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加速布局中东 尚难撼动美国同盟

京港台:2021-4-1 12:25| 来源:VOA | 评论( 9 )  | 我来说几句


中国加速布局中东 尚难撼动美国同盟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华盛顿 —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本周结束对中东六国的访问,创下了中国外长一次访问最多中东国家的记录。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此举旨在挑战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以经济利益换取当地国家在人权等问题上的支持,但这些努力的效果可能有限。

  这次访问的时机非常巧妙,发生在中国官员在阿拉斯加会谈与美方发生冲突的几天后,王毅在中东之行前两站访问了美国的传统盟友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随后还与伊朗签署了一项全面的投资协议。

  世界危机组织的伊朗项目主管维兹(Ali Vaez)认为,这次访问表明了中国与该地区所有国家寻求接触,目的是撬动美国领导的联盟。

  他说:“中国开始向该地区那些要么是美国的对手,要么是不确定美国作为合作伙伴的可靠性的国家提供一个替代美国的选择。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该地区势必成为中美之间新兴冷战的主要战场。”

  王毅所访问的六个国家包括了中东最不稳定的两对竞争关系-沙特和伊朗,阿联酋和土耳其,但中国似乎不打算在这些竞争中积极选边站。中国已将与沙特、阿联酋和伊朗的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与土耳其保持战略伙伴关系。

  北京打着不干涉各国内政的论调与这些国家交往。王毅访问阿联酋时表示,10年前的阿拉伯之春仍然冲击着中东的稳定,并暗示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阻碍了和平与发展。

  他说:“中国完全尊重中东国家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从不谋求改变各国的制度模式;秉持不干涉内政原则,鼓励中东国家以独立自主精神,探索具中东特色的发展道路。”

  国际研究机构兰德公司的中东专家韦斯特(Nathan Vest)表示,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对自身制度越来越自信,还积极推广自己的价值观作为其他国家的榜样。

  他告诉美国之音:“沙特、伊朗和土耳其等人权记录不佳的国家很欣赏这种做法,但北京也希望这种做法是对等的,比如在北京对维吾尔人的镇压上。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中东各国对中国在新疆政策的谴责普遍淡化,甚至没有。”

  中国用有限的经济工具换取了中东国家在人权等问题上的支持,这些国家很大程度上因为油价低迷和新冠疫情而挣扎。中国在2020年稳居阿拉伯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一半的石油进口来自该地区。王毅访问的六个国家都加入了“一带一路”项目,这次均承诺继续推进合作。

  土耳其曾是新疆维吾尔穆斯林的积极捍卫者。但这次王毅访问期间,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公开表示,“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并希望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在欧盟威胁要经济制裁安卡拉的前景下,王毅提出增加中国进口和投资将帮助土耳其经济。

  在中国疫苗外交的推动下,中东国家对中国的依赖正在加深。继阿联酋成为第一个紧急批准中国国药集团新冠疫苗的外国国家以来,阿联酋、土耳其、巴林和中国合作开展了多国联合疫苗临床试验。中国官方称,已向17个中东国家援助和出口近3800万剂疫苗。

  在王毅访问期间,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联盟还共同发表了《中阿数据安全合作协议》,称将推动双方在全球数字治理方面的合作。分析认为,外界需要警惕中国向中东地区输入科技设备的行为,防止利用高科技尖端技术支持威权主义体制的模式。

  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中东项目资深研究员霍尔(Natasha Hall)告诉美国之音:“该地区与中国之间不断加强的技术合作可能会促进中东可再生能源和其他积极的发展,但也可能会提高那些仍对阿拉伯之春的影响感到紧张的政权对其民众进行更密集监视的能力。”

  中伊协议

  从美国的地缘政治考量来说,最棘手的是中国和伊朗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王毅此行与伊朗签署了一项广泛的经济和安全合作协议,不过专家指出,这项协议的噱头大于内容,并不能加深中国和伊朗的战略关系。

  据《纽约(专题)时报》等多家媒体获取的

  草案文本显示,中国同意在25年内向伊朗投资4000亿美元,帮助伊朗重建受到制裁重创的经济。作为交换,中国将获得稳定的伊朗石油供应。

  “中国坚定支持伊朗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王毅在会见伊朗总统鲁哈尼(Hassan Rouhani)时说。他呼吁美国撤销对德黑兰的制裁,并“取消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长臂管辖措施”。

  由于都要对抗与西方日益加剧的政治经济冲突,中国和伊朗的关系近年来有所升温。中国此次大规模宣传与伊朗的协议,更是反映出北京希望在该地区,特别是重启伊朗核谈判中发挥影响力的决心。

  中东政治研究所研究员穆罕默德(Soliman Mohammd)告诉美国之音,北京为了避免与华盛顿的紧张关系升级,一度对发展与伊朗的战略关系犹豫不决。但随着美中之间竞争加剧,中国已经无视美国在伊朗问题上的敏感度。

  他说:“北京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即中国是伊朗问题的主要参与者,华盛顿需要北京帮助找到解决伊朗核能力问题的办法。”

  然而,有专家指出,中伊协议的形式大于内容,制定的目标根本无法实现。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伊朗在2019年的外国直接投资已经下降到15亿美元,而与中国签订的这份协议,每年仅中国就要提供160亿美元。

  该协议还在伊朗国内遭到批评,因为有媒体报道称,伊朗将以折扣价将石油卖给中国,伊朗民众指责官员隐瞒了细节,担心德黑兰将过多的国家资源出卖给北京。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该协议的成功还一定程度上取决与伊朗和美国关系的缓和。如果华盛顿不放松对德黑兰的制裁,那么与伊朗交易的中国企业很可能会受到二级制裁。

  迪拜咨询公司卡马尔能源首席执行长米尔斯(Robin Mills)告诉美国之音:“只要美国的制裁还在,中国对伊朗的投资就会继续受到限制。如果美国制裁放松,那么中国在伊朗将面临欧洲、印度(专题)和其他投资者的竞争。”

  专家认为,虽然中国有意扩大在中东的影响力,但主要基于经济层面,从长期来看,中国难以撼动美国在中东的深厚基础,多年来美国斥巨资打击极端组织,保护该地区航行自由。

  米尔斯说:“在外交和军事上,中国的作用要有限得多,不会影响美国的地位。中伊关系不应该被夸大,中国与沙特、阿联酋和以色列(专题)的贸易关系更深,这与美国的目标不冲突。”

  分析指出,北京选择了一条微妙的路线,既要加强与中东国家的关系,又试图避开该地区复杂的国家竞争和教派冲突。

  中东专家维兹表示,随着中国寻求扩大与中东地区安全和战略领域的联系,如何在各个国家中保持平衡将成为新的难题。

  他说:“中国仍然在美国提供的安全保护伞上搭便车,仍然在平衡与伊朗的关系,在与沙特和阿联酋的关系方面,仍在两面下注。”

相关专题:美国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29 20:5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