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想称霸全球? 美国最高情报官提出三大证据

京港台:2020-12-5 00:18| 来源:德国之声 | 评论( 6 )  | 我来说几句


中国想称霸全球? 美国最高情报官提出三大证据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美国最高情报官员拉特克利夫 (John Ratcliffe)投书《华尔街日报》,表示美国情报机构内部已经开始调整,从冷战期间的苏联和俄罗斯,和本世纪反恐转而首要关注中国如何影响美国国家安全。

  他强调 :“世界正面临着两种完全不相容的意识形态之间的选择。中国的领导人试图让个人的权利服从共产党的意志。他们对公司实施政府控制,并以专制的监控国家颠覆公民的隐私和自由。”

  在全文中,他提出了以下说法作为证据:

  1.经济间谍活动

  拉特克利夫说:“中国的许多重大公共举措和知名企业只是为中共的活动提供了一层伪装”。

  他表示,中国透过“抢劫、复制和替换”,先掠夺美国公司的知识产权,复制技术,然后在全球市场上取代美国公司。

  他以中国风力涡轮机制造商华锐风电为例表示,2018年,联邦陪审团认定华锐风电窃取美国超导公司的商业机密罪名成立。虽然华锐风电受到了处罚,但损失已经造成。窃取行为导致美国超导公司的股价损失超过10亿美元,并削减了700个工作岗位。然而“靠偷窃建立的合法业务”的华锐风电今天却可以用在全球销售风力发电机。

  他也提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经常逮捕窃取研发机密的中国公民”,并以今年早些时候哈佛大学化学系主任被捕为例。

  “据称中国每月向他支付5万美元,作为吸引顶尖科学家,并奖励他们窃取信息的计划的一部分。”

  他也提到休斯顿(专题)MD安德森癌症中心因担心中国窃取癌症研究,2019年赶走三名科学家。

  “美国政府估计,中国的知识产权盗窃行为每年给美国造成的损失高达5000亿美元,即每个美国家庭损失4000至6000美元。”

  拉特克利夫强调,为了应对这些威胁,他已将850亿美元的年度情报预算内的资源转移到增加对中国的关注,确保美国情报部门拥有所需的资源,让决策者能洞察中国的意图和活动。

  2.北京透过中企影响外国

  拉特克利夫说,中国情报部门利用与华为(专题)等科技公司的联系从事“恶意活动”,包括在软件和设备中引入漏洞。不过华为和其他中国企业已否认这一点。

  他也指出,中国主导5G电信的努力是为了方便北京收集情报、破坏通信和威胁全球用户隐私。他曾亲自告诉美国盟友,美国将难以与使用中国5G的盟友分享情报。

  他也提到,中国针对威胁中共意识形态控制的美国网络内容进行打压,并且正在发展针对美国本土的进攻性网络能力,像是今年中国针对几十名国会议员和国会助手进行了大规模的影响活动,

  他举例说明中国影响透过商业活动深入美国,表示北京可以透过公司代表向美国的中资制造厂施压,以几千名美国人的工作岗位和选票威胁议员改变立场。

  他说,情报显示,北京经常在美国指挥这种影响行动。 我向参众两院情报委员会通报,中国针对国会议员发动这种攻势的频率是俄罗斯的6倍,是伊朗的12倍。

  美国五角大楼的最高将领米尔利 (Mark Milley)说,五角大楼需要更小、能力更强的部队,配备远程导弹,更广泛地部署在亚洲各地,以遏制中国。

  3. 中美军事竞争

  拉特克利夫提到,美国情报显示,中国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员进行了人体试验,希望开发出具有生物增强能力的士兵。他说:“北京对权力的追求是没有道德界限的”。

  法新社报导,美国五角大楼的最高将领米尔利 (Mark Milley)12月3日在美国海军研究所举行的国防论坛在线研讨会上说,美军要想保持对中国的优势,就必须全面拥抱机器人和人工智能。

  他列举了精确制导弹药、无人机和其他机器人设备以及先进的卫星通信等,并表示这是未来战争的决胜关键。

  他强调,机器人武器将在10年或15年内无处不在,中国正在迅速发展这种能力。他说:“他们不仅希望能与我们匹敌,而且能超过我们,主导我们,在本世纪中叶能在武装冲突中击败我们。”

  米尔利表示,为了防止中国在冲突中控制西太平洋,美国应该在菲律宾越南和澳大利亚拥有陆基部队,操作远程精确导弹炮台,可以击毁中国海军舰艇。他说:“为什么我们要把这个空间让给他们?我们不应该这么做。”

  他分析,如果要防止中国成为主导,“500艘(舰艇)可能是你的入场券”,但同时要应对中国可以用来锁定航母的远程精确导弹。

  为此,五角大楼得在2045年之前将其海军舰队从目前的300艘左右的水平增加到500艘以上,其中四分之一或更多的舰艇将是无人驾驶的机器人舰艇,以及多达90艘的潜艇。

相关专题:美国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美国要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20 16:2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