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G20剑拔弩张,中国打响第一枪 [2016/09]
- 中国居民储蓄率到底有多高?55%的家庭基本为零 [2016/10]
- 谎言无底线:评“沙特要抛售7500亿美债” [2016/09]
- 王健林要政府限制国人海外消费(外汇管制来临?) [2016/08]
- 前瞻2017:中国再次走到十字路口 [2017/01]
- 简评:美国何去何从? [2017/02]
- 中国先声夺人,中美冲突大戏帷幕拉开 [2016/12]
- 中国从俄国进口原油有多贵? [2017/05]
- 综述:美国未来堪忧 [2017/02]
- 经济学家要取缔纸币,你银行的存款也要越来越少 [2016/09]
- 资本从逐利到欺诈:看一家美国高科技公司的兴衰 [2016/10]
- 贸易逆差不是中美贸易冲突的真正根源 [2018/05]
- 中国在十字路口误入歧途 [2018/08]
- 川普(Trump)的4%经济增长计划是画饼充饥 [2016/09]
- 美国税改再度显示民智的局限性 [2017/05]
- 从奥巴马医改看政客的欺骗性和民智的局限性 [2017/03]
- 特朗普谴责Charlottesville暴力事件中多方责任,错了吗? [2017/08]
- 特朗普向墨西哥征收20%关税,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2017/01]
- 美国税改何去何从? [2017/02]
- 川普让独立学者也疯狂,不可思议!!! [2016/10]
- 特朗普已经放弃4%经济增长的竞选许诺 [2017/03]
- 美国就业问题和政府有什么关系? [2017/04]
多家媒体报道中国将推出CDS,例如路透社:中国CDS业务已正式获批 相关交易指引将于近期发布。看过电影《大空头》的人对CDS该不陌生。很多评论认为中国债卷风险升高,CDS产品及时推出,有利于风险控制。其实,CDS是不能化解整体市场风险,并会制造新的风险。如果监管不到位,CDS会增加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CDS听起来高深,其实概念很简答。CDS本质上是个保险契约,让持有人在所持债卷违约时获得补偿。作为利益交换,CDS持有人定期付保险费用。和保险契约不同的是CDS是个金融产品,购买者不需要持有被保债卷。这类似于张三可以买自己的人寿保险,李四也可以买张三的人寿保险,还有王五,等等。于是乎张三的命就可能牵动很多人的腰包。这个听起来有点儿吓人,至少张三自己会很不踏实,因为天天有人惦记他的命。
回归主题,首先任何保险机制都不能消除社会整体风险。保险只是转移风险。灾害的发生,不管是自然灾害,还是金融灾害,几乎是天注定,超出人的掌控。保险机制的功能是将受灾区的损失分散化,也就是让更多人平摊而已。这无疑很有意义,因为它减轻了集中于个体的风险。
但CDS作为金融产品,衍生出很多新问题。
首先,购买CDS无需持有被保债卷。CDS 瞬间成为炒家的市场。一个发行量一亿元的债卷可以有几亿,甚至几十亿的CDS保单。如果这个债卷彻底违约,一分钱也不还,这个违约事件牵动了几亿,甚至几十亿的资金转移。无疑,震荡不是减小了,而是加大了。
其次,CDS合约的有效性取决于卖方的金融诚信度。如果CDS卖方破产,CDS合约也是一纸空文,持有人交的的保费打水漂了,违约债卷损失也没人理赔。这点特别重要,因为它是金融风险的核心。美国次贷危机前,保险巨头AIG就卖了无数CDS 合约,挣点儿保费。金融危机爆发时,AIG的偿付能力迅速下降,如果没有政府出手,就会彻底崩盘。如果AIG崩盘,其金融连锁效应就会让整个金融系统崩溃。这也是政府不得不出手的原因。
当然CDS过度炒作和相关的卖家风险是可以在顶层设计上控制的,比如强制CDS通过交易所交易,并收取足够保险金。也就是类似期货市场,消除直接的卖方风险。但中国CDS还不是这样设计的。
同时,中国CDS还有中国独特的问题,比如界定违约理赔事件的法律清晰度,债卷违约清算的清晰度等等。也就是说债卷市场的一些基础工作尚待完成。
作者:藿香子
时间:2016年9月24日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