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奥密克戎病例在美占比近6成 多地儿童感染数激增

京港台:2021-12-29 11:30| 来源:纽约华人资讯网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奥密克戎病例在美占比近6成 多地儿童感染数激增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周二发布的新数据,在截至12月25日的一周内,快速传播的Omicron变种估计占在美国传播的新冠病毒变种的58.6%,流行程度已超过目前占41.1%的Delta变异。

  12月1日,美国发现了首例已知的Omicron变种病例。

  根据CDC的数据,Omicron上升速度极快,哪怕是在截至12月18日的上一周内,Delta仍然是最主要的变种。当时Omicron占22.5%。在一周时间,Omicron已经翻了一倍多。

  尽管目前看来Omicron引发的症状要比Delta更轻,但随着全美新增病例上升,仍有一小部分感染者开始入院,尤其需要小心的是,在美国很多地方儿科感染者入院人数增加,在纽约(专题)市这一点尤其明显。

  数据显示Omicron确实较温和

  许多不同医院的医疗专家说,根据他们的观察,已经接种疫苗、尤其是打过加强针的健康人群在感染Omicron变种后似乎不太可能发展成重症,症状类似与普通感冒。专家说,那些只注射了两针疫苗但没有加强剂的人,也表现得相对较好,不过他们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症状,持续时间可能更长。

  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教急救医学的克雷格·斯宾塞(Craig Spencer)在一系列推特帖子中说,他在急救室见到的每一位病人都没有呼吸困难或呼吸短促。他说,那些注射了两剂辉瑞或莫德纳(Moderna)疫苗的人也有轻微的症状,“但比那些注射了第三剂的人症状更严重。”

  但他说,几乎所有必须住院的病人都没有接种疫苗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显示,在2.05亿接种过疫苗的美国人中,约有6600万人(占32%)接种了增强剂。

  根据一些国际研究和几家美国医院的早期数据,尽管Omicron使美国的感染人数飙升至去年冬季疫情以来的最高水平,但它的影响似乎没有Delta变种那么严重。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科学家分析的英文数据显示,与感染Delta变种的人相比,感染Omicron变种的人进急诊室的可能性要低15%至20%,需要住至少一晚上医院的可能性要低40%。

  这个发现与美国一些医院的早期数据一致。

  休斯敦卫理公会医院系统的病理学和基因组医学主席詹姆斯·穆瑟(James Musser)说,在他们医院里,大约15%的有症状的人最终住院,比感染Delta变异的人减少了大约70%。

  英国另一项尚未经过同行评议的研究发现,感染Omicron病毒的人比感染Delta病毒的人住院的可能性要低近60%。

  穆瑟说:“很明显的是,在我们的医院系统中,感染Omicron的患者住院率较低。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这种变体的毒性就会减弱。现在还没有定论。我们现在知道的是,如果你接种了疫苗,更重要的是,如果你还打了加强针,你就不会有大麻烦。”

  然而,他和其他专家警告人们不要疏忽大意,他们警告说,数百万美国人,尤其是未接种疫苗的人,在感染了Omicron这种迄今为止传染性最强的新冠变种后,仍然有可能发展为重症。

  目前尚不清楚的是,老年人、以及患有糖尿病和心脏病等潜在疾病的人在打了三针疫苗后,感染Omicron的风险是否也会同样降低。回答这些问题是评估该变种在美国可能发展轨迹的关键,因为与许多国家相比,美国老龄化现象更明显,人群总体上也更不健康。

  多州已经出现住院激增

  随着Omicron变种在一些地区引发创纪录的感染潮,美国医院继续受到患者数量激增的影响。根据NPR的追踪统计,目前全美有44个州为新冠最高危险级别,表明社区传播在未加遏制地发展。

  纽约市卫生部门报告称,该市确诊和疑似新冠病例的7天平均值已攀升至每天17334例,这是疫情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比一个月前增加了大约10倍。纽约市新冠感染者日均住院率已上升至208人,大约是一个月前日均住院率的四倍。市卫生部门警告称,由于报告滞后,近期住院和死亡的实际人数“可能会更高”。

  路易斯安那州官员报告称,该州的新冠住院患者自上周以来增加了一倍,达到约450人,未接种疫苗的患者占住院患者的80%。

  在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杰克逊卫生系统(Jackson Health System)报告称,截至周一上午,有212人因感染新冠住院,高于11月30日的37人。

  卫生工作者表示,新的需求使已经疲惫不堪的卫生系统更加紧张。

  “在过去的几周里——真的,从感恩节开始——情况一天比一天糟,”罗德岛布朗大学的急诊医生梅根·兰尼(Megan Ranney)说。在一次采访中,兰尼详细介绍了人手短缺、手术延误和新冠病例数量稳步攀升如何给提供患者护理带来挑战。

  她说:“我们都在努力想出替代系统来更好地照顾我们的病人。”她描述了医疗工作者如何越来越多地在病人等待病床时开始实验室检测和药物治疗,希望能加快反应速度。“但这还不够,因为病人不断涌进来。”

  迈阿密杰克逊纪念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医务主任戴维·德拉泽达(David J. De La Zerda)说,迈阿密医疗中心的病人人数激增是突然发生的,医院正在为未来艰难的几周做准备,他们预计病人将持续增加,大多数可能未接种疫苗。

  根据医院数据,收治入院的212名新冠患者中,只有38人接种了新冠疫苗,而在这38人中有18人是器官移植患者,他们通常会服用抑制免疫系统的药物,而这会影响接种疫苗的效果。

  德拉泽达说,与该医院之前四次患者数量激增相比,这次医疗系统面临额外的挑战,因为有这么多护士和医生的新冠检测呈阳性,导致人手短缺。医疗工作者对如何治疗病人现在已经有了更好的理解。“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没有足够的人手来做这件事。”

  拜登(专题)的首席医疗顾问安东尼·福奇(Anthony S. Fauci)说,感染人数迅速增加,必然会给医疗系统带来额外的压力。

  福奇在一次采访中说:“我们将对卫生保健服务系统提出真正的挑战,即床位的数量、ICU床位的数量,甚至卫生保健提供者的数量。如果有足够多的人没有办法继续提供医疗服务,你可能会给医疗保健系统带来双重压力,而这可能意味着因车祸、心脏病、中风等患者无法得到及时和高质量的救治。”

  纽约儿童住院人数上升

  在美国很多地方,尤其是纽约,医院的病床上也挤满了儿童。纽约最高公共卫生官员周五平安夜发布警报,警告儿童感染“显著增加”。

  州代理卫生专员玛丽·T·巴塞特(Mary T. Bassett)在一份声明中说:“新冠对儿童的风险是真实的。我们必须使用一切可用的战略,安全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感染。”

  从12月5日到上周,纽约市18岁以下儿童住院人数增长了四倍,大约一半的入院患者是5岁以下的儿童,他们没有资格接种疫苗。

  一些地区担心,随着1月份小学生放假后回到教室,Omicron的影响可能尤其严重。迈阿密戴德市长丹妮拉·莱文·卡瓦 (Daniella Levine Cava)表示,她准备就口罩问题展开更多辩论,此前她一直在推行全面的口罩规定,尤其希望推进校园全面戴口罩,但遭到佛罗里达州州长罗恩·德桑蒂斯和该州共和党控制的立法机构的阻挠。

  检测不足,机场乱套

  周一,拜登与25个州长就新冠疫情开了个电话会议,他在会议上承认,美国人面临着检测不足的问题。

  拜登在简短的介绍性讲话中说:“看到一些人本周末接受检测是多么困难,这表明我们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我们正在做。”

  据白宫的一份新闻稿和电话会议的与会者透露,在没有公开播出的那部分通话中,拜登和政府官员回答了州长们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保持学校开放等问题。与会者还说,拜登的官员和州长同意把住院率而非新增病例数作为跟踪Omicron的一个关键指标。

  除了检测无法到位,治疗也存在问题。现有的三种单克隆抗体疗法中,来自再生元和礼来公司的疗法对这种变异不起作用。唯一能起作用的单抗是Vir生物技术公司和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sotrovimab,但这种抗体供应不足,许多感染者无法获得。

  上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简称FDA)批准了两种易于服用的抗病毒口服药物,其中辉瑞的Paxlovid对Omicron疗效显著,美国已经购买了1000万剂。但第一轮Paxlovid分配只包括加州(专题)6180剂,密歇根1600剂,罗德岛180剂。“口服抗病毒药物最初的供应将非常有限。”纽约市卫生部门说。该部门建议临床医生优先为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或没有完全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和有风险因素的人使用药物。

  白宫官员上周说,生产这些药物需要6到8个月的时间。

  Omicron的持续发展影响到了旅游业,由于员工检测呈阳性,航空公司取消了更多航班。周二(12月28日)的航班中断有所缓解,但全国各地仍有800多起航班取消。

  尽管最近航空旅行面临挑战,但几乎没有迹象表明旅客正在推迟他们的旅行。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表示,周日对200多万人进行了安检,接近2019年的水平。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美国要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2 03:5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