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东航董事长答记者问全程“打太极”引众怒

京港台:2022-3-23 21:17| 来源:凤凰新闻 | 评论( 24 )  | 我来说几句


东航董事长答记者问全程“打太极”引众怒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3月22日东航航空事故发布会上,东航云南分公司董事长孙世英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的表现,引起了很大争议,被网友讥讽为“问了一个硬核,回答了一个核桃”,“回答了一个寂寞”。

  网友的评价是否公允?我们先看这位路透社记者问了些什么。据凤凰新闻报道,他的中文尽管发音不是很标准,但是内容却很清晰,大概问了这四个问题:

  飞机的维修记录是怎样的?近期维修方面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事故发生的时候天气怎么样?

  空难发生前机组有无和空管联系,如果有的话,说了什么?

  USNTSB(美国国家运输委员会)已经委派了调查者,会不会邀请他到中国帮忙调查?

  可以说,这位记者很好地了解了公众的“普遍想法”,问的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关于飞机维修,飞机失事时网上就有对东航不利的传言。有自媒体认为航空公司受到疫情影响,为了压缩成本,减少了飞机维修费用,但东方航空已经进行了辟谣,说2021年的维修费用还是比2019年增长了12%。

  对这架飞机的维修情况,云南分公司一定能够掌握具体的信息,在发生事故时,这些信息也会被搜集起来交给调查组,即使现在还没提交,它也一定会是调查的重点之一。当然我们也能够理解,也许是担心和空难原因有猜测性关联?现在或许还不是公布它的时候。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飞机失事时的天气状况,也是家属和网友关注的焦点。此前有传言,当时飞机可能遭遇强对流天气。有媒体报道,救援人员抵达后,准备了应对暴雨的帐篷,“暴雨和伤者都没有来。”

  而昨天下午17:48分,财新网发布消息,他们专访到了国家气象局专家,证实MU5735空难时,当地气象条件良好,“无降水,无强对流天气过程”。这说明空难时的天气,并不是“敏感信息”,也不是太难获得的信息。调查组是能够掌握和公布的。

  第三个问题关乎到机组和空管的联系,是任何空难发生时人们都自然关切的问题,因为那是空难发生前留下的最后的价值线索。对此,中国媒体也有一些报道指出,空管发现飞机运营轨迹偏差,曾试图联系飞机机组。但这些信息准确吗?云南分公司的负责人也没有回应。

  最后一个是关于调查的问题,由于出事机型是波音737,可能涉及到机械故障的问题,美国和波音方面的专家,是否需要参与调查?考虑到现在的防疫政策,如果他们来中国,是否要隔离?这是一个既存在技术因素、也有国际惯例可循的问题,即使处在疫情的特殊时刻,也不是不能给予一定解释。

  我们能够看出,这四个问题都是人们非常关注的。主持人说这些问题都涉及到云南分公司,请孙世英董事长回答。

  我们理解,有的问题的答案是孙董事长掌握,却未必适合发布的,但,有的问题则是完全可以对外发布,至少满足公众阶段性的知情权的。它对缓解公众压力、恢复人们对航空业的信心,都有一定帮助。

  

  相关视频截图

  很可惜,孙世英董事长的回答是:“当时飞机是在平飞巡航阶段。我们正在全面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目前航空运力充足,安排的检查也包括临时性、预防性措施。我们正在按照民航安全管理规定有序开展工作。”

  每一个听得懂中文的人都不能不感到错愕,因为这完全答非所问。实际上,从镜头上看,孙世英是对着材料在念的。很有可能,他早准备在发布会上说这番话,而和记者提什么问题无关。

  细心的人可以注意到,直播画面中,台上做了一排人,在记者提问时,没有一个人用笔在记录问题。这个记者的中文发音不太准确,问题又比较多,一连串抛出,让人很为回答者担心,他们是否能够记全问题——结果是听众多虑了,董事长的回答似乎也不需要听那些问题。

  网友对这位董事长的回答,态度罕见的一致,大家普遍感到失望,这样的发布会有什么价值呢?以我目力所及,没有任何一个人对孙世英“打太极”的功夫叫好。

  对一个航空公司来说,这样的回应尤其让人失望。

  一方面,航空业有其专业特殊性,空难的调查往往需要很长时间,也需要各部门包括波音方面的相互协调,即便找到黑匣子,也很难轻易解开所有谜团,对此,大部分人都是有心理预期的,没有谁会指望事故第二天的发布会,会有“突破性进展”。

  另一方面,和航空业有关的一切信息,又都需要“诚实”而“准确”。每一个旅客都知道,因为天气状况不能飞就是不能飞,不能有任何“欺骗”。正是长期的“诚实”和“准确”,才建立起人们对飞行的信赖。

  孙董事长的回应,给人的印象是既不“诚实”又不“准确”(缺乏专业解释)。人们能够理解,有些问题是不能够马上回答的,有些问题的答案是他所不掌握的,但最起码,应该“准确”地理解记者的提问,披露可以披露的信息,或者解释调查需要的条件与时间。相信公众对合理性的回答与解释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最后,记者提的四个问题,即便一个都不能回答,也应该“直面这些问题”,说一声“这些问题我们都还在调查中”——这至少说明,您在发布会上,是认真听了问题,听力还是正常的。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2 09:1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