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德国中产排队领救济?别造谣了 原文已找到

京港台:2022-7-28 12:55| 来源:德漂小姐姐 | 评论( 8 )  | 我来说几句


德国中产排队领救济?别造谣了 原文已找到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这篇昨天发在另一个平台被喷惨了,没想到我一个根正苗红的深红青年居然会被人喷不爱国。希望大家能耐心看完再评论。

  以下是正文:

  昨天一整天,我的微信又被国内的亲朋好友们轰炸了,原因是下面这条关于德国的新闻喜提微博热搜。

  评论区炒成了一锅粥,有隔岸观火看好戏的国内同胞,也有很多德国ip无奈表示“这也太夸张了,我们在德国根本没有这样。”

  确实啊,我和身边的朋友的确都在抱怨物价上涨的太夸张了,但是真的还没到要去领救济的地步。

  不过,秉承着严谨的德式精神,我没领救济也不代表就没有德国中产领救济对不对?

  

  于是我看了一下,这个微博上的剪辑视频里面说“外媒RRN在走访德国各地的食品银行时发现,德国的中产也开始领救济了。”

  Hmm…恕我无知,我在德国这么多年了没听过RRN这家媒体。

  

  害,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了吧,谷歌一下不就知道了吗。

  但是我换了好几个关键词“RRN”、“RRN media”、“RRN Tafel”,确实都没有搜到这个媒体。

  刚刚微博刷到有网友扒出来这是一家今年刚注册的俄罗斯野鸡媒体……

  

  不过,好巧不巧,我几天前还真的在德语媒体上看到过“德国中产阶级开始领救济”的类似新闻,于是我去翻了一下浏览记录还真给我找到了。

  一篇来自著名的《每日镜报》,一篇来自另一个德国媒体NTV,都是比较靠谱的德媒,两篇内容都是采访的柏林食物银行(Tafel)的管理人员Sabine Werth女士。

  不排除德媒也会标题党,点进去看看正文,到底哪句话说了“德国中产也开始领救济粮”了。

  嗯?确实有这么一段!

  NTV记者问Werth女士:“有没有一些你觉得他们不应该会有这样需要的人来领救济粮?”

  Werth女士回答说:“是的,有很多个体经营者,很多来自活动行业,他们不得不申请破产。在我们看来,这实际上是中产阶级。因此,我担心我们将会经历巨大的社会漏洞。”

  不过,人家的意思应该是,有一些“曾经的中产阶级”可能因为破产的原因,现在不得不来领救济粮。

  这和“德国中产阶级领救济粮”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吧。

  除此之外,我确实没找到近一个月内哪家德媒提到德国的中产阶级在领救济粮了。

  但是,作为一个不双标的好青年,我不得不提醒一下各位,NTV自己的记者,其实也是个标题党:

  “中产也开始来我们这领救济粮了”,不过内文是没有解释清楚是“曾经的中产”。

  

  

  标题党大概是全世界媒体的通病吧。

  另一方面,德国和国内对中产阶级的定义是非常不一样的,这可能也是造成误解的其中一个原因。

  在国内,一般人对中产阶级的定义是小康、比较富裕的家庭。

  德国普遍对于中产阶级(Mittelschicht)的定义其实是收入超过一半人的那些人,大概是收入中位数的80%-150%都算中产,在德国有49%的人都属于这个范围。

  按照StepStone今年的最新薪酬报告,2021年,德国所有雇员的工资中位数为44,070欧元,折合月税后收入大概2250欧元左右,按最低标准80%算也就是不到2000欧元。

  2000欧元,在德国,单身的话,即使是在物价飞涨的今天,也不至于要靠领救济粮过活。

  德国大城市一个人的租房(含水电)成本大概在600-1000欧元,丰俭由人,小城市就更少了,吃饭的话200-400欧元都是能活下来的,普通的全职员工在交完房租怎么可能连饭都吃不起?!

  但是,如果是一人养两个人甚至一家三口、四口的话,那真的是压力很大的,如果为了省钱去领救济粮也无可厚非吧。

  但如果真的是一人养好几口人的情况,这个平均收入的家庭也就不属于中产了,也就不在我们的讨论的范围里了。

  

  回到我们的主题,总之,德国中产要靠排队领救济粮这样的情况,在德国不排除真的发生了,但是绝对是非常非常非常极个别的现象。

  你说德国的中产都开始消费降级这是真的,很多以前非有机不买的消费者都开始买超市自营品牌了。

  很多人学会收集各种优惠信息到处薅羊毛了也是真的。

  不吃或者少吃外卖也是真的,毕竟自己做饭真能省不少钱。

  但是,中产要靠领救济粮度日?

  不如先问问德国现在机场里排队出去度假的德国人同不同意。今年度假成本涨了四分之一,德国人还是在报复性旅游。

  

  我不否认这波通货膨胀确实有很多德国人,尤其是老年人,已经无法靠收入覆盖生活支出了,这些人已经不得不靠领救济度日,之前我已经写过一篇关于这个话题的文章。

  但是,这些人绝对不可能是普遍意义下的德国中产。

  而且,NTV采访的这位食物银行管理人员其实是希望提出这样一种现象引起德国政府对现在物价上涨的关注,NTV的小编不管他是为了流量还是为了普通人发声,总之这样的声音在德国出现我觉得是一件好事。

  因为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引起全德国关注的社会问题,毕竟比起通货膨胀的程度,红绿灯政府做的确实是太少了。

  但是,这个新闻出现在中文的媒体上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意思了,而且营造出一种好像德国中产领救济已经很普遍的感觉,何况还是引用了一个不可靠的来源。

  其实,就像我们也不喜欢德媒随便造谣国内的新闻,或者是把国内一点小事就无限放大一样,我们讨厌的是这样愚弄读者的媒体。

  我看网上有人说,反正外媒也没造假我们,这样算是礼尚往来了。我非常理解这种心情,我看外媒造谣中国的新闻绝对不比大家少,我也很生气。

  但是如果大家都这么想,以后我们就再也看不到真实的报道了。

  我希望所有看我写的文章的人都能了解到一个真实的德国,德国做的不好的我没少吐槽,不相信的可以往前翻番我发过的文章,但是如果是谣言我也出来辟个谣。

  目前的德国,的确日子没有以前那么好过了,但是绝对不至于到了中产都要领救济的地步。

  至于有些人质问我为什么外媒造谣国内的时候我不发声,说实话,一来很多国内的事情我并不生活在当地,我也不了解,另外一方面这不是我擅长的领域所以我很少写相关的文章,但是平时上网冲浪我也没少怼那些精神外国人。

  之所以这次我会写文章澄清,因为昨天我和我身边很多的德国华人(专题)都收到了国内亲戚朋友的慰问,而这件事情又是我们平时生活里就在经历的,所以我觉得我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因为我就生活在这里。 

 

相关专题:德国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6 13:2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