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仅凭DNA还原嫌疑犯3D人脸,加拿大警方被骂惨

京港台:2022-10-18 20:21| 来源:量子位QbitAI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仅凭DNA还原嫌疑犯3D人脸,加拿大警方被骂惨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多伦多大都市区 相关新闻报道

  只凭DNA就还原出罪犯的长相,还是3D版的?

  没错,只需要一个AI模型,就能还原出这人的年龄、肤色、瞳色、甚至整个3D头像……

  即使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人目击过这个嫌疑犯也没关系,用它合成的照片直接就能发布通缉令。

  据提供这项技术的公司介绍,他们之前用这种手段合成过一张照片,最后捉到的嫌犯和照片中长得几乎一模一样。

  

  听起来不仅高科技,甚至有点魔幻了。

  消息一出,不少网友闻讯赶来围观,但他们很快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从这家公司其他的DNA表型分析照片来看,嫌犯和照片长得比较像,更多情况下是一种“巧合”。

  他们还扒出这家公司之前发布过的一张罪犯照片,两人除了性别以外,可以说是长得毫不相干……

  

  △找相同(doge)

  那么这种技术,真的能用在罪犯通缉这么严肃的事情上吗?

  一个备受争议的例子

  事情还要追溯到2019年冬天的一个凌晨,加拿大(专题)埃德蒙顿警察局接到了一个报警电话。

  一位20多岁的女性被强奸后丢在了路边,全身只有一件衬衫。

  那天的气温接近零下20多度,她一度被冻得失去知觉,因此凌晨5点多醒来后才找到路人报了警。

  由于嫌疑人带着面罩,又穿着厚厚的外套,受害人没有看清他的长相,只知道他说话带点口音、身高1.63米(5.3英尺)左右。

  案件的侦查也一直没有进展,就这样过去了3年。

  就在上周二,事情迎来了新转机,加拿大警方找到一家专门从事DNA分析服务的公司,对该案犯人留下的DNA进行表型分析,得到了一张3D人像。

  警方把它作为通缉令,发布在了其官网和推特等社交平台上,并声称这是“在所有调查途径都用尽后的最后手段”。

  

  不过老实讲,从通缉令上可以看出的信息并不多,能确定的似乎只有他是一名年轻的黑人男性。

  其他特征像嫌疑人的具体年龄、发型、是否有纹身、是否有疤痕都不得而知。

  而且,让加拿大警方没想到的是,通缉令一经发布,就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许多隐私专家表示,警方这一举动是极其有害的,很有可能加剧种族偏见和侵犯DNA数据库隐私。

  美国电子隐私信息中心的全球隐私顾问Callie Schroeder就转发了该推文,并对3D人像的实用性提出了质疑:

  如果你看到这条消息,你会如何思考?难道怀疑看到的每个身高1.63米的黑人吗?

  

  他还进一步解释:不了解DNA表型知识的人看到合成图像,很可能会相信嫌疑人长得和3D人像完全一样。

  他们意识不到这只是一个近似值,年龄、体重、发型和脸型都可能相差很大,而且肤色、发色、眼睛颜色也可能有细微区别。

  在reddit论坛上,热评前几也几乎都是质疑声。

  我不明白这怎么可能有用。

  当警察缺乏必要的证据时,这将被操纵用来专门针对某人,或者只是为了骚扰他们不喜欢的人,这个主意太可怕了。

  

  

  有网友甚至还举了自己因为和通缉令上的头像长得相似,被误认为是嫌疑人的例子,力证这一行为的不靠谱:

  

  最后,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加拿大警方不得不删除了这一通缉令,并表示会继续寻找其他方法破案。

  不过话说回来,用DNA还原3D人脸,真的没有前途吗?

  DNA还原3D人脸,什么原理?

  给警方提供DNA还原3D人脸照片的这家公司名叫Parabon NanoLabs。

  公司成立于2008年,大约在2015年初推出了一个名叫Snapshot DNA的DNA表型分析工具,可以基于DNA推测一个人的肤色、发色和种族等信息。

  这项工具一发布,就受到了警方的热烈欢迎,当年美国国防部还给Snapshot DNA专门提供了200万美元的研发资金。

  2015年6月,Snapshot DNA成功协助美国警方侦破了一起长达三年的谋杀案,如今罪犯已经在监狱服刑。

  

  同时一些专家也认为,Snapshot DNA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学依据,包括人类的发色、瞳色、肤色以及身高都与基因有关。

  BUT,这项技术发布以来一直在遭到质疑——

  毕竟DNA既不能解释由于吸烟、饮酒、受伤(包括纹身)等引起的个人外貌变化,甚至连实际人脸大小都无法预测。

  生物信息学&Snapshot部门技术主管、哈佛大学博士Ellen Greytak对此回应称,尽管这项技术没有将一个人的所有细节特征还原出来,但“提供了一种针对罪犯长相的描述”。

  

  Ellen Greytak进一步介绍称,Snapshot是基于机器学习技术来根据DNA合成3D人像的,训练数据来自公开DNA数据集和对应的人脸长相。

  但对于Snapshot DNA背后的详细算法原理,Parabon NanoLabs拒绝公布。

  当然,目前学术界已经有不少针对类似算法的研究。

  此前发表在PNA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篇文章就试图通过1061个来自不同种族和年龄段的志愿者DNA/人像样本,训练出仅凭DNA还原肤色、身高、年龄等信息的3D模型。

  

  虽然这个AI经过训练后,脸型和肤色看起来比较接近:

  

  但从实际数据来看,DNA对于年龄等数据的预测准确度还有待提升:

  

  所以,这些公开的DNA数据是怎么来的?

  主要来源于两个家谱分析网站GEDmatch和FamilyTree DNA。

  在这些免费公开的网站上,人们只需要上传自己的DNA信息,就能知道哪些名人or网友和自己有亲属关系。

  甚至如果你上传照片和出生年月等信息,各种家谱网站还能帮你整理好一整个系的图谱,但这些信息如今却被用在训练AI合成模型上了。

  如此来看,这项技术距离真正精确用上还有不少的路要走。

  参考链接:

  [1]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1711125114

  [2]https://www.edmontonpolice.ca/News/MediaReleases/DNAPhenotypeOct4

  [3]https://www.edmontonpolice.ca/News/MediaReleases/StatementonDNAPhenotyping

  [4]https://www.vice.com/en/article/pkgma8/police-are-using-dna-to-generate-3d-images-of-suspects-theyve-never-seen

相关专题:加拿大,加拿大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加国要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7 23:1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