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云南南路美食街/夜市 [2016/09]
- 《清風徐來》電影《港囧》主題曲 - 王菲 [2015/10]
- 从刘志伟的孱弱看中国的奴性官员 [2012/02]
- 美国"一石三鸟"的斩首行动 [2020/01]
- 「我的天空」 王菲 [2013/09]
- 乌镇游 (上) [2013/06]
- 百慕達遊(三) 出海游船上的生活 [2013/11]
- 上海【成田屋】日式料理 [2015/11]
- “手撕牛肉” [2010/07]
- 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 [2011/09]
- 镇海保卫战 [2013/07]
- 荠菜豆腐羹 [2011/01]
- 镇海游: 郑氏十七房 [2013/07]
- 练毛笔字---思梅 [2011/01]
- 从康州枪杀案到“百善孝为先” [2013/03]
- 元宵节灯谜一 <字谜> [2010/02]
- 脑筋急转弯 (正经的) 12/20 [2011/12]
- 满人,日本人不是一回事 [2012/09]
- 从敲锣打鼓谈谈对平仄格律的看法 [2011/12]
- 我爱中国 [2012/07]
- 诗词小作业——《花香不断》接风天 [2013/08]
- 新一轮诗社作业: 咏荷 [2012/06]
- What is your justice? [2012/07]
- 《秋》古韵诗社第14轮 [2011/08]
- 临摹王羲之丧乱帖(行草) [2012/07]
- 学画国画 -- 花鸟 [2012/07]
北京史话
北京历来为幽州都府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北边缘,背靠燕山,毗邻渤海湾,西部是太行山余脉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
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区,称燕,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又封尧之后人于蓟,今北京西南。后燕国灭蓟国,迁都于蓟。秦代设为蓟县,为广阳郡郡治。汉高祖五年,蓟被划入燕国辖地,属幽州。隋大业三年,改幽州为涿郡。唐初武德年间,涿郡复称为幽州。唐贞观元年,幽州划归河北道,成范阳节度使的驻地。安史之乱期间,安禄山在北京称帝,建国号为“大燕”。唐朝平乱后,复置幽州,归卢龙节度使节制。北宋初年宋太宗在高梁河(今海淀区)与辽战,北宋大败,从此对燕云十六州望尘莫及。会同元年(938年),辽在北京地区建立了陪都,号南京幽都府。
元朝蒙古人立北京为元大都
贞元元年(1153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正式建都于北京,称为中都。成吉思汗麾下大将木华黎于1215年攻下北京,遂设燕京路大兴府。元世祖至元元年改称中都路大兴府,至元九年,正式改名为“汗城”,音译为汗巴力克。1271年,蒙古大汗国改名元朝。北京称为元大都,以有效管理全中国,管辖的地方北到贝加尔湖北岸(岭北行省),东到奴儿干都司(治所黑龙江下游),西到西藏,南到海南。1368年,元朝亡。
1381年,明大将军徐达修建山海关。
明成祖外控朔漠
燕王朱棣经靖难之变后夺得皇位后,于永乐元年改北平为北京,是为“行在”且常驻于此。当时蒙古三部虽然处在分裂仇杀之中,却并未归附明朝。为了解决蒙古问题,朱棣一方面直接针对蒙古三部采取分化瓦解的措施,另一方面着力于东北和西北地区的经营,形成控制蒙古地区的一把钳子。永乐五年(1407年) 文渊阁杨荣*受命往甘肃规划军务,右都监何福受命为甘肃总兵。永乐七年(1409年),何福奏脱脱不花等请降。杨荣奉命邀同何福受降。封瓦刺马哈木为顺宁王,太平为资议王,把尔索马为安乐王。同年,明朝在黑龙江下游东岸特林地方,设立了奴儿干都司,管辖今黑龙江、乌苏里江、和库页岛等地。
永乐七年6月,给事中郭骥被本雅失里杀害。7月命何福进讨,何福败战死。为了彻底解决元朝的残余势力,从永乐八年(1410年)开始,朱棣亲自率领明军进行了三次北伐,杨荣则作为贴身大臣随行。第一次北伐,由于侦知了鞑靼军队的行踪,朱棣亲选精锐进行长途奔袭,与本雅失里率领的五万铁骑相遇激战,明军大获全胜,本雅失里只率少数轻骑逃走,蒙古本部的鞑靼大汗向明朝称臣纳贡,永乐帝封鞑靼大汗为和宁王。随后明军进到擒狐山,在巨石上刻字“翰海为镡,天山为锷。”朱棣下令班师回朝。
永乐十年(1414年),朱棣带着皇太孙朱瞻基,率领五十万大军开始了第二次北伐蒙古。杨荣承担了两项基本任务,其一,向朱瞻基讲说经史。其二,掌管皇帝的玉玺。这一次亲征,朱棣以很大的伤亡为代价击败了蒙古瓦剌部,瓦剌遣使谢罪之后,朱棣班师回朝。此后大约七年多的时间里,北方基本保持了稳定。
永乐十七年(1421年),朱棣举行第三次北伐,大败兀良哈蒙古。蒙古势力遭到明朝的连续进攻后,此后数十年没有进攻明朝。
明成祖立北京为都城
三次北伐后,明成祖朱棣意图将都城迁至顺天府北京,改应天府南京为留都。明朝官吏大多生在江南,要他们远离故土,困难重重。不少官吏反对迁都。杨荣看到迁都北京对于解除蒙古部的威胁有不可低估的战略作用,与户部尚书夏原吉、吏部尚书蹇义等坚决支持迁都,并且在《题北京八景卷后》指出:“迨我皇上继承大统,又以蓟燕左环苍海,右拥太行,内跨中原,外控朔漠,宜为天下都会,乃诏建北京焉。”
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迁都北京,对外控朔漠蒙古起了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北京成全了政治腐朽的明王朝近三百年的统治,直到吴三桂为报杀父之仇引清兵入关为至。
蒋介石迁都南京
清兵入关后即进驻北京,亦称北京为京师顺天府,属直隶省。北京又成全了清王朝近三百年的统治。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定都南京,1911年3月迁都北京,1914年,顺天府改为京兆,直辖于中华民国北洋政府。1928年中国国民党北伐军攻占北京,北洋政府下台。由于蒋介石不重视北方边防,把首都迁到南京。结果,就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条约中承认了外蒙古为“蒙古人民共和国”。1949年蒋介石败走台湾。
*杨荣(1371—1440年),原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永乐十六年五月至二十二年八月(1418年-1424年)任当朝首辅。时人称为“东杨”。其性警敏通达。在文渊阁治事三十八年,谋而能断,老成持重,尤其擅长谋划边防事务。杨荣既以武略见重,又有文才,据《明史·艺文志》载,其著作有《训子编》一卷、《北征记》一卷、《两京类稿》三十卷、《玉堂遗稿》十二卷。然而由于其恃才自傲,难容他人之过,与同事常有过节,并且还经常接受边将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