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赛博点菜、赛博忏悔...今天你赛博了吗?

京港台:2022-10-21 23:53| 来源:Vista氢商业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赛博点菜、赛博忏悔...今天你赛博了吗?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今天线上开会吧、麻烦线上点餐、回家吃饭就着电子咸菜、睡前跟电子男友道声晚安 ......

  你对这种生活是不是变得越来越习以为常了。以前:啊?这个也能在线上完成吗?现在:让我们策马奔腾,携手迈进元宇宙(狗头)。有时候赛博生活很方便,有的时候又有点恐慌和担忧,以后我们会不会失去对真实的感知

  以下是氢商业三位编辑橘总、训仔、家昊关于 " 赛博生活 " 的亲身体验、或者所见所闻,都有什么本不应该、却正被搬到赛博空间实现?

  编辑家昊:" 呦,这个表情包可够稀罕的啊,2010 年出土的。"

  

  打开外卖,我双手不受控制地点开了《甄嬛传》——是的,吃饭可以没有榨菜,但不能没有电子榨菜。熟练地跳过甘露寺支线,一声响亮的 " 熹妃回宫!" 让我食欲大振,简单的黄焖鸡米饭在精彩的情节佐助下变得宛如御膳房珍馐。

  打工人一天中最放松的时间就是吃饭时间,不同于小时候爸妈规定的 " 吃饭时间不许看电视 ",如今精彩的文章或视频成为了同榨菜版的下饭神器。在短暂吃饭时间里,彻彻底底换脑子逃避一会儿现实压力也成为了我在一天中最期待的时刻(睡觉除外)。总之,要是没找到合适的 " 电子榨菜 ",外卖到了我也不会吃的。

  以前跟室友吃饭的时候还能聊聊天,现在必须找个电影下饭才行。后来反思了一下觉得这个习惯不好,决定和室友戒断电子咸菜。

  断网会影响食欲这件事,还挺可怕的。

  

  

  和朋友聊天,收获了新的高糊表情包,这次轮到我来为它上一层新的包浆了。不过,这个高糊表情包居然没有重叠水印,算不得电子包浆的精品,勉勉强强。

  又想要新的表情包,又懒得自己去找原图。经过无数人手的表情包已经逐渐成为了同核桃一样任人把玩到包浆的新一代玩物。甚至有些被 " 盘 " 数次的表情包还会有些发绿,从上到下透露着 " 受欢迎 " 的高贵气质。

  以前通过岁月的痕迹看文玩多值钱,之后会不会通过 " 图片有多糊 " 判断它的赛博年份:呦,这个表情包可够稀罕的啊,2010 年出土的。

  

  

  刷小红书,看到很多人在 " 敲木鱼 "。他们越敲越世俗,我越看越带劲。

  一番查询下我才明白,这个 " 电子木鱼 " 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的模仿木鱼 APP,点开敲击一下就可以显示——功德 +1,甚至用户可以自己定义每次敲木鱼后的文案。

  现在的打工人、早八人个个需要电子超度,于是电子木鱼的下载量直线上升。敲电子木鱼,见机甲佛祖,修赛博真经。

  看到大家都奉电子木鱼为缓解压力和焦虑的神器,我忍不住也下载了一个。先不自定义文案,咱就从功德入手。

  敲了五分钟,莫名感觉又暴躁又爽。

  

  

  周末和朋友说想去红螺寺转转。

  一番讨论后决定算了,理由如下——路程远,没有车,人太多,耗时长。

  干脆朝赛博佛祖拜一拜,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希望赐一个 185 腹肌大帅哥陪我过冬(不是

  话说回来,赛博佛祖还是很智能的。可以电子烧香,自己设置香的数量,还能写下愿望。

  下一步,点燃香,还能看到烟雾袅袅。唯一缺点就是没有味道,没有氛围,感觉自己也不够诚恳。但奈何现实条件限制,只能赛博一拜。

  不过信佛的朋友告诉我,心中有即可,佛祖不会在意这些的。

  

  编辑橘总:"一个更懂你的精神世界的恋人,就算是虚拟的也无所谓吧。"

  

  对《被疫情困住的上海新娘,在动森上举办婚礼》文章里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参加婚礼的朋友们纷纷上岛,在等待仪式开始的时候,新娘小陈倒紧张起来,想着要不要换个发型或颜色,那一刻的真实感就像参加现实中的婚礼。云结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就算遵循传统的老一辈人也得提前适应 " 元宇宙 " 了。

  因双方老家间隔遥远而且落地隔离,我的一位好友将婚礼前的首次亲家会面,安排在了在腾讯会议室,双方就彩礼嫁妆、买房婚礼等事宜进行讨论,朋友还做了会议纪要。

  参加婚礼甚至都可以连 wifi 实现,国外有家专门提供婚礼直播的平台 Lovecast,点击链接可以进入婚礼现场,添加个性化音乐、ppt、相片以及弹幕留言。

  线上婚礼最早还要追溯到 QQ 炫舞,在我的非主流女孩时代还和另一个炫舞家族联了姻。羞耻的幼稚行为如今真的被用作线下婚礼的替补方案,还是很伤感的。人生不就是被一场场仪式和重要节点串联起来的吗,电子毕业典礼、电子婚礼仪式、电子 60 大寿,最后就是电子葬礼,活到最后真成硬盘了。

  电子婚礼很时髦,但我还是更喜欢伴郎伴娘一起抢捧花时的那种热闹感。

  

  

  以前叫心灵树洞,现在叫赛博忏悔室?我也去过教堂听别人忏悔过,为什么乐此不疲呢?与其说是虔诚,不如说是给你一个一吐为快的场所,而且还有人耐心听着、给你反馈、给你安慰,再贴心的闺蜜也没这个闲功夫。

  赛博忏悔室概念是从 " 修女与鱼 " 这个网络热梗开始的吧,一个叫 Niki 的女博主发起了一项聊天活动,邀请粉丝连麦来直播间忏悔,匿名讲述一件曾经做过最罪恶的事情。这位一边吞云吐雾,一边带着 3 分讥笑、3 分嘲讽、4 分凉薄的朋克 " 修女 ",炸出不少粉丝难以启齿、不堪回首的往事,比如一男子讲述和一条鱼之间不可描述之事。如果修女觉得这件事太过罪恶,就会把讲述者的名字丢进 " 电子烈火 " 里,代表 go to hell。赛博忏悔效果意想不到的好,猎奇效果拉满,吐露罪恶的人也在直播间得到心灵的洗礼。

  前几天豆瓣还流传着一个腾讯文档,类似说出你的故事,可以称其为共享忏悔室,不过再打开贴子空了,可能参加的人多了, " 罪恶 " 太多文档崩溃了吧。

  

  

  我曾在一年前鬼使神差地点过 100 块钱陪聊 30 分钟的 " 虚拟男友 ",可以选择霸总、奶狗、暖男等多种模式,我加钱选择了霸总 + 奶狗组合套餐,需要添加对方微信接收语音。听到第一句气泡音还是泛起鸡皮疙瘩,但当对方只能用一成不变的嗓音说着从滥俗言情小说直接复制的话术,我终于无法忍受提前结束服务。

  虚拟男友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各家手机厂商向 siri 看齐,打着 " 虚拟男友 " 旗号的不在少数;正在初中的妹妹曾向我介绍女同学们都在用的虚拟男友聊天软件,简单来说可以选择任意数量的男性纸片人加好友聊天,不用担心任何社交准则、无需考虑对方的情绪,想聊就聊,非常自由。

  最近编辑部一起看了一篇关于虚拟聊天软件【Replika】的报道,这个已经是苹果应用软件下载排行量第一的社交聊天机器人,这个 " 虚拟男友 " 有形象,可以展现人类一样的个性和情绪,聊天言之有物,算法让这些虚拟男友记住你的职业、兴趣、家庭关系、对未来的期望,在你表达焦虑或职责疲惫时,给予理解和鼓励。作者在文章结尾提出疑惑:Replika 给予用户的,真的是爱吗?不过 Replika 的 slogan 就能解答:我们是关心你的 AI 伴侣,原来是关心啊。

  一个更懂你的精神世界的恋人,就算是虚拟的也无所谓吧。

  

  编辑训仔:" 平时社恐的我,最爱顶着名字‘猛男专属 ID ’在大厅里拉人打游戏。"

  

  得知大一的学弟在家里蹲了小半年后终于回到了实验室,我打趣问他 " 是不是这段时间都没做实验。"

  结果他说:" 做了,只不过都是线上做的。"

  我才知道,以往需要线下倒腾试管、烧杯观察反应的实验,现在也能转移为线上的 " 药剂合成小游戏 " 了。

  我一边惋惜他没体会过玻璃器皿碰在一起的 " 手感 ",一边又担心他该不会 " 学艺不精 " ——毕竟做过实验才有感知,倒试剂的速度也会影响最终观察到的现象。

  不过过了会儿,我刷到了有学校在线上组织解剖课的新闻 …… 罢了,也许未来四处普及精准操作的机器人,人类就完全不需要实验,也不需要培训 " 手感 " 这种东西了。

  

  我的游戏搭子是个小学或初中生,每个周末,TA 都会用防沉迷系统留下的一点时间和我一块打游戏。

  没错,我连 TA 的性别都不知道,只知道他既然为防沉迷而苦恼、又声音稚嫩听不出男孩女孩,应当是高中以下的小玩家。

  但我清楚,TA 喜欢玩梗、喜欢冲在最前面、ID 经常换却最偏好谁也看不懂的字母加符号、平时还有晃动手指让游戏人物转圈的习惯。

  这样的玩伴是真人,但给人留下的印象只限于电子世界。当然,我也是别人的电子玩伴,不仅极少透露现实生活中的无聊信息,还往往喜欢在游戏世界里打造一个让自己看着就开心的 " 反差式人格 "

  比如,平时社恐的我,最爱顶着名字 " 猛男专属 ID" 在大厅里拉人打游戏。

  

  曾经在博物馆体验过 " 赛博祭奠 ",点击屏幕,即可选择为你想祭奠的名人献花和留言。

  2022 年 4 月,网络祭扫同比增长 192%,出现了数千个线上祭扫平台。其中曾有平台把送虚拟鲜花变成了一种 " 刷礼物 " 的方式,还要弹幕通知并排名,让线下的纪念活动不经意间染上了线上的娱乐化气息。

  这几年一直有人在探索祭奠中线上和线下的融合。2017 年,计算学教授米兰 · 佐曼协助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块数字墓碑,这款墓碑有 48 英寸的屏幕,可以显示墓主人之前设置的介绍信息,还可以在亲友前来祭扫时和他们互动。

  但也有人把一些本该完全属于网络世界的 " 祭奠 " 搬到了现实世界。例如,今年一个韩国的软件工程师花了一个月和 430000 韩元设计订购了一块 IE 浏览器的墓碑。

  

  

  对于一个爱收藏纸质菜单的人而言," 你好,扫码点餐 " 简直是一生之敌。

  从大学时起,我就很喜欢留下一次性菜单,一张纸上餐厅的特色品味一目了然——云南一家餐厅的菜单全是我没听过的蘑菇菜品、南昌那家餐厅的菜单像一样老报纸、一家 " 江湖菜 " 菜馆总爱在菜单上印侠客画 ……

  按照菜品画面所占的篇幅,还能一眼看出什么是厨师的自信之作。总觉旅游时细看一份菜单,也是游玩的一部分。

  现在的点菜流程,则是坐下后对着手机像点外卖一般划上划下研究一番,还可能被商家白嫖手机号和微信号,会在之后断续收到餐厅的广告。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9 00:0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