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声援彭帅 WTA停赛了,那么国际奥委会呢?

京港台:2021-12-2 12:04| 来源:VOA | 评论( 10 )  | 我来说几句


声援彭帅 WTA停赛了,那么国际奥委会呢?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华盛顿 —

  国际女子网球协会(WTA)星期三(12月1日)宣布,立即暂停在中国包括在香港的所有赛事,作为对彭帅事件的回应。相比之下,国际奥委会对彭帅事件的处理却引发更多质疑和诟病。分析人士批评,国际奥委会为中国当局“灭火”,是人权侵犯的“共谋”。

  国际奥委会开口即“好” 难平众怒

  国际奥委会高级委员迪克·庞德(Dick Pound)星期二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访问时表示,国际奥委会官员在与彭帅进行视频对话后一致认为,彭帅状况“良好”(fine)。当被问到如何能确定彭帅的公开露面不是中国政府的刻意安排,庞德回应说,“有许多国家都不会让人轻易离开,我认为这其中有许多都是猜测(speculation)。”

  面对国际奥委会的说法,人权组织“体育与人权联盟”星期三呼吁国际奥委会保护彭帅。该组织要求国际奥委会立即停止配合中国政府的打压策略,开始以保护运动员为重,履行该会的人权义务。

  一天前,欧盟发表声明,要求中国政府提供可核实的证据,证明彭帅的安全、健康和下落,同时,敦促中国当局对彭帅提出的性侵指控,进行全面、公正和透明的调查。

  美国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滕彪对美国之音说:“WTA这次表现非常值得肯定,和奥委会、美国NBA形成鲜明对比,也说明这些机构在关键时候,大是大非问题时能够有非常大的影响力。WTA在彭帅事件上,作用非常大,非常积极正面,为其他机构,不光是体育机构,而是其他国际机构和企业,提供了榜样,或者说提供了一个可能性。”

  围绕彭帅“震中”,冲击波势不可挡

  有“中国公主”之称的网球明星彭帅,在指控中共前常委张高丽性侵引发引发体育界、人权界地震之后,曾被官方数次公布面带笑容公开露面的图片,其中包括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进行的视频通话图片。

  但是,国际媒体和全球关注者“彭帅在哪里”的呼声没有减弱。相反,由此引发的对彭帅安全的质疑,对中国人权的诟病,对国际奥委会的批评,以及对二月即将举行的北京冬奥会的抵制声势越来越浩大。

  《纽约时报》称,中国“想用沉默等待世界时过境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与彭帅视频的那张广泛流传的图片,“没有音频,也没有文字”,更“没有暗示巴赫或者别人问过她关于性侵指控的问题”。时报并引用人权组织“自由之家”的中国研究主管萨拉·库克的话说,国际奥委会“与中国政府合作压制人民的权利,是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的做法。”

  美国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人权律师滕彪告诉美国之音:“向国际社会证实彭帅安然无恙,这是国际奥委会帮助中国灭火,是他们帮助北京的做法又上升了一个台阶,更加成为共谋,可以说是侵犯人权的共谋。”

  美国陶森大学客座讲师、健康与运动研究专家孙又揆告诉美国之音:“这样的处理方式,国际奥委会IOC的角色无法让人对它有信心。”孙又揆说,彭帅每次被公布出现时,无论是跟朋友吃饭,还是在公共场合,或者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视频连线,“都是很开心的样子,但是,整个发展过程,她的行踪和动向的消息都由外人代发,不是本人说明;中国国内网络还是没法搜寻彭帅;她的性侵害指控到目前都没有办法在中国被讨论。”

  曾任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副总编的张秀萍通过文字对美国之音表示,她“对彭帅事件不太了解。”

  国际奥委会与奥林匹克宪章背道而驰

  滕彪表示,国际奥委会代表奥林匹克运动,应该遵守奥林匹克宪章;该宪章提到,尊重人的尊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奥委会的做法和奥林匹克宪章完全背道而驰。

  《奥林匹克宪章》在“奥林匹克主义基本原则”中指出:“奥林匹克主义将体育与文化和教育相结合,力求创造一种对普遍基本伦理原则的尊重的生活方式。”

  国际奥委员把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授予北京之后不久,时任“奥林匹克记者协会”执行委员的张秀萍曾对中国英文版的《环球时报》表示,中国自1979年重返国际奥委会之后,一直致力于推进奥林匹克主义。

  体育研究学学者孙又揆表示,人权就是普世伦理,但是,这些年,国际奥委会对中国人权始终视而不见;2008年北京奥运之前,西藏问题引发了很强烈的反对声音,人们希望国际重视中国的人权状况。

  孙又揆说:“那时国际奥委会的说法是,我们让中国办奥运,就是希望对中国社会造成正面影响,促进人权,造成正面改进。但是,我们知道,这没有发生,中国的人权问题一直都存在,而且变得更多了,还增加了新疆和香港。”

  “人权观察”组织出版的《2021年世界人权报告》指出:“愿意公开谴责中国在新疆、香港、西藏和其他地方侵犯人权的国家不断增加,愿意为北京说好话的国家则不断减少……在(去年)6月人权理事会会议中,中国通过了“互利合作”决议案,忽略各国政府维护人权的义务,并尽可能削弱公民社会的作用,(但)该案所获支持明显低于中国前一次提出的“双赢”决议案,足见相关倡议的吸引力已渐消退。”

  中国奥委会官网前副总编张秀萍对美国之音表示,2008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之后,“留下了水立方这样的标志性体育遗产,锻炼和培养了国际型体育管理人才,也通过奥运冠军让中国年轻人接触到体育偶像;”获得2022冬奥主办权之后,“北京荣幸地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有史以来的第一座‘双奥’城市。”

  历史之镜映照未来?

  美国驻联合国前代表尼基·黑莉(Nikki Haley)上星期在推特上称:“基于中共治下中国的方向,它可能很快变成1940年代的纳粹德国……如果当年美国知道纳粹德国未来的走向,会参加1936年的柏林夏季奥运会吗?这不是历史的马后炮,而是直接指向明年共产中国冬奥会的答案。”

  陶森大学的孙又揆博士说:“1936年纳粹德国操办的奥运,完全是纳粹政府的传声筒。1960年代的南非种族隔离也是IOC视而不见。如果人权属于奥林匹克主义,从历史看,他们(国际奥委会)没有兑现这点。”

  国际奥委会1931年把1936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交给德国柏林。两年后,纳粹党领导人希特勒上台。“犹太人大屠杀百科全书”称,在 1936 年 8 月举办夏季奥运会的两个星期中,希特勒的纳粹独裁“利用奥运会营造出了和平、宽容的形象。由于未能抵制 1936 年的奥运会,当时一些观察家断言:美国及其他一些西方民主国家可能失去了一次制止希特勒和加强抵制纳粹暴行的机会。”

  滕彪告诉美国之音,去年10月份,100多家人权组织给国际奥委会写信,要求他们做出表态,“他们迫于压力,与包括我在内的几名代表进行会谈,但是,很明显没有任何向北京施加人权压力的意思。”

  此前,国际奥委员曾经表示,需要“以静默的方式”对待彭帅事件引发的对中国人权的争议,遭到舆论的抨击。滕彪说,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说法,不公开批评中国人权,私下关注人权,推动政治犯和良心犯的释放,或者以外交方式推动中国人权发展是上策,“但实际上也没有这么做。”

  滕彪说:“这是一个漂亮借口。另外,他们说要保持中立,或者把体育政治分开谈,不要把体育政治化。实际上,中国政府一直把体育政治化。举办奥运会并不是因为他们热爱体育,而是想把奥运当作一个大外宣的机会,获得合法性。例子很多,金牌数量,乒乓外交,台湾参赛队的名字,所有这些都被中国政府政治化。”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体育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29 05:3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