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艾未未:德国政治家在中国是彻头彻尾的笑柄

京港台:2021-12-15 00:16| 来源:德国之声 | 评论( 20 )  | 我来说几句


艾未未:德国政治家在中国是彻头彻尾的笑柄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中国艺术家艾未未推出的新书成为德国今秋疫情笼罩下文化市场上的一个亮点。艾未未在接受此间媒体采访时,称赞德国人的“理性思考”,同时批评德国受困于“双重标准”。

  趁着新书《千年悲欢》(1000 Years of Joys and Sorrows)出版,艾未未11月底来到德国进行推介活动,并接受多家媒体的采访。除了新书涉及的家族、民族历史和自己的艺术历程,这位曾旅居德国数年的争议艺术家还对媒体谈到他对德国人、德国社会和政治的看法。

  近日在接受新闻网页t-online.de采访时,艾未未表示欣赏德国人的理性,德国人"对世界和这个世界上存在的问题有更为深度的思考和表达"。他还称赞德国人无论老幼贫富都"勤奋工作"。但他也认为看到了德国人的缺点。

  "德国人倾向于毫无反抗地服从国家权威。此外另一个问题是,德国希望受到全世界的喜爱。比如默克尔,她经常去中国访问,却从未对中共领导人提出过严肃认真的批评。不过我可以保证,北京不会回应德国的这份爱。相反,德国政治家在中国受到彻头彻尾的嘲笑。"

  在解释上述说法时,艾未未指出问题在于德国的"道德双标","德国在全世界推崇民主和人权,同时却向不该出口的国家地区出售武器。在这种双重道德标准下,谁会认真对待德国和欧洲呢?"

  他认为这不仅是德国面对的问题,"美国谈论人权,也不过是空洞的说辞"。他觉得"西方应该先做好自己的功课"。

  “默克尔很德国”

  艾未未2015年从中国出走后,曾在柏林工作,2019年移居英国剑桥。目前他居住在葡萄牙乡间的一个村庄,但在柏林仍保留一间工作室。他到英国时曾告诉英国《卫报》,在德国,仍存在种族歧视和纳粹主义的余孽。

  在近期的访谈中,艾未未似乎试图表明自己对德国仍有好感。在10月底接受《明镜》周刊专访时,艾未未说,自己对德国存有感激的,因为德国为他的获释做出了很多努力。"从我的例子可以看出,捍卫一定的原则对德国社会很重要。每个人都能看出,这个国家是多么坚定、可靠、有原则。这一点我很欣赏,我也很珍惜在德国教书的3年时光。"

  但他接着说,受不了德国人将他固定为某个类型的公众人物--"反对中国的异见艺术家",不欢迎他对其它议题发表看法。他还认为,"德国社会不是那么自由派",比如在对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的态度上,德国人似乎并不感冒。然而"阿桑奇所捍卫的价值,事关所有人的福祉,因为言论自由是每个个体最基本的权利"。

  谈到对社会舆论起到重要影响的大型社交媒体,艾未未对t-online记者说,脸书"从骨子是邪恶的,Facebook感兴趣的只是钱、钱、钱。在那里工作的人不理解人性的基本价值"。

  艾未未还对《明镜》表达了他对告别政坛的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看法:"她很德国,很忠于原则,不会轻易被外界左右,而且始终做到让一切有条不紊。因为她的缘故,中国人觉得德国是一个可靠的伙伴,他们信任默克尔。"

  (德新社、明镜、t-online.de)

 

相关专题:德国,艾未未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8 01:2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