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下13: 1-25>

[复制链接]

3363

主题

3383

帖子

5万

积分

贝壳光辉岁月

Rank: 6Rank: 6

积分
5255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霞步思 发表于 2025-9-26 0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下13: 1-25>





【王下13: 1-25】【犹大王亚哈谢的儿子约阿施二十三年,耶户的儿子约哈斯在撒马利亚登基作以色列王十七年……。】在列王纪下第十三章中记载了,两位北国以色列的君王约哈斯和约阿施,以及以利沙死后的神迹。本章首先说到:【犹大王亚哈谢的儿子约阿施二十三年,耶户的儿子约哈斯在撒马利亚登基作以色列王十七年。约哈斯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效法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总不离开。于是,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将他们屡次交在亚兰王哈薛和他儿子便哈达的手里。】“犹大王亚哈谢的儿子约阿施二十三年”,“约阿施二十三年”就是约阿施为修理圣殿大发热心的那一年(12:6)。“耶户的儿子约哈斯在撒玛利亚登基”,约哈斯在耶户还活着的时候,两人便已经共同执政了,这里的“登基”是指耶户死后约哈斯单独作王。“作以色列王十七年”,这里的“十七年”是从与耶户共同执政之年算起,直到约哈斯死时之年。“约哈斯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效法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总不离开”。“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就是以色列王为了巩固自己的王位,在伯特利和但设立两个金牛犊来代表神,以阻挡百姓前往耶路撒冷圣殿敬拜神(王上12:28-30)。“于是,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就是向北国以色列施行惩罚。“将他们屡次交在亚兰王哈薛和他儿子便哈达的手里”。“屡次”是指好几年或是很长的一段时间。“哈薛和他儿子便哈达”,表示哈薛死于约哈斯作以色列王的任内,其后由便哈达接手继续欺压以色列,这是神审判以色列敬拜金牛犊的罪。

【约哈斯恳求耶和华,耶和华就应允他,因为见以色列人所受亚兰王的欺压。耶和华赐给以色列人一位拯救者,使他们脱离亚兰人的手;于是以色列人仍旧安居在家里。然而,他们不离开耶罗波安家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仍然去行,并且在撒马利亚留下亚舍拉。】“约哈斯恳求耶和华,耶和华就应允他”,神并没有因约哈斯的无知和顽梗而停止拯救,一旦“约哈斯恳求耶和华”,就是求神施拯救。“耶和华就应允他”,就是他所求的得着成全。“因为见以色列人所受亚兰王的欺压。耶和华赐给以色列人一位拯救者,使他们脱离亚兰人的手”。神所赐下的“拯救者”,可能是亚述王亚达得尼拉力三世,他曾攻打大马色,削弱了亚兰的国力,使他们无暇侵扰北国以色列。“于是以色列人仍旧安居在家里”,就是不受邻国的侵扰。“然而,他们不离开耶罗波安家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仍然去行”。就是继续陷在拜金牛犊的罪中。“并且在撒玛利亚留下亚舍拉”。“撒玛利亚”是北国以色列的京城;“亚舍拉”是迦南的女神、巴力的配偶,通常以立在巴力祭坛旁边的神木或神树的形式出现。耶户“毁坏了巴力柱像”(10:26),“在以色列中灭了巴力”(10:27),却“在撒马利亚留下亚舍拉”,百姓得了拯救之后,不但“不离开”拜金牛犊的罪,而且继续敬拜“亚舍拉”(17:16)。【亚兰王灭绝约哈斯的民,践踏他们如禾场上的尘沙,只给约哈斯留下五十马兵,十辆战车,一万步兵。约哈斯其余的事,凡他所行的和他的勇力都写在以色列诸王记上。约哈斯与他列祖同睡,葬在撒马利亚。他儿子约阿施接续他作王。】“亚兰王灭绝约哈斯的民”,就是没有给约哈斯留下象样的军队,使他不能东山再起。“践踏他们如禾场上的尘沙”,意思是使他们在战争中近乎毁灭。“只给约哈斯留下五十马兵、十辆战车、一万步兵”,表示几乎丧失了全部的战车和马兵,其兵力不足以发动一场战争。“约哈斯其余的事,凡他所行的和他的勇力”,“他的勇力”是指他英勇的事迹。“都写在以色列诸王记上”,“以色列诸王记”是指以色列诸王事迹的编年史记。“约哈斯与他列祖同睡,葬在撒玛利亚”,“与列祖同睡”就是死了的意思;“他儿子约阿施接续他作王”。北国的“约阿施”,与犹大王约阿施的名相同。

【犹大王约阿施三十七年,约哈斯的儿子约阿施在撒马利亚登基作以色列王十六年。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不离开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一切罪,仍然去行。约阿施其余的事,凡他所行的和他与犹大王亚玛谢争战的勇力,都写在以色列诸王记上。约阿施与他列祖同睡,耶罗波安坐了他的位。约阿施与以色列诸王一同葬在撒马利亚。】“犹大王约阿施三十七年”,“三十七年”是从他的父王亚哈谢去世的那一年算起。“约哈斯的儿子约阿施在撒玛利亚登基,作以色列王十六年”。“作以色列王十六年”,而犹大王约阿施作王四十年(12:1),故南北两王在位的期间约有四年是重迭的。“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不离开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一切罪,仍然去行”。北国以色列的每个王都“不离开耶罗波安家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约阿施其余的事,凡他所行的和他与犹大王亚玛谢争战的勇力,都写在以色列诸王记上”。犹大王亚玛谢”是犹大王约阿施的儿子(王下12:21),他的的事迹详载于王下14:1-22。“约阿施与他列祖同睡,耶罗波安坐了他的位”。“耶罗波安”因与北国的第一位王耶罗波安同名,故历史上称他为“耶罗波安二世”。“约阿施与以色列诸王一同葬在撒玛利亚”。“葬在撒玛利亚”是指葬在京城的王陵。

【以利沙得了必死的病,以色列王约阿施下来看他,伏在他脸上哭泣,说:‘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啊!’以利沙对他说:‘你取弓箭来。’王就取了弓箭来。又对以色列王说:‘你用手拿弓。’王就用手拿弓。以利沙按手在王的手上,说:‘你开朝东的窗户。’他就开了。以利沙说:‘射箭吧!’他就射箭。以利沙说:‘这是耶和华的得胜箭,就是战胜亚兰人的箭;因为你必在亚弗攻打亚兰人,直到灭尽他们。‘】“以利沙得了必死的病”,“以利沙”自从差遣门徒膏耶户为王(9:1-3),至今已过了四十五年,此时以利沙的年纪估计至少八十岁高龄了。“必死的病”圣经并未记载他得了什么病,可能仅是老迈衰竭,一病不起。“以色列王约阿施下来看他,伏在他脸上哭泣”。在此之前的两代以色列王在将近五十年没有来找过先知以利沙,现在以色列失去了大部分战车马兵,以色列王约阿施心里可能很不安,不知道以利沙死后,以色列怎么办,神是否还会与他们同在。“伏在他脸上哭泣,说:‘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啊’”。“我父”是对先知以利沙的尊称。“以色列的战车马兵”,表示以利沙是以色列的保护者。“以利沙对他说:‘你取弓箭来。’王就取了弓箭来”。“弓箭”是战争的一种利器,用来象征争战得胜的关键所在。“又对以色列王说:‘你用手拿弓。’王就用手拿弓”。“用手拿弓”象征王在战场上挥弓向敌。“以利沙按手在王的手上”,象征在作战时先知给王扶持并加力。“说:‘你开朝东的窗户。’他就开了。以利沙说:‘射箭吧!’他就射箭”。以利沙要约阿施向东边射箭,因为此时亚兰占据了约旦河东的基列地,即将从东方入侵以色列。“射箭”象征攻打敌人。“以利沙说:‘这是耶和华的得胜箭,就是战胜亚兰人的箭”,“耶和华的得胜箭”,就是神拯救的箭。“战胜亚兰人的箭”,就是从亚兰人手中得拯救的箭。“因为你必在亚弗攻打亚兰人,直到灭尽他们”。“亚弗”位于加利利海以东之巴珊的城镇,亚哈曾经在此地战胜便哈达二世(王上20:26-30)。

【以利沙又说:‘取几枝箭来。’他就取了来。以利沙说:‘打地吧!’他打了三次,便止住了。神人向他发怒,说:‘应当击打五六次,就能攻打亚兰人直到灭尽;现在只能打败亚兰人三次。‘】“以利沙又说:‘取几枝箭来。’他就取了来”。“取几枝箭”就是用手抓一把箭。“以利沙说:‘打地吧!’他打了三次,便止住了”。“打地”就是狠狠地击打地面,象征击打敌人。“打了三次”表示他缺乏彻底打败敌人的决心。“神人向他发怒,说:‘应当击打五六次,就能攻打亚兰人,直到灭尽”。“击打五六次”象征奋力不懈,不仅获胜,更要歼灭敌人。“现在只能打败亚兰人三次”。以色列王如果真相信“神是拯救”,就应该顺服先知、奋力击打地面,直到先知喊停为止。但他只是漫不经心地“打了三次,便止住了”,完全是敷衍的心态,所以“神人向他发怒”。【以利沙死了,人将他葬埋。到了新年,有一群摩押人犯境,有人正葬死人,忽然看见一群人,就把死人抛在以利沙的坟墓里,一碰着以利沙的骸骨,死人就复活,站起来了。】“以利沙死了,人将他葬埋。到了新年,有一群摩押人犯境”。“新年”在北国可能是春天的正月逾越节前后,正是割大麦的时候。“有人正葬死人,忽然看见一群人”,“一群人”就是来犯境的摩押人。“就把死人抛在以利沙的坟墓里,一碰着以利沙的骸骨,死人就复活站起来了”。当时以色列人的坟墓可能与新约时代相似,有一个石头封闭的入口,可以打开。当这些人正在埋葬死人的时候,忽然遇到一群入侵的摩押人,就随便打开一个坟墓把尸体丢进去,正好“抛在以利沙的坟墓里”,于是“一碰着以利沙的骸骨,死人就复活”。这是一个极大的神迹,这个神迹对那些亲眼目睹的人,必定产生了极大的震撼。神籍这个神迹就是要告诉以色列人,以利沙虽然死了,以利沙的神仍在,只要他们寻求祂,信靠祂,祂的大能是永不改变的!

【约哈斯年间,亚兰王哈薛屡次欺压以色列人。耶和华却因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约,仍施恩给以色列人,怜恤他们,眷顾他们,不肯灭尽他们,尚未赶逐他们离开自己面前。亚兰王哈薛死了,他儿子便·哈达接续他作王。从前哈薛和约阿施的父亲约哈斯争战,攻取了些城邑,现在约哈斯的儿子约阿施三次打败哈薛的儿子便哈达,就收回了以色列的城邑。】“约哈斯年间”,这是回述约阿施的父王约哈斯仍在位时。“亚兰王哈薛屡次欺压以色列人。耶和华却因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约,仍施恩给以色列人”。这是强调耶和华与祂子民的约的关系,是建基于祂与他们列祖的约,表明祂是公义且信实的神。“怜恤他们、眷顾他们,不肯灭尽他们”,表明神满有慈怜,不肯立即施以惩罚。“尚未赶逐他们离开自己面前”,表示神继续给他们机会使其从所行的恶道上转回,使自己的国家免于灭亡。“亚兰王哈薛死了,他儿子便哈达接续他作王”。他是便哈达三世(王上15:18)。“从前哈薛和约阿施的父亲约哈斯争战,攻取了些城邑”。哈薛除了从耶户手中攻取了约但河东全地(10:32-33)之外,可能从约哈斯手中也攻取了一些河西之地。“现在约哈斯的儿子约阿施三次打败哈薛的儿子便哈达,就收回了以色列的城邑”。“三次打败”,这是应验以利沙生前所说的预言。“收回了以色列的城邑”。是指收回了约旦河西的城邑。而以利沙死后的神迹,正预示着基督的死,所带来的复活和盼望。那些碰着以利沙骸骨复活的人,他们虽然能站起来,但最终还要再死。唯有在主耶稣基督里的复活,才是不会再死的复活!约翰福音11: 25-26记载,耶稣对马大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你信这活吗?】但愿我们今天都信主耶稣的话,并要趁还活着的时候悔改,相信主,这样我们就能得到主的应许!阿们!

www.biblestudy-xbss.com  圣经分卷分章注解  霞步思

「创25: 1-34」“亚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给他生了心兰、约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书亚……。”在创世纪第二十五章中记载了,亚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还有以撒的后代。这里说亚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别处圣经称她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与撒拉相题并论。“基土拉给他生了心兰、约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书亚…。”基土拉的后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们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9-29 05:4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