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242人涉冒名顶替上大学 被偷走的人生如何重来?

京港台:2020-6-24 22:11| 来源:综合新闻 | 评论( 8 )  | 我来说几句


242人涉冒名顶替上大学 被偷走的人生如何重来?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每一个高考遭冒名顶替的人,失去的或许就是一个可以改变命运的人生。

  山东冠县 农家女 陈春秀,发现是被人冒名顶替上了大学。因为学历不高,陈春秀这些年四处打工,而顶替者在当地某街道办事处成了公务员。

  陈春秀的遭遇被媒体披露后,山东又曝出 两年查出 242 人涉冒名顶替 的消息,其中还涉及中国海洋大学这样的 985 高校。

  高考遭人冒名顶替问题,为何频繁出现?陈春秀们被偷走的人生,如何重来?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众多讨论。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术委员会主席檀传宝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许多教育问题,看似教育部门的问题,但教育部门只是 执行者 ,社会病才是根源。不斩断支配教育腐败的黑手,形形色色的教育问题还会层出不穷。

  遗案

  冒名顶替事件最近被集中曝光,不过事件的实际发生时间都在十几年前,是为历史遗案。

  今年 5 月,陈春秀打算报考成人教育,在学信网填报信息时发现,自己被陌生女子冒名顶替。此时距离陈春秀高考 落榜 ,已经 16 年。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在 2018 年至 2019 年的山东高等学历数据清查工作中,有 14 所高校曾公示清查结果,其中有 242 人被发现涉嫌冒名顶替入学取得学历,冒名顶替者获得学历时间为 2002 年至 2009 年。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周光礼向中国新闻周刊指出,过去信息不够公开,互联网技术还没有广泛应用在高招录取中,冒名顶替上大学案实际上持续存在,被曝光的往往是冰山一角。

  1999 年,全国计算机网上远程录取培训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10 省 ( 区、市 ) 率先进行网上录取试点,考试招生部门开始建立考生电子档案。

  随着全国推进计算机网上远程录取,核查冒名顶替不像过去倚赖调阅纸质档案那样系统封闭,加之网络媒体时代极易曝光,周光礼认为,冒名顶替学籍在今天会大大减少。

  与此同时,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大学 严出 模式加码,文凭越不容易混出来,混出了文凭没有真才实学在就业市场也未必奏效,这一成本账会极大削弱冒名顶替学籍的动机。

  檀传宝也表示,随着全国推进计算机网上远程录取,以及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冒名顶替学籍这一问题现在越来越难出现。

  不过,檀传宝向中国新闻周刊指出,类似问题是否出现,取决于考试制度、程序的完善,更取决于社会制度能否对有权势者有强有力的约束、监督、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监督

  高考严防漏洞,冒名顶替并非容易之事。其间暗箱操作环节众多,绝非顶替者本人就可完成。

  2004 年的湖南罗彩霞案,冒名顶替者王佳俊的父亲、隆回县公安局政委王峥嵘,通过选中受害人、拦截通知书、伪造身份证、冒名去报到一系列操作,让被顶替者罗彩霞浑然不觉。

  近期的仝卓事件,虽不是冒名顶替,却也是拿学籍作弊。虚假的应届生学籍拔出萝卜带出泥,时任临汾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仝天峰等十几名政府系统人员被挖出问题。

  针对陈春秀事件,山东冠县县纪委监委对其立案审查并将其涉嫌违法线索移交公安机关,对案件中所涉及的人员,将依法依纪依规严肃处理。

  山东 242 人冒名顶替取得学历披露后,山东省教育厅 6 月 19 日在官方微博发文表示:无论是历史原因,还是顶风违纪,我厅始终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

  檀传宝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与以往的零星案例出现相比,这一历史遗留问题被批量挖出和清算,对于高考制度、程序补漏有实际意义。 迎来集中爆发期 未必,但是目前开展全国性专项清查、接受更严格的社会监督十分必要。

  檀传宝指出,许多教育问题,社会病才是根源。不解决社会制度的完善,不建设一个民主、公正、法治的社会,不斩断支配教育腐败的黑手,形形色色的教育问题还会层出不穷。

  不过,北京勇者律师事务所主任易胜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冒名顶替学籍牵扯到招考工作各个环节上的不少人,可能涉及到的罪名也很多,包括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行贿、受贿、玩忽职守等,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他认为有必要制定相关的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和规范。

  至于冒名顶替者,目前都已受到注销学籍的处理。陈春秀案的顶替者陈某某已被停职,学籍也被山东理工大学注销。山东 242 人冒名顶替事件在公示期后,冒名顶替者学历作注销处理。

  易胜华向中国新闻周刊指出,按目前的处罚来看,犯罪成本很低,不够科学。由于有些冒名顶替的行为年代久远,超过了法律规定的刑事追诉时效,可能无法追究涉案人员的刑事责任,但民事赔偿责任是可以追究的。

  弥补

  惩罚与赔偿无济于失去的时光,被注销的学籍原本属于陈春秀,陈春秀无法追回。

  尽管已经通过了曲阜师范大学的成人高考,陈春秀还是向山东理工大学提出了重新入学的请求,但山东理工大学以 无此先例 拒绝。

  周光礼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学籍遭冒名顶替是高校招生中的管理漏洞,高校也应承担责任,为被冒名顶替者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行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责任制及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的明确要求,错录了就应该承担责任。而《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没有对被冒名顶替者重新获得大学学籍做出规定,这其实就有了弹性处理的空间。

  檀传宝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每一个被冒名顶替者,都有一个被偷走的人生。对他们的损失,教育层面能够、也应该有制度性的救助措施,比如可以考虑让受害者重新入学,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救助性的帮助。

  高考也一直在变革中发展,从 2000 年起取消了年龄与婚否限制,中老年人均有机会进入大学。高校也一直致力于弹性的学分制改革,发达国家的学分制管理可以保留学生(专题)学籍 20 年。

  6 月 22 日深夜,山东理工大学官方微博发布通报:陈春秀通过媒体表达了重新到高校就读的意愿。我们将积极协调,努力帮助其实现愿望。

  不过,周光礼向中国新闻周刊指出,高校由于权限问题,仅能向被冒名顶替者提供非学历教育与培训,开展学历教育还需经过教育部

  关键问题在于,国家还需从顶层制度设计层面,推动高校学籍管理的弹性化改革。只有恢复学籍变得顺畅,才好实现继续学习的夙愿。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9 14:0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