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成都二手高价房下架 深圳调控模式即将推行全国

京港台:2021-5-16 05:12| 来源:地产八卦女陈庆 | 我来说几句


成都二手高价房下架 深圳调控模式即将推行全国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01

  今天上午,成都房经协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二手住房挂牌价格发布工作的通知》,将进一步规范成都房地产市场秩序,下架虚高价格房源。

  而就在昨天,贝壳APP单价高于39300元的二手房源已经全部下架。金融城、攀成钢、大源板块的高价楼盘,已经全部消失。

  高价房源下架,这一幕跟深圳2月8日出台二手房指导价的政策何其相似。事实上,在成都3·22发布的房产新政中就指出,成都将效仿深圳,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

  成都在建立二手房指导价时曾说,一是加强对二手住房挂牌价格的管控,要求经纪机构不得受理及对外发布明显高于所在楼盘合理成交价格的挂牌价格,社会化网络信息平台要配合做好技术管控;二是先期重点对热点片区、热点楼盘的二手住房实际成交价格进行梳理,逐步形成区域网格化的二手住房参考价格,定期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及‘成都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发布,用于指导二手房市场买卖、加强二手房交易管理。

  

  

  02

  对于二手房指导价,说实话在经历了三个月的实施以后,我们很明显看到成效:

  深圳二手房市场冰封,成交量断崖式下跌,福田八卦岭、宝安中心区等炒作严重的区域,成交价格普遍下跌10%。

  由此,倘若成都二手房指导价出台,参考深圳案例,高出指导价部分或许不能贷款,提高首付额度,将能够有效抑制价格虚高。成都楼市或回归正常宜居氛围。

  而更具代表性意义的是,成都如果跟进二手房指导价政策,意味着二手房指导价不再是深圳的专利,而是一个即将推行全国的普遍性调控政策。

  当然,深圳城市小,整个深圳也仅有3500个小区有标价;成都则不一样,成都在2005年就有7000个小区,现在则至少拥有1万-2万个小区了。

  如此多的小区,二手房逐一标价,相信房管局的同志要忙活好一阵子了,且难免有遗漏或者“不公平”之处。因为就算是同一个小区,每套房源因为朝向、楼层、户型、公摊、采光等不一样,价格落差也是很大的。

  

  由此,成都倘若全面实行二手房指导价,对于二手房市场来说,既“简单粗暴”,又“巨细无遗”。

  而从此次成都发布的二手房价格“顶”来看,39300元每平,应该是成都市认可的二手房最高指导价。这个指导价,对比中海城南一号、麓湖生态城等顶尖大盘来说,显然也是打了7-8折。

  由此,个人认为,成都楼市,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长期的横盘振荡期即将到来!

  03

  曾几何时,对于地产调控,公认的城市标兵莫过于长沙。

  众所周知,长沙的房价一直很稳。长沙自2017年以来密集出台调控政策,从限购、限售、限贷、限价等方面全方位调控,充分发挥土地、金融、税收、监管等手段,被舆论称之为“一座让炒房客有来无回的城市”。东莞、深圳等地的领导,还专程来长沙“取过经”。

  但是真是如此吗?其实大水漫灌之下,长沙也早就扛不住了。不说限价早就从9970拉到如今的14800,涨幅接近50%,单是看网红盘,也是摇号者众。

  

  就在前几天,长沙滨江府1913开盘,91套房源,2500个认筹,前四名刚需都是坐轮椅来的,八十多年的长沙土著,这户籍年龄谁刚的过?前1.5倍摇号的名额,最年轻的是1951年出生的长沙土著。

  因此,虽然长沙仍有房价洼地,全城到处都是1万多,但说长沙房住不炒,其实还是比较勉强的。

  而深圳虽然是炒房示范区,但不可否认,其创造性的“二手房指导价”,堪比是调控圈的核武器!

  对于二手房指导价,说白了,主要有三大作用:

  1,给银行评估价降杠杆,让高价接盘二手房的买家多出首付;,

  2,高挂盘价、成交价不予显示,从而使得新增买卖价格无法与此前的成交价格对标;

  3,引导舆论,打掉未来升值的预期。

  由此,当成都乃至更多城市跟进深圳二手房指导价政策,炒房示范区变成房住不炒示范区,未为可知。

  04

  最后我们说点题外话。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中国西部的三大城市,都很有特点:

  城市发展方向,成都向南,重庆向北,西安向西;

  重庆和西安都是魔幻城市,重庆的魔幻在于地上,参差不齐的落地差非常明显;西安的魔幻在于地下,一挖地基就是古墓考古;

  成都、西安、重庆都曾经是美誉全国的低房价城市,但如今,西安一骑绝尘,成都紧随其后,重庆在今年集中供地后,房市火爆,看来势必要追成都、西安了。

  只是,如今成都推行二手房指导价,火热的重庆西安,应该跟进吗?你认为呢?

相关专题:成都,深圳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28 22:4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