”。。。她自己在那嘟囔,姐姐和姐夫一旦说话,她立刻提高自己的嗓门,把他们说话的声音压下去,如果他们也提高点声音,她的声音就几乎尖叫了。。。。
还有很多问题,诸如到学校做开学前的评估时,见到老师不肯问好,姐姐提醒了也没用,临走的时候不肯说再见,让姐姐十分汗颜。而且后面的一段时间不肯上学,谁说她,她就开始哭闹,甚至睡前不肯洗澡,蒙头就睡,怎么叫也不起来。
姐姐出于对孩子的怜悯,对弟弟的亲情,孩子以上的所以行为她都予以最大耐心的和声细语,温柔感化,孩子摔东西摔门的时候她摸着孩子的头,问她怎么了,然后说:“姑父跟你下棋赢了是因为他耍赖,不喜欢洗澡就明天洗吧。。”等等,孩子每句话后面的“呵呵”,她似乎在耐心忍受,一秒钟也不停的自言自语,别人只要一说话孩子就提高自己嗓门,她似乎也在忍着,因为她的表情并不平和。
朋友跟我说了之后,我很为他姐姐难受。虽然我理解她的心情,但是有些她的教育方式我是不赞同的。所以图片里的那句话说的很对:You must be cruel to be kind. 为了使人的行为方式变得规矩得体,光靠温柔的说教是远远不够的,有时候甚至会适得其反,让人觉得说教的人无非如此,不会对他形成威慑,他也就不会收敛自己的行为。人性里都有一些阴暗面,这种阴暗面必须使用强硬手段。比如好多年之前,中国北方某个城市已故市长针对交通秩序混乱的情况,提出擅自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出现交通事故后果自负。新加坡对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也有鞭刑,欧洲很多国家对于规则的形成也有很多强硬的措施。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措施的制定者本意不是想让谁遭遇交通事故,更不是跟谁有仇,因为措施是针对所有人的,他们的本意反而是对公众的负责,是使得人们在规矩中保证自己的生命不出危险。而某些领导们说这样的政策是对人不够关爱,等等愚蠢的说法,使得这样的规则措施无法在国内实行。
很多时候,人们面对混乱和放肆的时候缺乏理性的思考和管理,以为凭借着温柔的苦口婆心可以感化,可以改变人们行为里的不堪。其实不能,不但不能,有时候温柔大了还会起反作用。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必须具有坚定的,分毫不让的果敢,人们在这样的规则执行里会形成习惯的,而行为习惯上一旦具有了规则,社会的秩序才能形成。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毫无美感的。
大到社会,小到那个孩子也是一样。如果她下棋输了大吵大闹,摔东西摔门的时候,大人能够及时的,严肃的现场教育,让她意识到这样的行为是不被任何人接受的;某些自言自语背后的自私蛮横也必须被制止;卫生习惯更是需要以各种方式形成,只有制定规则,说教其做到更好,如果温柔说教不起作用就必须改变方式,心软迁就而非理性,不但救不了孩子,反而会害了她。正因为她希望孩子变成一个受欢迎的人,以上那些让人发疯的毛病才需要改掉,而让她改掉的方式绝不会仅仅是温柔的说教。试看国内大街上红灯的时候,行人视若无睹的继续横穿马路,而街头广播里温柔似水的劝说人们要遵守交通规则的声音根本不起任何作用。
我们如果不学会如何做一个受欢迎的人,管你是博士他爷爷还是博士后他奶奶,人生注定是失败的。我觉得同学姐姐对于那孩子的教育是不够的,需要改变的,为的不是难为孩子,更不是讨厌她,是为了让她变好,而变好的过程是艰难的,为了达到那样的目的,必须让她遵守规矩,方式也不仅仅只是温柔,所以,You must be cruel to be k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