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北京采购承诺快到期 专家:2022美中经贸对抗持续

京港台:2021-12-22 23:04| 来源:德国之声 | 评论( 7 )  | 我来说几句


北京采购承诺快到期 专家:2022美中经贸对抗持续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据称上个月拜习会前,北京曾誓言“要购买美国能运过来的任何东西”。但中美贸易协议即将在12月31日到期,北京采购量还差40%。这会影响到美中未来一年的经贸关系吗?

  下周五 (12月31日),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有关中国跨大自美国采购2千亿美元商品的承诺即将到期,其中包括购买价值1621亿美元的实物商品,但中国尚未能达到目标。

  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的一份报告,从2020年1月到2021年10月,中国对美国商品的总购买量仅达到承诺总量的60%,其中表现最好的是农业,PII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实际购买量达到第一阶段目标的83%。

  根据《南华早报》,在采购期限来临之际,中国消息人士透露,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贸易谈判比当局透露的更为频繁,而政治和供应链中断都不是中国采购滞后的决定因素,双边供需问题才是关键。

  中国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何伟文告诉《南华早报》,双方从一开始就很清楚,在考虑到供应和需求之后,这个目标远远不现实。专门研究中美商业关系的他说:“首先,中国在短短两年内不需要那么多货物。第二,美国不可能在两年内供应这么多东西。”

  在协议中规定的三个商品部门,能源、制造业和农业中,出口表现最差的是能源,PIIE数据显示,截至10月,中国对能源产品的购买量仅达到第一阶段目标的37%。而在677亿美元的能源产品购买承诺中,主要部分是原油,占总数的近60%。但根据PIIE的数据,截至10月,中国只购买了原油目标的34%。

  但事实上,在协议生效之前,彭博社就报道,美国能源行业没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来实现这一目标。

  除了能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美中专家陆翔在最近几个月调查了中国航运公司,他说,今年中国用来运输货物到美国的集装箱大多是空着回来。“美国港口没有太多的货物可以发给我们,所以船只不得不空着回来。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报道提到,这也反映在航运价格上,以2021第三季度来说,由于对中国产品的大量需求,亚洲到美国的航运价格比反向行程贵了20倍。美国至亚洲的回程船上有约75%至80%的集装箱是空的。

  美中贸易前景不乐观

  第一阶段经贸协议问题未解,是否影响中美2022年的经贸往来,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经济学者沈凌表示,紧张关系缓和只是暂时的,对抗才是主旋律。他所指的两国关系缓和是因为美中达成了经贸协议。

  他认为这跟哪一个政府或总统上台无关。他说:“中国现在前所未有的接近了美国,二战以后大概中国现在是最接近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所以两国之间的竞争关系发生变化,以前合作更多,现在强调竞争更多。”

  沈凌认为,美国目前技术上的优势明显,可以以此压制中国增长,中国政府则越来越强调要用创新来作为经济成长主要的驱动力。这种战略竞争是一个很长期的过程。

  面对美国的打压,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告诉新华社,中国将努力稳定行业供应链,重点解决芯片短缺问题,并加强对商品价格的监测。

  报道援引宁吉喆的话说,为了帮助经济增长,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政府支出,加强对制造商和小公司的支持,并确保价格稳定。此外,中国也会建立一个完整的国内市场,同时进一步缩短有关外国投资的“负面清单”,并把跨周期和反周期措施结合起来,以防止经济剧烈波动。

  (南华早报、路透社等)

 

相关专题:北京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29 12:5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