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胶州湾海星商贩抢货 网友:青岛人吃不完可请外援

京港台:2022-2-19 13:10| 来源:半岛都市报 | 评论( 8 )  | 我来说几句


胶州湾海星商贩抢货 网友:青岛人吃不完可请外援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科学研究”证明,派大星,也就是海星,是没长脑子的。

  时隔一年之后,它们拖家带口再次爬上青岛胶州湾,围攻我方蛤蜊海蛎子,把去年全网吃货一边起锅烧油一边研究海星100种吃法的壮观场景忘得一干二净。

  

  2月17日上午11点半,红岛渔港码头商贩们望眼欲穿,苦等第一艘船靠岸。

  

  

  他们…都是来收购海星的,为了抢到更多的货拉了满满一车塑料筐,怕不够装又带了一堆泡沫盒。

  

  “你船上多少海星?”

  “你车上多少筐?”

  “你多少海星我多少筐”

  

  一个小时内,码头来了3艘船,每艘捞上来的海星在几百斤到上千斤。

  “别看堆在船上不多,但压得很实,比目测重量重多了。”

  

  两个小时过去了,共有8艘渔船靠岸,因为当天比较冷,捕捞的海星不算多,有些商贩迟迟没有收满车。

  

  “今年海星卖得很好,价格也比去年高,去年四五块钱一斤,现在六七块钱一斤,很多商贩都抢不到,只能白跑一趟。”

  

  这位王大哥来自辽宁,一听说青岛有海星,大年初十就跑来了。

  ↓

  

  当天中午,他和妻子赶到码头,一个多小时就收购了5000多斤。

  

  “小的海星做药,大的…就吃了,可以卖给烧烤店,海鲜大咖、日本(专题)料理。可能受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影响,胶州湾的海星比其他地方的口感要好,细品有一股浓郁的香味。”

  

  很多商贩都抢不到海星,市场上卖得就更少了,在红岛渔港码头,偶尔有渔民向市民零卖,大的10多元一斤,小的一元一个。

  

  海星来青岛,只有一个目的,吃蛤蜊以及海蛎子。刚刚搬运上岸的海星底部还粘着蛤蜊皮,哪个青岛人看了不说句心疼。

  我们吃蛤蜊还得花钱,你派大星倒好,把胶州湾当成自助餐厅,敞开了吃。

  

  专家介绍,海星可以远距离感知贝类释放的氨基酸,能够轻松定位大餐,所以…它偷吃蛤蜊,简直跟玩儿似的。

  

  海星捕食时,用腕上的管足捉住猎物并将其包住,进食的时候还会分泌出一种黏液,覆盖在海底的泥沙上,导致栖息在沙地的贝类无法呼吸。

  

  黏液对贝类有很大的杀伤性,往往杀死的贝类比吃掉的多,导致蛤蜊成片死亡。自己吃一大片还要再闷死另一大片,你就说海星它缺不缺德?

  

  海星成体后几乎没有天敌,它的繁殖能力极强,每年春秋两季产卵,再生能力也很猛,如果将其撕烂扔到海里,成块的肢体会在短时间内生出触角变成多只海星。

  

  “这些海星属于冷水类,它们原本生活在深海海域。

  当前胶州湾的水偏凉,海星就从深海水域一路过来,多数分布在跨海大桥外,听有经验的老人说,海星会跟着潮水,不断往里进。

  去年秋天还是啤酒盖大小,现在已经长到这么大,有些已经出现海星籽。”

  

  但是,没有天敌不代表没有对手,比如:我们的潜水员。养殖户说:“当前来看,只有通过潜水员的打捞才能减少海星数量,解救蛤蜊和海蛎子。”

  

  2月18日,记者再来码头采访时,看到几名全副武装的潜水员。他们基本来自外地,年龄大的60多岁,小的30多岁。尽管一天的收入可观,但与艰辛的付出相比,这份工作对年轻人来说吸引力不大。

  

  一名潜水员说,当天他们忙活了4个小时,捞了六七百斤海星。

  

  

  “下水的感受就是冷,海里五六摄氏度,我们要穿上厚厚的棉衣,再穿上潜水服。在船上的人也不轻松,除了做好配合,也要冒着寒风挨冻。”

  

  “现在气温低,海星活动量小,趴在海底不好找,再过20多天气温高了,就都出来了。”

  一名养殖户介绍,随着节后工人返岗,捕捞船和收购商会越来越多。

  

  去年3月15日,发生海星入侵后,青岛曾出台紧急措施,允许4月底前渔民在养殖区内布设大网目地笼网捕捞,很多网友关心,那今年呢?还允许吗?

  经相关部门调查,目前胶州湾海星日捕捞量1万斤左右,为去年高峰期的十分之一。人工潜水捕捞可满足需求,暂无必要使用定制网具。

  

  当然,想打败海星光靠潜水员是不够的,是时候请吃货们登场了。

  “百因必有果海星的报应就是我。”

  

  

  

  

  起锅烧油之类的话,我已经说厌了。

  

  如果青岛人吃不完,还可以请外援。

  

  小编友情提醒,海星胆固醇含量比较高,少吃几个,解解恨就行了。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3 00:3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