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获释俄罗斯政治犯:坚信祖国终将自由

京港台:2024-8-4 10:19| 来源:德国之声 | 评论( 12 )  | 我来说几句


获释俄罗斯政治犯:坚信祖国终将自由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三名获释俄罗斯政治犯8月2日晚间在德国之声波恩总部召开新闻发布会。

  3名通过换囚行动获释来到德国的俄罗斯政治犯,8月2日晚来到德国之声波恩总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讲述他们的经历以及对俄罗斯重获自由的坚定信念。同时,他们也对自己获释的代价——一名俄罗斯杀人犯获释——表示了不安。

  “太不真实了!”俄罗斯反对派政治人物皮沃瓦洛夫(AndreiPivovarov)多次用这个词来表达他对过去几天经历的感受。2022年,他被俄罗斯的法庭判决有罪,被送去了惩戒营。他的具体罪行则是成立了一个反对克里姆林宫的组织“开放俄罗斯”。现在,他和另两名俄罗斯反对派人士一同坐在德国之声波恩总部的会议室里,面对100多名各路记者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想。“短短几天前,我们还孤单地躺在各自的单人牢房里,现在却能见到那么多人。”

  他们三人以及其他13名通过换囚行动获释的人士,先是在8月1日搭乘俄罗斯方面提供的飞机飞往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当天夜里再飞往德国的科隆波恩机场。德国总理肖尔茨也在机场亲自迎接。皮沃瓦洛夫说,重获自由的感觉当然很棒,不过他也依然牵挂着其他仍然身陷囹圄的无辜俄罗斯政治犯。他对现场的记者强调,切莫因为莫斯科大权被暴君执掌就对俄罗斯放弃希望:“在俄罗斯,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并不像普京那样思考,他们并不为人所知。有些人以为我们所有俄罗斯人都固步自封在堡垒中,这种观念必须予以消除。”皮沃瓦洛夫呼吁德国公众重新接近俄罗斯人民。

  再也回不到祖国俄罗斯?

  卡拉-穆尔萨(Vladimir Kara-Murza)则对新闻发布会现场的记者说:“过去两天就好像电影一样。短短几天前我们还在隔离监狱中,现在却来到莱茵河畔举行新闻发布会。”这位至少遭到过两次投毒袭击的俄罗斯反对派人士在2023年被判25年惩戒营监禁,罪名则是参与“不受欢迎的组织”、散布有关俄军的“不实消息”(指入侵乌克兰)、叛国。这也是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司法机关首次做出叛国罪的判决。

  这位曾经获得过普利策奖的前记者介绍说,每一名在此次换囚行动中获释的人,都由一名俄罗斯特工陪同,“在俄罗斯起飞时,陪同我的特工看着我说:‘好好看看吧,你以后再也看不到你的祖国了。’但是我告诉他:‘我坚信我还会回到俄罗斯的,一个自由的俄罗斯。’”

  卡拉-穆尔萨还认为,如果西方能早点和莫斯科达成换囚协议,也许反对派政治家纳瓦尔尼(Alexej Navalny)就不会在今年初死于惩戒营。“要是肖尔茨政府在释放俄罗斯杀人犯方面遇到的阻力小一点,那么也许今天纳瓦尔尼也会在这里。”卡拉-穆尔萨坚信,此次换囚行动“挽救了16个人的生命”。

  德国人的两难

  雅辛(Ilya Yashin)则在新闻发布会上感谢德国政府、尤其感谢德国总理肖尔茨的“人道主义努力”。雅辛是2015年遇刺身亡的俄罗斯反对派政治家涅姆佐夫(Boris Nemzov)的伙伴、纳瓦尔尼的好友。2022年底,他因抨击俄军入侵乌克兰而被判囚8年半。雅辛说,8月1日夜间,他曾在科隆波恩机场与德国总理肖尔茨有过简短对话。“我当时走向他说:‘我能理解释放一名杀人犯有多么困难。’为了换回一名杀人犯,(俄罗斯)释放了多名没有犯下任何罪行的无辜者。”

  在此次换囚行动中,德国方面释放的狱囚中包括2019年在柏林市中心公园内枪杀一名车臣人的克拉西科夫(Vadim Krasikov),他后来被德国法院判处终身监禁。普京在莫斯科亲自接见了获释归来的克拉西科夫。

  雅辛继续说,他能够理解德国人在同意此次换囚交易前的犹豫:“在一个民主政体中,没有什么是容易的,只有在独裁国家才会容易。”他还引用了一句著名的犹太格言:“救了一条生命,就是拯救了全世界。”

  雅辛说,狱中时光其实让他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我收到了很多来信,让我更加坚定对人性的信仰。普京政权不是俄罗斯,普京的宣传就是在撒谎。”

  和皮沃瓦洛夫、卡拉-穆尔萨不同,雅辛称自己根本不想通过换囚行动获释,只是因为担心整个换囚行动被取消方才勉强同意被逐出祖国。“我不想离开俄罗斯,因为我认为自己是俄罗斯爱国者。我将坐牢视作: 为我在自己祖国的权利而战。”他和卡拉-穆尔萨都强调自己在拘押期间从未签署过任何认罪书或者寻求赦免的声明,“我不会向一个我认为是暴君、杀人犯、祖国公敌的人求情。”

  至于现在身处德国,雅辛则认为这相当于流放。他哽咽地说:“我无法忍受这一切。要是有人说,他无法离开自己的祖国,他就会被投入监狱。”

  雅辛还说,飞机刚降落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时,他一度产生了立刻买票返回俄罗斯的想法。但是俄罗斯特工对他说:“要是这么做,那么命运就会和纳瓦尔尼一样。”

  纳瓦尔尼几年前也遭到过投毒袭击,治愈后又重回俄罗斯被捕。今年2月,他死于北极地区的俄罗斯惩戒营,真实死因至今未明。    

相关专题:俄罗斯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3 11:5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