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是不是圣人后代自有说法

作者:yongbing1993  于 2023-6-23 19:24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热点杂谈|已有69评论

这里是网友评论第2页,点击查看原文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69 个评论)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23 20:12
毛泽东就是劳动人民的《圣人》!几百年几千之后会有被剥削被压迫者说的。
2 回复 浮平 2023-6-23 20:39
自说自话。自定,自行,自判,自吹。1个和100个圣人有何区别?

no consensus。

费这大劲为政治家贴这类标签多此一举。

你说他是圣人,有人说他是 dictator,因此他不是圣人; 你还可以说,无论他是不是 dictator,他依然是圣人?关键是你本人并非生活在这位你心目中的圣人所创建的制度下。这样可以促使自己去深入思考。
3 回复 rfw1972 2023-6-23 23:59
毛主席就是高端华人,他用户口制度不让农民到处乱跑,他们就是低端的。理想世界里人人平等,现实世界里不是,即使是毛主席也必须面对现实问题。那就是共产主义很理想,现实很残酷。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24 01:48
说说农村,农民。现在的农村如何?有关心的就能在网上新闻中看到,铁链女,被拐卖买妇女儿童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黑社会,妓女,宗亲族权,地主,贫民,农管,村霸,荒田地,空置屋,无人鬼村地里长满野草,因为没有户口制度了犯罪分子可以自由流窜无人问津,让农民工四处流浪找工,挣些活命钱后致残致废致病后政府不管,资本家企业不管,任凭自个返回农村自生自灭。等等讲不完的“好处“。这同几千年来的旧中国农村有何区别。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24 02:02
再说说新中国农村人民公社时代的社员们。从称号上就有区别,社员们不是一盘散沙的个体农民,社员们是在一个集体中生活。人民公社对妇女儿童残疾病人军列属家人都有照顾。从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开始成立到1984年被走资派邓小平强行一刀切地解散,共计26年。在这26年里新中国农村人民公社时代的社员们都做些啥: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24 02:02
新中国农村人民公社曾经是中国农村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制度体系和中国乡村社会的存在方式。当年毛泽东极力的人民公社是社会主义的制度,凝结着毛泽东对中国农村发展的深远思考和价值诉求。这种诉求在于,通过全新的制度安排,集工、农、商、学、兵于一体,统筹农、林、牧、副、渔,建立一套较完整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寻求一条既能避免资本主义弊端,又能改造传统小农社会,使广大农民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也是新中国的农村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现代化的道路。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24 02:05
农村人民公社的设想和具体制度安排,是把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工业、商业、文化教育、军事国防等统一于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之中。1958年,当一些农村在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中自发合并建立大合作社(公社)时,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此寄予承载新中国农村发展前景的厚望:几十年之后,中国的乡村将有许多公社,“每个公社有自己的农业、工业,有大学、中学、小学,有医院,有科学研究机关,有商店和服务行业,有交通事业,有托儿所和公共食堂,有俱乐部,也有维持治安的民警等等。”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24 02:05
1958年7月1日,陈伯达传达了毛泽东对于公社的设想:“我们的方向,应该逐步地有秩序地把‘工(工业)、农(农业)、商(交换)、学(文化教育)、兵(民兵,即全民武装)’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为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8月9日,毛泽东视察山东,当谭启龙汇报历城县北园乡准备办大农场时,毛泽东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在他看来,“农场”只意味着一种纯农组织,而人民公社要综合经营,工农商学兵、农林牧副渔俱全。农村人民公社凝结着毛泽东对于中国农村发展的深远思考和价值诉求。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24 02:06
合作大农业:统筹发展,夯实基础。恩格斯在1870年就指出:农民分散是软弱无力的,只有共同耕种才能摆脱贫困。毛泽东基于中国的情况,更深刻地指明:中国几千年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个体经济,是使农民自己陷于永远穷苦的根源。要摆脱穷苦贫困,就要组织起来,走集体经济之路,“这是人民群众得到解放的必由之路,由穷苦变富裕的必由之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经由互助组、生产合作社而走向人民公社。人民公社通过劳动力的合理安排与分工协作,发展农、林、牧、副、渔五业并存的大农业,即“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要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的布局,互相促进,全面发展。”从而提高生产能力,积累资金,改善生活,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24 02:07
以粮为纲,五业综合平衡。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毛泽东对粮食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毛泽东说: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工业?同时,中国又是个人口大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对粮食形成巨大需求。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自然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在1959年许多地方的农田连年遭受大面积自然灾害,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再加上大跃进和公社化运动过程中的浮夸虚报,粮食被不断高估产从而高征购,征购了“过头粮”,一些地方开始出现大饥荒的时候,特别是1960年夏天当得知饿死人的消息后,毛泽东十分后悔“农业问题抓晚了”。这也从反面说明了粮食问题的重要性。由此,毛泽东比以往更加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要求采取一切措施增加粮食产量。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24 02:08
在强调以粮为纲的同时,毛泽东十分重视林牧副渔等业的综合平衡。早在农村人民公社建立之初,他就曾指出:“只搞粮食、薯类,没有可以交换的经济作物,工资发不出去,不好。以后要多搞能交换的经济作物。”1958年他曾对薄一波说:现在农业已经有办法了,叫做“以粮为纲,全面发展”。他曾将农、林、牧三者关系喻为:农、林业是发展畜牧业的祖宗,畜牧业是农、林业的儿子;然后,畜牧业又是农、林业(主要是农业)的祖宗,农、林业又变为儿子了。他说,这就是三者平衡地位互相依赖的道理。美国的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我国也一定要走这条路线,因为这是证实了确有成效的科学经验。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24 02:08
对于副业,毛泽东向来重视。还在合作化时期,他强调农业社要发展副业生产,增加社员收入,并要求政府为农村家庭副业产品找到较多的销路,不使他们发生困难。公社建立后,他要求各公社在农林牧渔上去的同时,“副业也要上”。为此,需要抓商品流通。大公社所有制时期,副业生产曾一度受到影响,毛泽东在及时纠“左”过程中,反复强调要大力恢复和发展农村家庭副业和手工业。他说:要把副业搞起来,不搞副业,农民从集体就分不了多少钱,就真的要“吃饭靠集体,花钱靠自己”了。经毛泽东审阅的《关于大力发展农村副业生产的指示》指出: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比较,农村副业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进一步贯彻执行“以农为主,以副养农,综合经营”的方针,在继续大抓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生产的同时,大抓副业生产,大力发展农村副业。发展农村副业,首先要大力发展集体副业,同时也要积极地指导和帮助社员发展家庭副业。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24 02:08
毛泽东强调,农业布局,包括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的布局,以及农、林、牧、副、渔的布局,一定要注意因地制宜,其中各有重点,要适合各县各公社特点来布局。1960年3月,针对当时的经济困难和人民公社办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他反复强调:农村人民公社要根据文件,结合各省情况去做。他说,比如通山县,本来只有小部分地方种粮食,大部分地方的主业是林业,有些地方适合渔业,但是因为搞粮食成风,林业、渔业不搞了,统统去搞粮食。“这是破坏原有的经济秩序。”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24 03:10
毛泽东对于发展农业有自己的理解和办法,毛泽东提出了“水、肥、土、种、密、保、管、工”的农业“八字宪法”。

毛泽东说,农业要上去,首先要解决水和肥的问题。毛泽东认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居首要的位置,“应予以极大的注意”。

“水,就要修水库、打井、排涝”,合理用水,“要搞水利十年规划”。

土,即土壤改良,合理深耕以及土壤普查和土地规划等。

肥,即合理施肥,主要是通过养猪获得农家肥、有机肥。

种,即培育和推广良种。

密,即合理密植,行距和株距不过疏也不过密。

保,即植物保护,防治病虫害。

管,即田间管理。

工,即工具改革。

此外还有个“林”,房前屋后、公路两旁、铁路两旁、渠道两旁,都可以栽树。同时,毛泽东十分重视和强调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提出要科学种田,依靠科技提高产量。为此,他多次号召全党学农业知识,研究农业技术。他明确提出并反复强调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他说:“用机械装备农业,是农、林、牧三结合大发展的决定性条件”。因此,各种农业机械,耕作的、收割的、排灌的、加工的、运输的等,都是必要的。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24 03:10
毛泽东将这些农作方法提到“宪法”的高度,足见他对农业尤其粮食生产的重视,正是在这样的重视下,袁隆平开始了杂交水稻的研究。应该说,如果一以贯之地坚持并因地制宜地采用这些措施,对当时落后条件下农业稳产高产是有效的,对于大幅度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也将起到加速作用,特别是大量农业水利设施的建成,为粮食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24 03:10
农村人民公社工业化:农民在农村建造新城市,以缩小城乡差距。在农村人民公社多功能综合发展的设计中,开办工业企业即社队工业,也叫社队企业,既是题中之意,也是其发展之翼。毛泽东的设想是,通过公社工业化,就地转移劳动力,缩小城乡差距,从而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中国农村现代化之路。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24 03:11
面对农村发展中存在的资金薄弱、技术落后、规模狭小等问题,毛泽东提出:“要使人民公社具有雄厚的生产资料,就必须实现公社工业化,农业工厂化(即机械化和电气化)。”同时,公社工业化也是国家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社工业的发展不但将加快国家工业化的进程”,也“为我国人民指出了农村逐步工业化的道路。”这段时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反复强调“公社要工业化”,旨在通过农村的小型工业企业,以增强整个国家的工业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速度。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24 03:11
1958年10月,中共中央在批复轻工业部《关于人民公社大办工业问题的报告》中确定:“人民公社和县联社必须贯彻执行工农商学兵结合和农林牧副渔结合,特别是工农业并举的方针,在切实抓紧农业的同时,还要大力举办工业。”12月,中共八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人民公社必须大办工业”,广泛实现国家工业化、公社工业化。由此,农村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到1959年,社办工业企业发展到70多万个,产值超过100亿元,占当年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0%。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24 03:12
公社工业化决策的出发点之一是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许多国家尤其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难免经历大量农民失去土地、盲目流入城市,或成为雇佣工人,或流落街头,或死于贫困饥饿的痛苦。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24 03:12
在新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上,毛泽东力图摆脱以城市现代产业的发展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漫长而痛苦之路,以农村人民公社办工业的方式,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123... 4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21 09:0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