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开两会面临三道考验 俄乌战与八孩案搅局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大陆全国人大政协会议将于三月五日、四日登场,这向来是年度大事,观察两会,主要看当局安排的焦点、社会关注的热点、会议本身的难点。今次本就有新背景要因应,还突现两大变局,于是要经历三道考验。
先看新背景,今年两会是中共廿大前最大一场政治聚会。中共廿大被定为政治大事,两会是其最大的一场铺垫。按惯例,中共廿大是大换班,而人大、政协明年的换届,则由今秋的中共廿大底定。中共廿大有多个重要的不确定性,今次两会也就笼罩在这不确定性中。
再说两大变局。一年一度的两会,惯例由上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就着手筹备,其最重要的内容政府工作报告,春节前已出初稿,二月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为之拍板。但去年底以来,就有对今年的「灰犀牛」、「黑天鹅」的各种预测,今年两会前黑天鹅果然飞临,首先一隻就是俄乌之战。
俄乌之战 北京进退失据
俄罗斯与乌克兰之战,複杂多变,战况之烈、影响之广,在各方预期之外。目前战事持续,后果难料,但北京事前预测失准,事中进退失据,暂未知事后如何转身。北京的美国问题专家黄海涛说,这场战事已成为当今国际秩序发生重大变革的关键点,身处其中的中国也面临着危与机。这种判断,一点都不夸张。
大陆各界对这一变局的关注,不能再高,当局努力控制和引导舆论,效果不佳,或许这就与中方在乌克兰的撤侨一样,变来变去,根本就是把握不定。但这样的关注,投射到两会中,当局的表态,也铁定要在两会之内。
八孩母桉 激化社会矛盾
另一变局,来自大陆内部事件,即江苏徐州的「八孩母亲桉」。一女子被数度拐卖,被虐待强姦,生下八个孩子。而当地拐卖妇女成风,至今未止。但事件揭发后,地方当局封锁村庄、压制言论、谎话连篇,直到如今,事件仍未平息。
事件不仅激起大陆民间愤慨,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纷表示,将在两会上提桉,要求必须做出对得起良知和未来的回答。
比如,大陆全国人大代表樊芸说要递交议桉,聚焦妇女儿童拐卖,加重刑责,并建议将防止拐卖妇女纳入地方政府考核。身为人大代表的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潘向黎说,将提交修改刑法中拐卖妇女儿童罪的议桉,并已获逾卅名代表连署。
在徐州「八孩母亲桉」保持沉默的官方个人和部门,如何面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是压是疏,都会带来不同层面的变局。
疫情反覆 考验防疫政策
新背景、大变局,还有多重考验,其中三个考验最值得关注。首先是对议程外关注点的宣传,本身就是考验。今年当局定调两会关注点是「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社会保障」,然这三关注点择调不佳,因关注依法治国,必会谈到拐卖妇女;说到从严治党,除官员贪渎,也会谈到官员的不作为、乱作为。至于社会保障,也是问题多多,一点就着。
第二道考验有关中共廿大。当局把两会定调为「迎接中共廿大胜利召开」之会,除盼求稳、保平安,也想将两会气氛与中共廿大议程相连接。比如大陆央视已布就「全国两会时间」节目,其中,新重点是「人民领袖习近平(专题)」专栏,说是要推出系列特稿「习近平两会家常话」,让民众「感受人民领袖对人民的热爱」。这一类与中共廿大连接的部署,效果如何,可能是一种考验。
第三道考验是会外的疫情。香港(专题)的疫情,已进入恐怖状态,大陆各地疫情也在反覆,呈现多点散发。疫情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已显着浮现,就以开工率来说,过去十天已由恢复上升转为下滑,是以大陆疫情和「动态清零」防疫政策都有考验。 (系列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