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土耳其男杀女获减刑掀众怒 性别暴力再浮台面

京港台:2022-7-13 21:40| 来源:中央社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土耳其男杀女获减刑掀众怒 性别暴力再浮台面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土耳其女学生古特金遭残杀,法院判定凶手受到“不公刺激”而动了杀机,因此予以减刑。消息传出后举国哗然,质疑此举加剧侵害女权,死者家属更斥正义已死。

  土耳其层出不穷的性别暴力事件,及刑法中高度争议的“不公刺激”(unjust provocation)概念,在女学生古特金遭杀害后,再次掀起讨论。

  来自土耳其西南部木拉省(Mugla)的古特金(Pinar Gültekin)2020年遭前男友奥泽(Cemal Metin Avcı)殴打后勒死。奥泽试图焚尸灭证未果,便将尸体弃置垃圾箱,再以混凝土覆盖。古特金27岁年华,戛然而止。

  土耳其检察官原本要求判处奥泽加重无期徒刑(aggravated life imprisonment),法院今年6月基于奥泽受到“不公刺激”,将刑期减为23年,引爆举国怒火,也再次触发土耳其社会在世俗化与伊斯兰化两派势力角力下,对“杀女”问题(femicides)最深沉的无力感。

  根据土耳其女性协会联合会(TKDF)数据,2020年有409名女性遭谋杀,2021年则至少367人遇害,意味着日日都有女性命丧黄泉。 “自由日报”(Hurriyet Daily News)6月引述非政府组织报导,今年1月发生26起杀女事件,2月23件,3月及4月各为24件。 5月则有35名女性命丧配偶或家人之手。

  土耳其女性安全疑虑,除了与根深蒂固的“男强女弱”性别观有关外,国际人权组织“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5月指出,土耳其政府打击女性暴力的方式是家长式的、保守的,也未将防治家庭暴力视为促进妇权或确保性别平等的一环。

  此外,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数据显示,土耳其女性劳动参与率最低,经济依赖使女性更难抽离虐待关系。 “不公刺激”概念更无益缓解女性所面临的暴力威胁。

  土耳其刑法第29条规定,任何人因不公正的行为而在愤怒或极度痛苦的状态下犯罪,罪刑若须判处加重无期徒刑,应处以18至24年有期徒刑;罪行若需判处无期徒刑,则处以12至18年有期徒刑。

  究竟何以构成“不公刺激”,由法官裁量。土耳其女权平台“我们将阻止杀女”(We Will Stop Femicide Platform)发言人逊尼丘鲁(Dilber Sünnetçioğlu)指出,法官之所以能自由划定“不公刺激”意涵,是社会性别不平等的产物。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人们普遍认为“男性比女性更重要”。

  男性受到“刺激”的原因大同小异:她没有看顾家庭、她忽视孩子、她骗了我等原因。例如2020年,寇马兹(Ersin Korkmaz)刺女伴博兹(Nurgül Boz)44刀夺命。受审时,寇马兹表情哀戚,再三向法官强调自己悔意什深,盼获减刑,并辩称博兹不忠在先,“激怒、挑衅”他,才发生憾事。

  除了“不公刺激”外,法官还可以根据“被告的行为良好”斟酌减刑。良好行为定义为何?不明。

  古特金遇害后,土耳其总统艾尔段(Recep Tayyip Erdogan)发推文哀悼。他写道:“当我们得知古特金被恶棍谋杀时,我们痛苦不堪。我鄙视对女性犯下的所有罪行”。对许多女权运动人士而言,这话听来空洞。毕竟土耳其政府在落实“伊斯坦堡公约”方面难见具体进展。

  “伊斯坦堡公约”正式名称为“欧洲理事会女性暴力与家庭暴力防治公约”(Council of Europe Convention on Preventing and Combating Violence Against Women and Domestic Violence),2011年在伊斯坦堡通过,要求签署国政府立法防治针对女性的暴力,包括家庭暴力。

  土耳其是伊斯坦堡公约首波签署国,于2014年生效。宗教团体等保守派坚称,公约鼓励离婚、破坏家庭和谐,而且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LGBT)社群也引用公约的平权理念争取社会认同。土耳其去年退出“伊斯坦堡公约”,对百年女权运动而言,无非另一迎头痛击。

  土耳其司法部长博兹达(Bekir Bozdag)今年6月对“不公刺激”的界限提出质疑,并称“应该确定”相关案例的做法。要说这是翻转土耳其女权的一道曙光,或是政务官眼见众怒难遏而开口头支票,或许为时过早。

  但是至少“不公刺激”争议再跃上台面,土耳其社会被迫直视女性在现行政治氛围及宗教制度下受到的钳制,及杀女事件的幽微难言之处。

 

相关专题:土耳其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1 09:2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