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云南南路美食街/夜市 [2016/09]
- 《清風徐來》電影《港囧》主題曲 - 王菲 [2015/10]
- 从刘志伟的孱弱看中国的奴性官员 [2012/02]
- 美国"一石三鸟"的斩首行动 [2020/01]
- 「我的天空」 王菲 [2013/09]
- 乌镇游 (上) [2013/06]
- 百慕達遊(三) 出海游船上的生活 [2013/11]
- 上海【成田屋】日式料理 [2015/11]
- “手撕牛肉” [2010/07]
- 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 [2011/09]
- 镇海保卫战 [2013/07]
- 荠菜豆腐羹 [2011/01]
- 镇海游: 郑氏十七房 [2013/07]
- 练毛笔字---思梅 [2011/01]
- 从康州枪杀案到“百善孝为先” [2013/03]
- 元宵节灯谜一 <字谜> [2010/02]
- 脑筋急转弯 (正经的) 12/20 [2011/12]
- 满人,日本人不是一回事 [2012/09]
- 从敲锣打鼓谈谈对平仄格律的看法 [2011/12]
- 我爱中国 [2012/07]
- 诗词小作业——《花香不断》接风天 [2013/08]
- 新一轮诗社作业: 咏荷 [2012/06]
- What is your justice? [2012/07]
- 《秋》古韵诗社第14轮 [2011/08]
- 临摹王羲之丧乱帖(行草) [2012/07]
- 学画国画 -- 花鸟 [2012/07]
山海关史话
辽西走廊面海倚山,自古以来就是从中原到东北的交通要道。辽西走廊东端的军事要塞为锦州。公元911-92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以汉俘建锦州”。金代属北京路辖,元代属大宁路和广宁府路辖。明代置广宁卫,广宁前、后、左、右、中(今锦州)屯卫,以及义州卫、宁远卫,先属辽东都指挥使司,后属辽东巡抚辖。清康熙四年设锦州府。
辽西走廊西端最早的军事要塞是隋唐时期的渝关。“枞金伐鼓下渝关,旌旗逶迤碣石间”(唐高适《燕歌行》)描绘的就是渝关附近的战争画面。渝关即今山海关西古城村。五代梁贞明三年(917年),契丹攻陷渝关,毁关夷险,将这一带划入契丹中京道管辖,设迁州(今山海关),润州(今海港区海阳镇),在榆河(今戴河)畔,新设了榆关驿(今抚宁榆关镇)。
明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元平章完者不花与乃儿不花率数千蒙古兵“入桃林口,寇永平,掠民资畜”。明指挥刘广战死。千户王辂分兵在迁民镇(即迁州)、界岭口设下埋伏,堵截蒙古兵的归路。明军又从燕河营出兵夹击。元兵退走,到迁民镇,进入明军的埋伏圈,平章完者不花被俘,乃儿不花逃遁。这次大捷,引起大将军徐达对迁民镇战略地位的重视。
迁民镇在隋唐渝关东,“其地大山北峙,巨海南浸,高岭东环,石河西绕,形势险要诚天造地设”。于是,洪武十四年(1381年)春正月辛亥(二十五日)大将军徐达“发燕山等卫屯兵万五千一百人,修永平、界岭等三十二关。……九月甲申(初三),置山海卫”(《卢龙塞略》卷五),卫城定名山海关。山海关城,“高四丈一尺,周千五百二十八丈,凡八里百三十七步。月城二,水关三居东西南三隅。四门楼,东曰镇东,西曰迎恩,南曰望洋、北曰威远,楼各重键,竖橹,圜铺舍二十有六。池千六百八十余丈,广二丈,深二丈三尺。”(《卢龙塞略》卷三)它森严壁垒,雄踞在辽西走廊西端,成为中原至东北的咽喉要塞。山海卫辖十千户所,南到海,北到寺儿峪,接一片石关(今九门口)。“以西若喜峰,若古北,大关小隘无虑数百,葺垒筑塞,既壮且固,所以屏蔽东北,卫安军民,厥功甚伟”(商辂《显功庙记》)。
明徐达筑关后一百多年,蒙古兵不敢窥边关东段,永平府(秦皇岛唐山地区)百姓得以享太平。商辂《显功庙记》说得好:“若王之设险守国,使百年之间敌国莫能窥其隙,室家得奠其居,其功不亦大乎?”因之,山海关士绅百姓感恩戴德,岁时祭祀。
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正式迁都北京,以顺天府北京为京师。对北京来说,山海关的战略地位更重要了。辽西走廊从山海关到锦州一路雄关天险,作为京师至东北的咽喉要塞,拱卫了政治腐朽的明王朝近三百年,直到吴三桂为报杀父之仇引清兵入关为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