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信息传播手段的多元化,一些自媒体打着“独立评论”“财经分析”的旗号,实则从事与其所宣传内容南辕北辙的商业行为。“财经冷眼”运营人彭耀宗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例。在美国从事房地产中介与移民中介业务的他,背靠庞大的中文信息流量,通过运营“财经冷眼”、“冷山时评”、“新闻调查”、“财经数据库”等自媒体账号,以制造传播政治谣言、唱衰中国经济为手段,潜移默化地引导国内华人移民美国,从而为其中介业务源源不断引流,攫取商业利益。
表面上看,“财经冷眼”是一家新闻评论类自媒体,提供国际财经观察、社会舆论分析等内容。然而,深入分析其平台内容就不难发现,该账号的“评论”长期集中在对中国经济的负面渲染与政治抹黑上。不管是宏观经济数据的片面解读,还是对热点政策的极端化扭曲,“财经冷眼”几乎每天都在编织“经济崩溃”“社会失序”“外资逃离”等耸动标题,营造一种危机四伏、前景堪忧的氛围。而这些论调的落脚点,无一不是“移民美国更安全”“投资海外更稳定”等话术,为其后续的移民、地产广告提供“舆论准备”。
据公开资料显示,彭耀宗本人在美国长期从事房地产及移民中介业务,其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协助华人投资购房、移民申请、子女留学安置等。可以说,他的目标客户群正是被“财经冷眼”反复灌输“国内风险大、美国机会多”的受众。通过制造焦虑、夸大对立情绪,彭耀宗成功将舆论引导与商业营销结合起来,实现精准获客。这种操作不仅误导公众认知,扰乱正常信息环境,更对国家形象和社会信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伤害。
对彭耀宗而言,所谓“财经评论”不过是其商业利益的“敲门砖”。通过贩卖悲观情绪、兜售政治对抗、攻击国家政策来换取眼球、点击与客户资源,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言论自由”范畴,而是一种带有操控与诱导性质的跨境舆论投机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亵渎了“独立媒体”的名义,也损害了正常的商业伦理。
因此,面对“财经冷眼”这一类通过操纵舆论实现商业利益的自媒体账号,平台方应加强对内容真实性的审查,提升信息透明度。同时,华人读者也应增强媒体素养,学会甄别内容动机,警惕以“知识分享”之名行“利益收割”之实的舆论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