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美国贸易逆差创纪录 中国仍是最大逆差国

京港台:2022-2-9 10:51| 来源:VOA | 评论( 4 )  | 我来说几句


美国贸易逆差创纪录 中国仍是最大逆差国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华盛顿 —

  根据美国商务部星期二(2月8日)公布的数据,在去年12月结束的一整年期间,美国出现了历来最高的全年贸易逆差,这显示随着美国走出新冠疫情造成的衰退,美国经济增长继续强劲,消费者需求持续旺盛。

  在2021年,美国进口的货物和服务与出口的货物和服务相比,价值多出了8591亿美元,逆差额与2020年相比增加了27%,是政府1960年开始追踪这一数字以来的最大单年数字。

  仅仅在12月份,美国的进口就比出口超出了807亿美元,比9月份创下的808亿美元的单月逆差纪录只低了一点。美国12月份的进口总额达到3089亿美元,出口总额为2281亿美元。

  经济健康迹象

  虽然贸易逆差经常被形容为负面现象,但是经济学者通常将其视为反映经济实力的迹象,表明进入美国的投资存在着净流量。

  瑞士伯尔尼大学世界贸易研究所的执行主任兼经济师约瑟夫·弗朗索瓦(Joseph Francois)对美国之音说:“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美国经济表现良好,逆差就会恶化。”

  弗朗索瓦说,强劲的美国经济吸引着外国投资,帮助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并驱动消费,而消费品很多都是在海外制造的。

  “有更多的投资流入,因为人们希望在美国经济更好的时候把更多的钱投进来,”弗朗索瓦说。“结果就是贸易逆差看起来恶化了,特别是对商品而言。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当经济表现良好,就像现在这样时,——创造很多就业机会,从新冠衰退中恢复——你会看到逆差相对于我们之前的基线而言会有所增加。”

  弗朗索瓦认为,那种贸易逆差意味着美国员工就业机会减少的看法是一种错误的感觉。

  “那种不知怎么着,如果逆差这么大,你就会失去就业机会的想法是违反事实的,”他说。“当经济表现更好的时候,逆差变得更大。再次要说的是,要记住,你希望有更多的投资。这才会创造就业。除非你有贸易逆差,否则你不会有净投资。”

  拜登政府称赞经济局面改善

  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位发言人对美国之音说,白宫认为星期二公布的贸易数字是有关美国经济走向的积极大局的一部分,与此同时,这一数字也反映了增加出口的努力。

  “在2021年期间,我们的出口也从大流行病造成的2020年的衰退中复苏了,”这位发言人说。“例如,在拜登总统上任的头11个月期间,美国农业出口达到了创纪录的1600亿美元,创造了据估计为3420亿美元的经济总产出,支撑了在美国这里的120多万个就业岗位。”

  这位国安会发言人还提到拜登政府向海外出售更多美国产品的努力。这位发言人指出,美国与英国和欧盟达成了销售民用飞机的协议以及一项更为广泛的钢铝协议。

  “话虽如此,贸易逆差并不决定美国的繁荣或美国的国际影响,”这位发言人说。“事实上,最近逆差的上扬主要反映了经济复苏的力量以及本届政府为解决供应链被干扰现象而付出的努力。”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仍然最大

  中国仍然是美国最大的单一贸易逆差国,2021年的对华逆差共有3553亿美元,相当于总体逆差的41%。这个数字高于2020年的3103亿美元,但是在总体逆差中所占比例有所减少。

  美国2021年第二大单一贸易逆差国是墨西哥。墨西哥向美国出口的货物与服务比从美国进口的货物与服务多出了1082亿美元,比2020年1137亿美元的逆差数字有所减少。

  美国与欧盟国家也有净贸易逆差,进口的货物和服务与出口的货物和服务相比,多出了2196亿美元,比2020年增加了19.1%。不过,与欧盟的净逆差大约占总体贸易逆差的26%,与一年前大致相同。

  与中国的贸易矛盾仍在

  中国还没有履行2020年1月在特朗普政府时期达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对此,美国官员仍然感到不满。那项协议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两国在特朗普执政时期贸易战的紧张关系。

  按照这项协议,中国政府曾允诺把从美国的进口在2020年前的水平上增加2000亿美元。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星期二公布的一份分析报告指出,从那以后,中国从美国购买的货物远远没有达到承诺的水平。

  “最终,中国只购买了按照协议所承诺的57%的美国进口品,甚至没有达到贸易战前的进口水平,”这份报告得出结论说。“换句话说,对特朗普协议所允诺的2000亿美元的额外出口,中国丝毫也没有购买。”

  白宫新闻秘书莎琪在星期二的白宫记者会上说,拜登政府已经通过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此“表达了我们的关切”。她说:“现在要靠中国来显示它能够履行承诺。”

 

 

相关专题:美国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21 18:2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