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网友说存1000万退休不够 大家都这么有钱?

京港台:2022-9-16 00:35| 来源:雷叔说事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网友说存1000万退休不够 大家都这么有钱?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01

  前不久有个小伙中1000万彩票立马辞职的新闻。

  

  发到群里,有人认为中1000万彩票也不是很多。

  

  包括这事在微博上,最早也是一群人过来表示这钱只够有房无房贷的人花,还没买房的话根本不够,远没到“财富自由”的地步。

  

  

  有时候上网你会有种错觉,为啥大家都这么有钱?

  你看豆瓣上被吐槽低收入的相亲对象都个个年薪30万,知乎上装逼的都是年收百万人在美国,刚下飞机。

  所以即便是幻想了1000万拿到手里,也觉得远远不够。

  但今天我要说的故事,和开头的引子完全是另一个极端。

  在某论坛有这么一个帖子。相比网友们无处不在的焦虑,楼主的快乐就显得十分纯粹。

  楼主说他刚发了3200工资,准备买50块钱的排骨炖了吃。

  

  从字里行间都能看到他有多么开心。即便这个他感觉收入在其他人看来有多么嗤之以鼻。

  他还打算下个月买个游戏机,买苹果来吃,以弥补自己童年遗憾。

  

  只可惜爸爸和奶奶不在了。如果他们多活几年,我也能让他们多吃点肉和水果了。

  帖子发出之后,不但没有人对楼主冷嘲热讽,反而充满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下面有条热评是这么说的:

  

  我最大的感想是成年人能这样乐观满足地活着,真好啊。

  回想起来,如今的我们确实被越来越多的欲望绑架了。

  现在很多人想的都是要搞钱,现在网上也流行让大家一切向钱看齐。

  但说白了人其实不是为了赚钱生在世界上的。

  钱是实现我们目的的手段,钱本身不是目的。

  人生中有很多快乐,其实跟金钱没有必然的关系。

  我们生在这个世界上,不说要有什么太大的抱负吧,归根究底应该让自己快乐。

  所以才觉得,越是这样,楼主描绘的50块钱排骨,恐怕比预约了好几个月还得看厨师脸色的高档餐厅显得更加美味。

  02

  类似简单的快乐的帖子,我还看到了不少:

  有人说他工作两年,存了四万,让自己开心了好久。

  

  楼主的文字不多,事实上也讲了个很简单的故事:工作了一段时间终于攒到了钱,却发现妈妈怀疑是肺癌,最后发现只是肺结核,两个人一边吃饭一边哭,还好是虚惊一场。

  初看之下,会觉得实在是有点小学生作文。

  但恰恰是这种朴实到有些笨拙的语句,反而击穿了大家内心防线里最柔软的地方。对既简单又真诚的感情我们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共鸣。

  

  有人把这个故事搬到微博上,热评第一的这句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最美的文字就是虚惊一场。

  

  除了金钱,我们的健康也很重要,像老黄牛一样工作到晚年再想着去享受生活,可能会发现身体吃不消,时间也所剩无几了。

  还有很多人互相分享故事,互相鼓励,这个看似一切向钱看的世界,确实还是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的。

  也会诧异,在互联网上叫嚣着 “年收不到30万过的不如狗”的另一面,还是有这么一群单纯执着又可爱的人们。

  在他们看来,虽然是小城市,但自己攒钱买了房子,就足够让人开心了。

  

  回想起学生时代的故事,无论是参加比赛获得了奖金,还是靠投稿文章和破解软件拿到了几千块。即便只是“财富自由”体验卡,这么多年下来,那段记忆依旧鲜艳。

  

  

  03

  一个冷知识是,如果你年收入12万,你就已经是这个世界上百分之一的存在了。

  即便提到12万很多人会不屑这个价钱在上海连个厕所也买不起。

  但毕竟这个世界不只是北上广深,北上广深之外还有二三线城市,二三线城市之外还有广大农村,而在中国之外,还有很多饱受战乱,甚至是常常饿死人的国家。

  互联网外看不到的,才是整个世界的全貌。

  有一个网站叫做globalrichlist,在里面输入你的年收入或者总财富,它就会给你估算出你在全世界所有人中排的位置。

  一个出乎很多人意料的事实是,如果你的年收12万,就已经是那你在收入上就是全球第6000万富豪,大约处在全球前1.04%的状态。

  

  这收入在中国二三线城市意味着吃饭,打车不需要太计较价格,同时在北京上海意味着如果没有家长支持,这辈子几乎没有太大买房希望。

  换句话说,全世界只有不到1%的人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在北上广深买房。

  虽然我们常在电影,电视或者是互联网上看到些年薪百万,千万的人,也许十二万每年的收入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

  但如果我们回到现实,去菜市场,加油站,门口的小餐馆看看,只要我们有房子,月薪一万其实已经可以过上非常滋润的生活,其实已经是世界前1%的收入。

  即便你的收入只有12万的一半,其实也已经是前7%了。

  

  行走在这个大城市里茫茫人海中,真没有感觉到自己是全球前百分之一。

  或许是太多的焦虑,太多的负担,太多的网上吹逼让世界都显得有些不真实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因为世界上有比你更惨的人你就不能说自己苦,只是或许一味抱怨惨痛终究只会让悲伤加剧,到头来,换个视角看世界,或许会有不同的发现。

  说起来,前段时间看到在社交软件soul上,一位网友晒保时捷和一张123万的保时捷汽车订购单。系统会给图片标注,“系统识别该图片曾在站内出现过”。

  

  在笑过装逼不成反翻车的实例后,似乎心理也平衡了一点。

  必须承认的是,哪怕今年是那英发表重要讲话十一周年,也确实有一些网友需要用各种虚伪来“点缀”自己的生活。

  

  有时候那些网上所展现的被无数人向往的生活,在现实里可能只是经过复制黏贴摆在你面前的一出戏罢了。

  当社交平台上借着“挑战大学生一个月花XX”的名号花式分享着自己精心包装的幸福生活后,不免有些审美疲劳了。

  

  不得不说,看着这些千篇一律的文章,所带给我的幸福感,恐怕还没有这篇26岁终于装上空调的文章给予我的万分之一。

  

  不奢望有什么大富大贵,在我们总是想方设法通过把别人挤下去从而过上“人上人”的生活的时候,对她而言,夏天能吹到凉爽的风,冬天能温暖的睡着,妈妈能买上保险,和妈妈吃上简单的饭菜,就是自己努力的意义。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因为自己的经历感动了网友,她想到的依然还是帮助别人。

  

  我一直觉得,幸福不是经过和别人对比后总结出的客观定义,而是因为一点一滴生活中的小事积累起来产生的主观感受。

  04

  看了知乎一个答案,来自知乎用户@KIWI,她在劝解一个月薪7000,在上海活不出“品质生活”的答主时写道:

  

  结尾处答主是这样总结的:

  收入多少不是决定因素,请享受自己买得起的快乐就好啦。月薪7k,就过着把这7k能统统换成快乐的日子。

  五月天有首歌,叫《生存以上生活以下》,其中一句歌词这样唱道:

  小时候 只要看天空

  枕著白云 就觉得全世界都拥有

  长大了 拥有的更多

  为何感觉 到越来越匮乏越贫穷

  答案其实很简单。

  什么都有了,什么都想开了并不会让人快乐,只会让人逐渐失去活力,失去欲望,渐渐觉得“什么都没有意思”,然后在平静中失去快乐。

  马云说他一开始并不想创办阿里巴巴,也不想赚这么多钱。丁磊说他创业过程中,赚钱只是带给他快乐的很小的一部分。还有许许多多早已财富自由的大佬,依然奋战在第一线,然后说自己不是为了钱。

  

  大家都说他们是在装逼,但我理解他们。

  他们都只想保留住心中那一点欲望,那一点火。

  那种火就是青春和活力本身,失去了,那青春真的就一去不复返了。到了那个时候,买再多奢侈品,吃再多山珍海味,可能也没办法动摇你的心半分。你的心已经死了,下面等着的就是躯壳渐渐死去。

  想起罗翔在《毕业坦白局》里说的一段话。

  有个女生问他,人生该不该“随波逐流”。

  

  罗翔说:死掉的东西一定是随波逐流的, 为什么大家那么忙,因为在忙乱中我们忘记了自己还活着。

  

  那么,不必嘲笑50块的排骨,不必嘲笑26岁的空调,为了这些生活中的小事而开心的一瞬间,或许也是我们鲜明地活着的证明。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4 06:5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