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烟院士,酒院士...中国院士到底怎么选出来的?

京港台:2021-2-18 23:55| 来源:天涯笔客 | 评论( 23 )  | 我来说几句


烟院士,酒院士...中国院士到底怎么选出来的?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原标题: 茅台总工程师入围院士候选人:科技性不高侮辱性极强!

  1、“烟草院士”惹争议

  2011年,中国横空出世了一个“烟草院士”,时任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谢剑平当选工程院院士。

  一时间,引发舆论哗然和质疑。

  谢剑平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之初,即有26位院士联名质疑,请求重审。

  2012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前夕,钟南山等近100位院士联名致函中国工程院主席团,请求尽快复议、重审烟草专家谢剑平当选工程院院士的资格。

  最终,反对无效。

  

  2、“酒院士”又入围

  就在“烟草院士”的争论至今尚未落下尘埃之际,中国科研界又杀出一匹“黑马”——

  “酒院士”又入围了。

  2月16日中午,媒体报道了一则消息:茅台总工程师王莉入围2021年两院院士候选人。

  

  

  消息刚出来,立即引来一片讽刺之声:

  ※烟院士,酒院士,再来个房院士,就更完美了。

  ※曾经,我以为两院院士是很神圣的荣誉,现在……

  ※为全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茅台院士势在必得。

  ※笑死我了,那些高科技人才怎么办?每天装死喝茅台吧。

  ※酱香科技,利国利民,天下无双。

  ※两院院士酱香候选,杀伤力不大,侮辱力极强。

  ※请问发明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还是制造出了什么?

  ※这特么得多滑稽。

  大家知道,两院院士”是我国科学领域的最高学术称号,代表了某一个领域的权威。

  所以,每一位院士的当选都殊为不易。

  我在网上查询了下王莉的个人简历,她最拿得出手的几项殊荣分别是: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中国酒业大师、首席白酒品酒师、中国评酒大师。

  至于她在科学领域有什么杰出的贡献,有什么权威的研究,反正我个人是没有看到,在媒体报道的消息中,亦没有提到。

  一句话,“酒大师”王莉,或将成为与袁隆平,张伯礼,钟南山等科学家一个级别的人。

  3、院士增选中的遗憾和愤怒

  在中国两院院士增选的事情上,吃瓜群众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有争议,有遗憾,有愤怒,亦有痛惜……

  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清华建校以来“最年轻女博导”,37岁就带领团队攻克困扰了世界结构生物学界长达半个世纪难题的美女科学家颜宁落选。

  不久之后,颜宁选择了出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担任那里的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职位。两年后,颜宁顺利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同年,被称为北大(专题)的“黄金一代”的数学天才许晨阳落选。

  2012年,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混得风生水起的许晨阳毅然回国报效国家,36岁当选“庞加莱讲座教席”,成为第一位来自美洲以外的数学家(中国国籍),37岁斩获“科学突破奖”新视野数学奖。

  就在大家以为他会一直为国效力时,许晨阳因落选院士,选择了出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并留下了“国内对青年人才重视程度”不够的话。

  2020年11月10日,在麻省理工学院执教的许晨阳荣获2021年度科尔代数学奖,让无数人为之感叹。

  

  上面两个尖端人才,因为落选院士而出国发展,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和痛惜。

  当然,除了遗憾和痛惜,还有愤怒的事情。

  李爱珍,世界著名科学家,我国研究半导体的功臣,为国家做了很多卓越的贡献,4次落选中科院院士后成美国院士;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多次申请国内院士被拒,至今也未成国内院士;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从上面四个科学家的遭遇我得出一个结论:“酒院士”王莉如果入围的话,最起码证明她比这四个科学家在科研上有更有厉害之处或更杰出之处。

  哪谁能回答我,王莉究竟比这四个科学家厉害在什么地方?

  千万别告诉我“王莉品酒比她们都厉害”这样的答案,我不怕提醒你一句,这会引众怒的。

  作为推荐单位的贵州省科协,难道茅台酒喝晕了吗?

  我用一百亿颗氢弹外加一万亿吨反物质轰击我这颗愚昧而缺乏想象力的心灵,都百思不得其解。

  茅台总工程师入围两院院士,到底是“化学反应”?还是“金融浪潮”?

  当然,推荐单位或许是这样想的:中国荣耀,我们的酱香型科技茅台,拥有完全的自主产权和专利,掌握了核心技术,连美国制裁不了。

  如果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的话,给王莉颁个共和国勋章都不亏。

  4、别让真正有能力的科学家寒了心

  “茅台总工程师王莉入围两院院士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后,大家都在关心两个问题——

  一、“酒院士”的入围合不合理?

  二、这里面有没有其他问题?

  早在2015年,人民日报“经济社会”在《搞关系,拉选票——院士评选内幕大起底》一文中,就曝光了院士评选中存在搞关系、拉选票等不合理现象。

  “虽然院士增选的标准是学术能力和实质贡献,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较难做到,拉关系、运作能力有时候倒成了重要因素,少数有真才实学、不会搞关系的科学家反而会落选。为了当上院士,候选者个人和所在单位花费不菲。”

  “一些有能力、真正钻研学问的人如果不会搞关系,有时连被推荐的资格也没有。院士群体中,不认真搞学问通过拉关系当上院士的人还比较少。做研究是要耐得住寂寞的,少数学问不深的人当上院士,往往让人心寒。”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文章中最后发出了一句呼吁:别让真正有能力的人寒了心!

  铁的事实证明,中国两院的院士,确实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载人航天、载人深潜、探月工程、杂交水稻等一系列重大成就,都凝结着两院院士的汗水和智慧。院士还是国家重大科技决策的咨询建议人,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科技问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咨询研究,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形成了许多政策建议,为国家科学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但那是过去……

  可是现在呢?

  

相关专题:院士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30 21:1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