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一起吃饭最该防不是乙肝而是这个 全国7亿人中招

京港台:2020-5-23 22:58| 来源:健康圈 | 我来说几句


一起吃饭最该防不是乙肝而是这个 全国7亿人中招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可能是一次久违的聚餐,可能是一场热烈的狂欢,可能是情侣之间的浪漫西餐……这些看似美好的场合,或因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你感染上幽门螺杆菌。

  

  一项研究表明,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50%,即14亿人口中大约有7亿人携带了这种病菌。

  如果体检时候发现自己是幽门螺杆菌性阳性,又不做任何事情的话,那么离胃癌又近了一步。

  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警示灯

  至今为止,幽门螺杆菌普及度不如乙肝病毒。对于乙肝病毒,几乎人人都会谈其色变,然而当说起幽门螺杆菌和胃病有关时,他们却摆出一副不重视的态度:现代人的通病都是胃不太好,这只是小问题而已。

  然而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真的只是个小问题吗?当我们揭开它的真面目时,或许才认识到它的危险性和严重性。

  我们胃是个强大的器官,里面除了多种消化酶,还有令各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闻风丧胆的胃酸,大多数细菌并不能长期停留在胃,因为很容易被“杀灭”。

  不过俗话说一物降一物,即使胃的生存环境恶劣,依然有唯一一种能够在胃部生存的细菌,和健康细胞一起吸收营养,繁殖出它们的后代。

  这种细菌叫作幽门螺杆菌,当不小心感染上,胃黏膜开始出现炎症——患上胃炎,之后随着时间推移,肠化生代替胃炎,紧接着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在癌变的道路上越走越近,最后变成胃癌。

  日常5种行为感染上幽门螺杆菌

  人类想要感染幽门螺杆菌,其实很简单,只要把它吃进去就好了。当然,不是叫你吃细菌,而是它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口口传播。

  餐桌上互相夹菜

  作为礼仪之邦,中国人热情好客,在餐桌上互相夹菜,不分你我,一派祥和、亲密无间的气氛。

  然而这个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举动,却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幽门螺杆菌传播的重要途径。

  大力提倡公筷非常有必要,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却是个“见外”的存在。

  其实换个角度想,朋友、亲人之间的感情不是由一对公筷体现出来,日常多关心问候、困难时互相帮助才是真正友谊。

  我们应该摒弃陋习,公筷夹菜,不是见外,这样做是对餐桌上所有的人的健康负责。

  口对口喂饭

  口口相喂是种不卫生的行为。家里有些长辈喜欢喂食物给孩子时,用牙齿嚼碎食物或者用嘴巴大口吹凉,虽然初衷是为了方便孩子下咽、不烫到,然而这个过程无疑是为患上幽门螺杆菌埋下隐患。

  小孩抵抗力非常弱,更容易感染上幽门螺杆菌,不管家中是否有人携带这种病菌或本身有胃炎,在带养孩子的过程中,请拒绝这种不卫生、不正确的喂养方式。

  生吃食物

  不知从何起,生吃食物居然是一种时髦、潮流的吃法。

  虽然三分到七分的牛排、生的三文鱼肉质上会更嫩滑,口感上会更鲜甜,但都不建议生吃,由于未煮熟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寄生虫和病菌,再加上有些食物来源不明,人吃进去之后容易感染细菌。

  烟酒爱好者

  吸烟喝酒向来都不是好习惯,不仅会对肝肾造成损伤,还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部抵抗力下降,极易被幽门螺杆菌“侵入”。

  戒掉烟酒,等于增加抵抗力,这种不花钱还健康的做法,从今天开始就做起来吧。

  接吻

  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唾液传播。有幽门螺杆菌的人,在和另一半接吻后,可能会将这种细菌传染给他(她)。

  幽门螺杆菌能清除

  幽门螺杆菌生命力顽强,但及时发现是可以完全治愈的。而且虽然有50%的人有机会感染幽门螺杆菌,但不是一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会立刻得胃癌。

  病向浅中医,无论是前期做好幽门螺杆菌的治疗,还是在胃炎阶段通过药物控制病情,只要及时采取措施,都能避免癌症的发生。

  同时,使用公筷,家庭实行分餐制都利于减少幽门螺杆菌的传播。

  你的胃还好吗?

  正如上文提到,胃不好已经成为了当代人的通病,甚至和感冒发烧一样常见。然而,癌症不会提前和你打声招呼,有时候它的出现会杀你个措手不及。

  一般来说,胃癌和4个因素有关,遗传、年龄、细菌感染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家里有胃癌的亲人、到了45~55岁、感染幽门螺杆菌、暴饮暴食、爱吃烫食患胃癌的几率都会比其他人大得多。

  如果平时有胃胀、胃痛、消化不良等情况,请引起重视,及时检查,不能一拖再拖,毕竟时间不等人,疾病也不等人。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生活情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8 08:3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