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梅根不是英第一个有色王室成员 19世纪的她才是

京港台:2021-3-10 03:42| 来源:天下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梅根不是英第一个有色王室成员 19世纪的她才是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古拉玛公主,是当代印度(专题)学者研究英国殖民与宗教的对象。

  近日刊载的媒体,多以第一位有色的王室成员来形容梅根,不过历史研究者指出,现任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王朝里,梅根马克尔并不是第一位有色人种。这名在维多利亚时代数度逃跑的古拉玛公主,过著什麽样的生活?

  甫宣布脱离英国王室的萨塞克斯公爵夫妇哈利与梅根,在欧普拉节目中的爆料震惊四座,其中一则焦点,落在梅根提到的种族歧视。

  纵然目前尚无法确定梅根所言,“王室中有人担心儿子亚契太黑”的真伪,但从英国保守派小报这几年的穷追猛打可见,作为王室传统白人血统以外的种族,就算自家人不为难,要承担的外部压力绝不容小觑。

  近日刊载的媒体,多以第一位有色的王室成员来形容梅根,不过历史研究者指出,英国皇室里,梅根马克尔并不是第一位有色人种。

  除了夏洛特王后(Queen Charlotte)总是被讨论可能有黑人血统,在大英博物馆、皇家收藏信託(Royal Collection Trust)与皇家公园(The Royal Parks)网站中,都可以找到另一位名为古拉玛公主(Victoria Gouramma)的印度裔女子的页面。

  

  研究者认为,她才是第一位确定为有色人种的王室成员,且“她的人生遭遇与近两百年后的梅根竟有相似之处,”在牛津大学专门研究十九世纪英国与南亚君主制的历史学博士艾特渥(Priya Atwal)指出。

  第一个赴英国的印度公主

  1841年出生的古拉玛,是印度西南部地区库格的国王维拉拉金德拉(Chikka Virarajendra)的女儿,原本过著富裕安稳的生活。然而在她11岁时一场远赴西方的旅行,就此改变了她的一生。

  

  古拉玛公主与父亲到伦敦后不久。图片来源:伦敦新闻画报

  当年,维拉拉金德拉的王朝被英国殖民者终结,投降后的他带著女儿前往英国,想向东印度公司讨回财产,也顺便替女儿安排往后的好归宿。在历史上,古拉玛被认为是第一个踏上英国土地的印度公主。

  他们的拜访受到时任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礼遇,因为女王也打著她的如意算盘。当年,女王常认大英国协的年轻人为教子、教女,根据研究,这是为了更了解新领土的风俗文化,以及展现王室慈爱的形象。

  

  在父亲处心积虑的安排下,维多利亚女王领养了古拉玛作为教女,授为公主,并带她受洗基督教,还送给她自己的名字“维多利亚”(所以公主的英文全名为Victoria Gouramma)。在当时的报章中,她经常与王室一同出现,就像真正的一家人。

  失落的公主

  然而,尽管有女王厚爱,作为有色王室成员的日子依旧不容易。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大不列颠帝国,要面对舆论的广泛歧视。想想时至今日,仍有人能拿梅根的肤色做文章,遑论当年美国南北战争才刚开打。

  

  身著印度服装的古拉玛公主。图片来源:Royal Collection Trust

  更悲惨的是,当时小报媒体正崛起,王室得开始学著面对新闻狂烈的捕风捉影。

  古拉玛公主最挣扎的是,努力学习英国礼仪,从学壁画到使用餐具,却似乎永远难以满足大众的期望,做个“英国化”的公主。

  同时,维多利亚女王虽供应她王室的荣华富贵,却禁止她离开英国,以及与家人联繫,为防止她变成“原来的”或是“异教徒”的样子。而古拉玛曾数度尝试逃跑,却没能成功。

  

  这是学者艾特渥发现她与梅根的相似之处。“古拉玛总表态希望能拥有更多隐私与独立性,就算变成女佣也没关係,这样就不用被监视了,”然而,她“离经叛道”的行为又被归咎于“先天的东方劣势”。

  古拉玛公主被指派的婚配对象也掺杂了现实成分,女王希望她嫁给同在伦敦,也同样被废黜的印度旁遮普君主杜勒普(Duleep Singh),她认为这样的组合有助于基督教在印度的传播。不过,双方并没有火花,公主最后另嫁他人,不幸的是,婚姻也不幸福。

  最终,忧鬱的古拉玛公主在23岁就因肺结核离世。

  印度作家贝利亚帕(C.P. Belliapa)的小说“维多利亚古拉玛:失落的库格公主”,写出了这位第一个离开东方,第一个转变宗教的印度皇室,对当年英国殖民的意义。可以看见一个11岁的孩子,如何在一群大人的算计中,走向抑鬱的一生。

  也可以发现,对于英国王室与社会而言,难以接受一个外来种族的成员始终不是新鲜事。而这样的难接受,又为当事人打造了什麽样的深渊。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娱乐八卦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5 12:5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