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支招

作者:KANDEYUAN  于 2022-4-19 09:3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热点杂谈

上海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或扼腕或痛心。始料不及,这次让人担心更多的竟是曾经丰衣足食、体面尊严的上海人真的“饿了吗”?


Image

    本波上海的疫情真的有点邪。大家有目共睹,上海的动作不可谓不快,力度不可谓不足,上海人民的耐心配合度也不可谓不高。中国抗疫的16字“应检尽检”方针在对抗传染病方面已经取得很多战果。武汉成功了,西安成功了,深圳成功了,上海应该也会成功。但据上海疫情4月18号最新通报,严格封区数周之后,多数区域疫情总体仍处于平台波动状态;有两区疫情还有所反弹。这让无数的海内外同胞百思不得其解,似乎都在问:除病毒本身的超强传染性以外究竟还有什么原因让上海的疫情如此难以控制?作为急烈性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它的传播途径一定是以空气传播气溶胶传播为主。“物传人”“物人传播”当然也有可能。所以除了建方舱隔离传染源以外,重要的就是切断空气传播途径。笔者多年从事免疫学微生物学及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就目前疫情防控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与上海市民及抗疫相关部门分享:



    第一,口罩质量还好吗?回望武汉疫情之初“一罩难求”。但那时候口罩的质量政府严格把关。一只小小的口罩对疫情防护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急缺与急需之后厂家如雨后春笋,质量也参差不齐。当下口罩供应量不再匮乏,但是质量是否还像当初那么有保障?是否有必要提醒广大市民、卫建委、卫生质检等部门对目前市面销售的所有口罩质量以及功能做持续地监测检验。严查不符合质量规范的黑心口罩流向市场。一个稍不经心的黑心口罩就足以坏了抗疫的大事,成为误国误民的历史罪“人”。其次也要提醒市民正确安全地佩戴口罩。必要时或可推荐市民戴两只甚至三只口罩。美国政府曾在疫情严重时呼吁市民戴两只口罩。这或许是代价最小却可达到最大的效果。政府也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要求市民急诊就医以及必要的公共场合的时候必须佩戴两只到三只口罩。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保护本人及他人。

Image



    第二,让每个人都成为“小方舱”?百年千年不遇的疫情催生了上海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志愿者,这些志愿者被大家暖暖地称为“大白一族”。这些“大白”除了专业的医务人员以外有些社区的志愿义工者也是从头到脚全副武装。这些志愿者义工与医护人员佩戴手套面罩口罩防护服,以确保他们在最密接甚至是零接触时不被感染。那么有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显示这一群在一线的医疗及志愿者的感染率是多少? 疫情早期的武汉,有数据显示有相当数量的医护感染及死亡病例。但当时缺乏保护设备,对疫情认识不足。而现在情况已大不相同。如果数据显示医护人员及义工的感染率很低甚至没有阳性感染的病例,那么就证明严格的个人保护套装可以有效预防新冠包括奥秘克戎的传播。因此,政府能否快马加鞭加班制作面罩口罩防护服等防护套装尽早发放给全上海的市民。让所有市民无论身在何处,即使在家也建议或必须穿戴这些防护装备。这样一来整个上海就都成了“大白”世界。既然这个防护是有用的,那么就没有必要再转运方舱,也没有必要再去建造更多方舱。因为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小白方舱”。这样上海众多的问题都可迎刃而解。相比较而言,这又是以一个非常极其微小的代价创造了不可估量的价值。想象一下如果2500万个“大白”遍布城乡的每个角落,任凭你再厉害的奥秘克戎,正如毛伟人诗词中所说,也会被吓破胆而逃之夭夭。在此特附上伟人多年前为我们今日抗疫壮胆的 “送瘟神”诗一首。

Image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霹雳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白衣”「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山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注:老人家原话为“红雨”,此处应景改为白衣,大白之意。

Image


    第三,关于楼道消杀。居民楼的楼道消杀,清除楼道空气及物体表面病毒对控制小区传播应该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以居家为单位的每个家庭住房内部是没有进行空气消杀的。而这个居家单元就是潜在的经空气传播的传染源。目前国内空气消杀大部分据信都采用“八四消毒液”类似的产品。但这种产品的刺激性强,存在健康隐患。用于楼道尚可,但不适用于居家内部。它对呼吸道黏膜及肺泡组织的刺激可能更容易加重新冠肺炎的病情。



    所以这里也提醒上海市民在治理家庭空气质量及杀灭室内空气中的致病微生物包括可能潜在的新冠病毒时,一定要使用一些安全有效的消杀产品。“八四消毒液”及酒精喷消毒均具有不安全性及健康危害。紫外线消毒虽然可行,但若有被遮挡的地方就无法消毒。另外由紫外线产生的臭氧也会污染室内空气,导致呼吸道损伤。目前倒是有一款在日美已渐流行的新型消毒剂,可以安全地喷洒室内空气。其中据我所知的有国内一家名为郑州普若特康生物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一款消毒液,可以圆满解决此类问题。此外也有一款新的居家环境健康影响因素的综合检测技术,包括对室内微生物的检测装置已获国家专利,相关产品可对居家健康风险进行检测评估与治理,有效帮助对封城足不出户期间预防及抗击新冠之需要。

Image



第四,封控期间如何应对急诊及其他非新冠相关病人?此次上海新冠肺炎疫情最大的问题除了抢菜团菜以外就是疫情产生的次生灾害,尤其是急危重症病人的医疗救治问题。刚刚看到几位居住沪上的名人家庭,“闲郎平”的母亲,小提琴家陈顺平等这些有头有脸的社会名人也会被医院急诊拒之门外,不治而亡,苦等无望而跳楼轻生。



    这些当然是那些可以发声的少数人,还有那些不知名姓的“咸虎平”的母亲们,“咸牛平”的父亲们,还有那些不会拉小提琴的陈某平们被急诊拒之门外而死亡的又有多少?



    医院以核酸检测拒收似乎有拒收的道理。因为一方面急诊内部一位阳性的病人会传给下一个来就诊的病人,另外新来的急诊的病人若是阳性就会传给其他急诊非阳性病人,这样势必会造成院内及社区传播人数的指数级的传播。人活着,身上有很多病毒,总比人死了身上病毒阴性要好。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让那些急重症必须进行紧急医疗干预的抢救病人,“120”转运到急诊室后,如果这个病人没有核酸检测结果,那么对这些病人一律假设并按照阳性病人来进行隔离与诊治。这就要求医院尽速增加保护及隔离的病房床位医护力量来首先救治这些“未知阴阳”的濒危病人。这样便可大大降低疫情造成的次生灾害尤其是本来可以简单常规救治而无须付出生命代价的人间悲剧。

Image



    第五,关于大规模聚集性核酸检测有无增加病毒传播性风险?核酸检测人人都会有一个清晰的画面。那就是排起长龙一米间距,一个接一个地来到采样人员的桌前或坐或立起。不管是咽拭子或是鼻试子都要脱去口罩,如果是咽拭子,采集人员还要求检测者张大嘴巴。就在这大约15秒到半分钟的采样过程中被检测的居民一般要有5到10次的呼吸动作。一般是嘴巴张得越大,就越便于样品的有效采集。所以样品采集过程中一个人采集完以后,若是阳性的病人在此停留大约一个立方米的小环境中,那么在他之后的50到100个,甚至200个人都立即成了密接者。

Image


    究竟聚集性核酸检测是否增加感染风险还是一个具有争议性话题。有的认为一般不会,也有的从理论上认为是可以增加风险。所以要得出科学的论断就需要数据的支撑。而目前还没有看到相关的数据来证明是或者不是。这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个可以加剧传播,但也没有证据证明它不会增加感染风险。在如此疫情特殊时期我们不妨就可以采取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法则。也就是要用有罪推断论。就是要假设这个聚集性检测就是一个具有危险性的潜在的传播因素。在应检尽检的原则下,当然不能停止大规模的核酸检测。也有人建议要让检测人员上门取样,即挨家挨户敲门。这个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上是不可行的。因为上海大约有常住人口2500万人。以五口之家计算的话,也至少有五百万个家庭,他们大多住在高层建筑里。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方案:与其让检测的居民一个一个序贯来医护人员面前或站立或坐下脱下口罩张口取样,不如让检测人员离开座位沿着队伍向前主动去采样。这样即使遇到阳性的病例那么与之密接的也就仅限于前后几个人。如此是否可能会大大降低聚集性核检带来的高感染的风险?



本文支招只讲科学不谈政治。欢迎群友网友转载。其中若被某一抗疫决策层领导看到,说不定就会成为上海人民抗疫的一件幸事。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若看官对“上海疫情”防治有高招,欢迎留言批评指正。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5 15:2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