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空旷地被雷击中概率多大?专家:雷雨天这样做核酸

京港台:2022-8-30 10:12| 来源:第一财经 | 评论( 5 )  | 我来说几句


空旷地被雷击中概率多大?专家:雷雨天这样做核酸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近日多地雷雨天气频发,公开信息显示,一些地方在雷雨交加的天气状况下仍在室外开展核酸检测,出现安全隐患。

  此前,已经有多地披露,安徽芜湖、云南丽江等地发生了空旷户外雷电伤人甚至致死事件。

  对此,专家表示,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尽量不要在室外聚集。中国科大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大气科学专业陆高鹏博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近期极端天气频发,虽然在城市广场活动被雷电击中的可能性较低,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发生,因此需要人们提升安全意识。”

  

  雷电时伴有闪电和雷鸣的放电现象,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雷暴云产生的闪电分为三种,即云闪(包括云间闪)、地闪、云顶放电(如蓝色喷流或红色精灵)。

  雷电产生的高温和猛烈的冲击波以及强烈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会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而全球变暖,雷电气象也可能增多。

  早在2014年,《科学》杂志就发表文章称,全球温度增加会导致雷电频次增加,每增加1摄氏度,雷电的频次会增加约12%。据此估算,如果在温室气体等高排放情景(RCP8.5)下,到本世纪末全球温度增加4摄氏度到5摄氏度,那么全球雷电频次会增加50%左右,雷击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在雷电大风天气下,肯定不适宜在户外聚集活动,因为容易形成局地最高点。如果确有需要,可以在室内,或者有建筑物庇护的空间里,比如搭一个雨棚,或者楼道边上,主要原则是避开可能吸引雷电的导体。”陆高鹏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尤其要远离树木、高压线等物体。在雷电突发时,可以尽快躲进就近的建筑物或者车内。”

  陆高鹏表示,雷电灾害在一些山区更易频发,比如一些农户在户外作业时,当天气情况突变时,容易遭遇雷电袭击,但这些事件很多时候没有引起重视。

  他呼吁,一方面应该加强对突发气象的预警,更重要的是提升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预警方面,气象部门现在的预警技术已非常完善,可以及时发布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往往只在网站上发送,或者发送到单位,而没有通知到人,在这些信息传递的环节上,还需要完善。”陆高鹏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针对近期各地核酸检测可能造成人员在户外聚集的情况,陆高鹏建议,可以在户外安装的大屏幕上及时发布气象预报,并安装大喇叭,当天气异常时,及时通知人们疏散撤离至室内。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2 12:1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