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G20剑拔弩张,中国打响第一枪 [2016/09]
- 中国居民储蓄率到底有多高?55%的家庭基本为零 [2016/10]
- 谎言无底线:评“沙特要抛售7500亿美债” [2016/09]
- 王健林要政府限制国人海外消费(外汇管制来临?) [2016/08]
- 前瞻2017:中国再次走到十字路口 [2017/01]
- 简评:美国何去何从? [2017/02]
- 中国先声夺人,中美冲突大戏帷幕拉开 [2016/12]
- 中国从俄国进口原油有多贵? [2017/05]
- 综述:美国未来堪忧 [2017/02]
- 经济学家要取缔纸币,你银行的存款也要越来越少 [2016/09]
- 资本从逐利到欺诈:看一家美国高科技公司的兴衰 [2016/10]
- 贸易逆差不是中美贸易冲突的真正根源 [2018/05]
- 中国在十字路口误入歧途 [2018/08]
- 川普(Trump)的4%经济增长计划是画饼充饥 [2016/09]
- 美国税改再度显示民智的局限性 [2017/05]
- 从奥巴马医改看政客的欺骗性和民智的局限性 [2017/03]
- 特朗普谴责Charlottesville暴力事件中多方责任,错了吗? [2017/08]
- 特朗普向墨西哥征收20%关税,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2017/01]
- 美国税改何去何从? [2017/02]
- 川普让独立学者也疯狂,不可思议!!! [2016/10]
- 特朗普已经放弃4%经济增长的竞选许诺 [2017/03]
- 美国就业问题和政府有什么关系? [2017/04]
对于人民币10月1日是个广为膜拜的重要日子,从即日起人民币被纳入特别提款权(SDR)新货币篮子。新的SDR货币篮子包含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五种货币,权重分别为41.73%、30.93%、10.92%、8.33%和8.09%。
人民币加入SDR被普遍认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笔者在《“汇改”一周年,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多远?》 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内涵有深入讨论,结论是人民币加入SDR对人民币国际化只有象征意义,没有实际意义。也就是说人民币加入SDR是个面子工程。具体论述请见原文,不再复述。但笔者在此对这一重要议题做更多讨论。
首先讲讲什么是SDR。SDR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69年创立。SDR的初衷是补充黄金和美元在世界储备货币使用上的不足。但后来外汇储备大量使用政府债卷,主要是美国国债,储备货币不足的问题不复存在。因此SDR的使用量非常有限,由于金融危机,2009年才特别增发了1826亿SDR单位,使总量达到2041亿SDR单位,约核2850亿美元。(见 Special Drawing Right SDR)
SDR自身并不是货币,只是可以兑换成流通货币的权利。可兑换的货币是任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自由流通的货币。这点特别重要,因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不强制SDR必须兑换成人民币,也就是说10.92%的人民币份额和兑换没有任何关系。可以预见SDR兑换成人民币的比例会很低。
所以人民币参与SDR货币篮子只有象征意义,没有任何储备货币的实质意义。
最近围绕德意志银行爆发的外汇管制风波,更暴露出人民币的软肋(见《中国外汇管制意外严厉,德意志银行都取不出钱》和《中国外管局否认限制德意志银行取钱》)。毫无疑问,人民币市场化道路崎岖,有待时日。在此之前谈论人民币国际化和储备货币化实在为时太早。
事实上很多市场热爱的优质货币都不在SDR篮子里,瑞士法郎就是最好的例子。瑞士法郎作为保值货币,其地位不逊于黄金。图一是美元与瑞士法郎的十年兑换率曲线。图中可见瑞士法郎相对美元长期升值。因此加入SDR与否和货币的地位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瑞士法郎的坚挺地位实际上给瑞士带来很多困扰。强势的货币给瑞士出口竞争力带来麻烦。因此瑞士央行一度干预货币市场,约束瑞士法郎升值。但市场干预成本太高,2015年1月,瑞士央行放弃这一政策,瑞士法郎一夜暴涨,图二红色椭圆标记了这一事件。这次意外升值让很多人爆仓,产生了不小的市场动荡。因此储备货币也要面对货币自由兑换和开放金融市场的挑战和风险。没有健全,成熟和开放的金融市场,成为储备货币只能是痴人说梦。
图一 1美元可兑换的瑞士法郎数
图二 1美元可兑换的瑞士法郎数
2015年1月瑞士央行放弃货币干预,瑞士法郎暴涨
作者:藿香子
时间:2016年10月1日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