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万人围观, 动不动群殴! 中国农村最生猛的比赛

京港台:2022-1-29 22:32| 来源:金错刀 | 评论( 5 )  | 我来说几句


万人围观, 动不动群殴! 中国农村最生猛的比赛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文 / 金错刀频道

  疫情来袭后,年前年后的许多娱乐活动,都不见了踪迹。

  广东、福建、贵州等地的人民,在这时会共同怀念一项娱乐活动:野球比赛。

  每逢比赛,热闹程度不亚于 NBA 和 CBA 赛事。

  甘肃平凉,看球的人里三层外三层,逼着大爷抱树看球,直到终场哨起。

  

  福建晋江的江头村,2017 年举办 " 万佛杯 " 篮球赛,晚上 7 点半的比赛,有的村民上午 11 点就已经到现场抢位置。

  晋江东埔村举办的 " 金榜杯 " 篮球赛,2019 年时更是吸引近万人观看,村里不得不抽调男丁 500 余名做安保。

  

  进不了场地的村民,村里还为他们安排了 LED 户外大屏,实时观看。

  

  一个野球比赛,凭什么这么火爆?

  水准太高了!

  " 万佛杯 " 决赛当晚,据村民回忆,决战双方集结了 15 名黑人,都是来自美国的职业篮球运动员。

  

  看到球员们飞天遁地,不少村民相信:村里的篮球队,能跟国家队较量。

  

  不过,村民不知道的是,比赛并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纯粹和光鲜。

  

  比 NBA、CBA 还刺激的 " 村 BA"

  野球比赛,可以简单理解为有出场费、有奖金的业余比赛。

  虽然是业余,但是在很多方面,野球比赛并不比职业比赛差。

  " 万佛杯 " 的开幕式上,舞狮、拉丁舞等轮番上场,村里还拉来孩子表演跆拳道,比专业比赛还会整活。

  

  比赛时,有专门的网络直播和美女解说员,现场有能随意切换闽南语和普通话的主持人,还有专业的裁判、技术统计人员、篮球宝贝拉拉队员 ......

  为了让在外地的村民也能看到比赛,在 2019 年的 " 金榜杯 ",当地更是采用了三机位对赛事进行超清直播,吸引了 381 万人次观看!

  相比硬件,在野球比赛里,更让人动容的是观众的热情。

  这些比赛有不少都是由村镇举办,家家出钱,人人参与,村民的热情和积极性极高。

  

  前 CBA 球员徐树森曾被贵州的一个乡镇企业老板请去帮忙,临开场前突降暴雨,他问老板:" 这么大雨,还能打吗?"

  老板说:" 没问题的,我们都这么打。"

  果然,比赛如期进行,村民们有的披着雨衣,有的打着伞,把球场围得水泄不通,认真看着比赛。

  更能体现观众热情的,是球场上发生纠纷的时候。

  球场上的纠纷,很容易就演变成两个村子的冲突。在村民看来,欺负穿着村里队服的球员,就等同于欺负村子,分分钟爆发群架,让 NBA 著名的奥本山宫殿群殴事件相形见绌。

  

  当然,随着野球比赛的正规化,这种情况已经很罕见。

  如今野球比赛出圈,靠的更多的是超预期的高水准,让人觉得钱花得真值。

  2017 年,体育公司华熙组织了一场篮球赛,决赛的两支队伍,一支全部由 CBA 球员组成,一支由野球手组成,后者 3 分险胜。

  上文提到的 " 万佛杯 ",有一支队伍请来了塞尔维亚三人篮球的国家队主力,这三人曾打败连胜 28 场的美国队,勇夺 FIBA(国际篮联)3X3 冠军,实力超凡。

  

  可是在 " 万佛杯 ",他们只打了两场就惨遭淘汰。

  他们输得不冤。

  为了打败对手,几乎每支队伍都会斥重金从全球各地请来高手,其中不乏曾效力过 NBA、CBA 等赛事的人,例如拿过两届 CBA 得分王的超强外援李 · 本森。

  最狠的一次,石狮市的塘后村,村里人众筹 400 万元,请来了前 NBA 球员 " 白巧克力 "、马刺队名宿约翰尼 · 摩尔等人,以及 60 名来自美国发展联盟的球员。

  

  所以,如果看到某个乡村小学的球场,宣称在举办 " 国际篮球公开赛 ",千万不要随便认为他们在吹牛。

  

  

  " 野球比赛 " 的诞生:

  草根球员要钱,土豪老板要面子

  野球比赛的诞生和风行,是个一拍即合的故事。

  对很多球员来说,打野球能让他们继续 " 篮球梦 ",当然更关键的是:打野球很赚钱。

  野球经纪人王璁说,顶尖的野球手一年 " 轻轻松松百八十万 "。

  

  

  曾在 NBA 发展联盟打过球的小拉方索 · 埃利斯表示,在美国,他必须干其他工作,每场比赛都像殊死博斗一样,否则就会被淘汰。但是在中国,随便打几场野球就能拿到相当于美国一个月的酬劳,而且还不用刻苦训练,就当来中国体验生活。

  对于野球比赛的组织方,他们组织比赛的理由更充分。

  晋江东埔村的 " 金榜杯 ",是 90 年代为了庆祝本村学生考上大学举办的,延续至今。

  

  晋江江头村举办 " 万佛杯 ",是为了庆祝当地一座叫做 " 南宫 " 的寺庙,里面的万佛堂隆重落成,主办方是 " 江头村老年协会 "。

  

  主办方 " 江头村老年协会 ",爷爷奶奶也有一颗篮球心

  其他的举办理由还包括:佛生日、修路封顶、传统节日、企业 / 学校周年,或者仅仅是某个大老板生日 ......

  很大程度上,这就是一种" 面子工程 ",以篮球比赛的形式炫富、炫实力。

  一个晋江人说:" 这里有一种‘输人不输阵’的精神。办的比赛越大,自己的村子就越有面子。"

  当一场野球比赛涉及到各村 / 企业 / 单位之间的较量," 面子 " 之争就会变得更加明显和重要。

  

  2020 年," 四大名白酒杯 " 篮球比赛,泸州老窖、汾酒、西凤企业分别请来了四川、山西和深圳的青年队,实力不俗。

  没想到,茅台竟请来了 CBA 冠军 " 广东宏远 "!

  除了外援和易建联,广东宏远的冠军班底全部到场,连主教练都来了。第一场比赛,茅台队狂胜对手 69 分,中途还打出 50:0 的得分潮,打到青年队怀疑人生。

  

  相比茅台,民间的土豪老板为了面子,同样出手阔绰,甚至不计代价。

  长期在西南地区做野球生意的李志豪说过一个故事,他曾带队参加贵州的一场野球比赛,死活干不过第一名——第一名的老板请了 NBA 发展联盟的整个队,包括队医。

  

  一个山西的老板,更是长期养着几个外援,只为了不让冠军落入本市另一位煤二代之手。他说:" 咱现在不说买卖谁挣多少钱,已经不是钱的事儿了。大家这个钱都是一个数。" 钱上没什么可比了,就比篮球。

  

  面子比钱重要。拿到第一名才有面儿。

  所以在赢球后,野球手们可以拿走奖金,但是奖状、奖牌、奖杯、牌匾,基本都得给老板留下。

  当然,除了面子之争,还有其他因素在推动着野球比赛。

  比如商业目的,在野球比赛现场,你会看到各种充满乡土气息的本地 " 赞助商 ",一个小超市赞助个几千,就能在现场拉条横幅。

  

  再比如个人兴趣,很多老板喜欢打球,经常会安排自己首发出场。这种情况,连外籍球员都已经很熟悉,会主动 " 让球 ",让他投。

  

  所以,当你在野球场上看到一个球员又菜又爱投,那他不是老板就是老板的儿子。

  

  皆大欢喜背后:

  野球江湖,每天都在弱肉强食

  乍看起来,野球比赛对于球员、观众和组织者,可谓皆大欢喜。

  但是,真实生活比球场残酷得多,尤其是对于球员而言。

  野球场上充满了不确定性,甚至危险。

  野球经纪人王璁有一次带队参加比赛,比赛当天被告知要推迟一天,原因是主办方球队的外援明天才到,和他们打太吃亏了,主办方不想在揭幕战输球。

  前 CBA 球员徐树森还提到,野球场上有人会玩 " 兵不厌诈 " 的把戏," 有时候,我们对手会先报一个名单,里面都是中国人,等你去打的时候,来五六个美国老黑。"

  

  相比变幻莫测的规则,如影随形的危险更是让球员忌惮。

  野球比赛中有不少场地并不规范,球员很容易受伤。

  在贵州,有的球场因为下雨,地上全是泥巴,比赛照样进行,球员们不得不戴手套打球。甚至,有时球场上会突然蹿出两头猪,球员不仅要运球过人,还要 " 运球过猪 "。

  

  此外,对于只靠打野球为生的球员,比赛强度很大,又进一步增加了受伤的风险。

  职业比赛中,球员通常两三天打一场比赛,而前 CBA 球员张振虎曾表示,他打野球,一天打五六场是家常便饭。为了节省体力,一些实力太悬殊的比赛,他往往打完上半场就和队友奔赴另一个村。

  一些人为了赢球,还会在球场上使盘外招,买通裁判,用故意伤人的小动作等等。这些事情屡见不鲜,球员却无可奈何。

  

  但是最让球员受不了的时刻,是拿不到钱的时候。

  一名叫胡岳的野球手,有一次带队去甘肃比赛,去之前说好一天一场,一共五场。打完第一天之后发现一共有 10 场球。球员们不干了,要打道回府,老板承诺多出点钱,留下了他们。

  结果球队输了,老板翻脸不认人,只肯给最初承诺的钱。胡岳说:" 这种一般都要不回来了。"

  

  王璁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但是经验丰富的他,很清楚野球赛是面子之争,所以威胁那个老板,如果不如数付款,就带人坐在他的厂门口不走,最终拿到了应得的钱。

  精彩的比赛之外,肉弱强食才是野球场上不变的定律。

  虽然残酷,但是也正因如此,所有球员都必须全力以赴,会赢球的人才能有更大话语权。

  

  所以,不怎么高大上的野球比赛,才会被人们追捧,甚至让人惊呼:

  在亚洲,最接近 NBA 水准的比赛,不是 CBA,是 " 村 BA"。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3 00:4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