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云南南路美食街/夜市 [2016/09]
- 《清風徐來》電影《港囧》主題曲 - 王菲 [2015/10]
- 从刘志伟的孱弱看中国的奴性官员 [2012/02]
- 美国"一石三鸟"的斩首行动 [2020/01]
- 「我的天空」 王菲 [2013/09]
- 乌镇游 (上) [2013/06]
- 百慕達遊(三) 出海游船上的生活 [2013/11]
- 上海【成田屋】日式料理 [2015/11]
- “手撕牛肉” [2010/07]
- 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 [2011/09]
- 镇海保卫战 [2013/07]
- 荠菜豆腐羹 [2011/01]
- 镇海游: 郑氏十七房 [2013/07]
- 练毛笔字---思梅 [2011/01]
- 从康州枪杀案到“百善孝为先” [2013/03]
- 元宵节灯谜一 <字谜> [2010/02]
- 脑筋急转弯 (正经的) 12/20 [2011/12]
- 满人,日本人不是一回事 [2012/09]
- 从敲锣打鼓谈谈对平仄格律的看法 [2011/12]
- 我爱中国 [2012/07]
- 诗词小作业——《花香不断》接风天 [2013/08]
- 新一轮诗社作业: 咏荷 [2012/06]
- What is your justice? [2012/07]
- 《秋》古韵诗社第14轮 [2011/08]
- 临摹王羲之丧乱帖(行草) [2012/07]
- 学画国画 -- 花鸟 [2012/07]
镇海游
: 招宝山浙东名山镇海招宝山,海拔81.6米,占地面积22.6公顷,南临甬江,北眺东海,西接古海塘,与南岸的金鸡山隔江相对,是浙江六邑之咽喉。招宝山高不数仞,却有“天下第一山”誉称,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自唐宋以来,镇海一直为中国海防和商贸重镇,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招宝山本名候涛山,“为潮汐出入所经”,“波涛汹涌,骇浪拍天”,后又名鳌柱山,因山巅原有"插天鳌柱塔",以"商舶所经,百珍交集",遂以招宝山名之,寓"招财进宝"意。登上招宝山,自鳌柱塔上望海,由宝陀禅寺还愿,在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触摸“四抗”史迹的铁血余温,令人感慨万分。
招宝山奇观之一是威远城。威远城位于招宝山巅,它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当时为防御倭寇、海盗侵扰而筑。它历经了抗倭、抗英、抗法和抗日战争的洗礼。当年明都督卢镗与抗倭名将戚继光曾在城内指挥将士抗击倭寇入侵。清时,林则徐曾多次上招宝山策划抗击英军入侵的防御措施。内门有明朝雕镌的对联:“海不扬波千古定,地无爱宝一山招”
招宝山奇观之二是安远炮台。安远炮台是镇海仅存的一座炮台,安远炮台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由同知杜冠英和参将吴杰督造,原置克鹿卜二十一生后镗钢炮一座,与南岸的金鸡山脚下的为“绥远”炮台隔江对峙,扼守着这东门关。它是由黄沙、石灰、糯米等三合土夯筑,以达到以柔克刚能避炸弹之特效,非常坚固,总占地369平方米。这里的一门大炮重达二千斤,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1885年,这几门大炮击退了法国军舰,威震欧亚大陆,导致当时法国内阁政府垮台,谱写了一曲近代史上中华民族捍卫国土,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壮歌。
相传东路财神——招宝天尊萧升亦于此地“掌管东方财库,庇佑东方商贾”。
从招宝山公园进入招宝山脚,没走几步,就见路旁有一石碑,上书“第一山”三字,出自庐陵萧天荫之手。上山的路草木葱茏,藤萝苍郁,
沿山路逶迤而行,涉山腰而越,再向前攀行不远是宝陀寺,从普陀山迁入的宝陀禅寺在明、清曾兴盛一时,进山拜佛的人络绎不绝。
宝陀禅寺位于招宝山之巅,据《镇海县志》、《招宝山志》记载,普陀山著名的“不肯去观音”像于明代迁入招宝山,并修宝陀禅寺,故数百年来香火旺盛。
继续盘桓就到了山顶,招宝山巅的鳌柱插天是一座威仪挺拔的仿宋楼阁式宝塔,青铜塔刹顶,塔身净高五十七点六米,由费孝通老人题字“鳌柱塔”。“鳌柱插天”是招宝山古已有之的名胜之一,立于北峰顶上,俯瞰镇海口内外。巍巍招宝山,泱泱东海水。援塔内阶梯而登极,凭窗四面眺望,海天一色,东海、甬江、镇海古城墙尽收眼底。近视则两山(另一为金鸡山)对峙甬江,蛟门天设,群岛列屏。今日两山中间,一座横跨甬江的大桥将镇海与北仑连在一起。
下了塔去南面的为抵御倭寇而筑的威远城。导游介绍:“威远城是明嘉靖39年为抵御倭寇而建的,取威名远扬之意。”招宝山历来是抵御外敌的重要门户,自城建成以后发生过大小战事46次之多。戚继光、裕谦、欧阳利见、吴杰等英雄豪杰在此演绎了一出出与人民共赴国难,同抗英、法、日侵略军的惊天地、泣鬼神的活剧。江海无边天际成空,唯有城内排列的碑石刻就像威武的队列,把游人带入硝烟弥漫的战场; 而绿树掩映中的一尊尊面向大海的铁炮,就是这一历史的见证。
招宝山上还有许多景点如安远炮台、观音阁、“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吴公纪功碑亭、渐入佳景坊、半山亭、棋子坪亭、紫竹林、摹崖石刻、中法战争纪念碑等等。
观音阁为旧时招宝山十二景之一。日落时分,彩霞满天,故名“夕照霞辉”。建阁溯源明代,复建于1985年。三楹佛阁,内供奉“千手观音”、“送子观音”。阁内有阁,名叫千佛阁,樟木雕琢,佛面贴金,金碧辉煌。阁外有井名清泉,水冽不涸。夕照中回望,观音阁松竹掩映,幽静古雅,佛殿霞辉,犹见别样景致。
吴公纪功碑亭则记载着那次战役中镇海炮台守备吴杰身先士卒,亲自开炮重伤法军司令孤拔,大败法国侵略者的功绩。柱上“威望震欧洲,丰功留宝山”的楹联,读来让人热血沸腾。
中法战争纪念碑
招宝山另外一个奇观是镇海古海塘。古海塘始建于唐昭宗乾宁四年,结构奇特,工艺精湛,其城墙与海塘合一的结构十分罕见,既可抵御汹涌澎湃的海潮,又可防御来势汹汹外敌的入侵,被誉为“中国的海上长城”。全长近5公里,素有“城塘合一,天下第一”之美誉。漫步其间,放眼气势恢宏的古海塘,心底陡然升起对先辈大智大慧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