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严查寒假补习 分析指民办教育生机在职校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中央社台北3日电)寒假将至,中国教育部重申要坚决防止违规的校外补习。官方日前公布的文件说要「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分析认为,涉及义务教育的部分不太会改变,政策利好主要还是在民办职业教育。
中国教育部网站今天发布,2023年寒假将至,为巩固前期校外培训治理工作成果,坚决防止违规校外培训加重学生课外负担,帮助广大中小学生度过健康、温馨、有意义的假期,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做好寒假校外培训治理工作。
「通知」要求,严肃查处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在寒假期间对违规培训多发的商务大楼、居民小区等重点场所进行排查,严防严查以「一对一」、「高端家政」、「众筹私教」以及各类冬令营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并严查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
此外,还要加强非学科类培训价格监测和调控,加强艺考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等。
中国官方在2021年7月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按此规定,补教机构不得在寒暑假组织培训。
「双减」规定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又严格限制培训的时间,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外培训机构,这些都严厉打击补教行业,不少培训机构关门或裁员。
由于中国经济承受巨大压力,官方在去年底释出行业监管将更宽鬆的政策讯息。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其中提出「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外界观望这些是否会影响到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严管政策。
对此,陆媒经济观察报去年12月31日的分析指出,以规范为主的大方向不会改变,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不会改变。对涉及民办教育有不同细分领域,职业教育以政策利好为主。
所谓民办教育多指私立学校。2021年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对民办学校採更严格的管理政策,各地普遍开始执行,将义务阶段民办学校在校生的规模压减在5%红线以内。
文章说,民办职业教育和民办高校在过去两年是较少受到政策影响的细分领域,特别是民办职业院校政策在这两年利好不断。未来3至5年都是民办职业学校发展的黄金期,改革重心也将由教育转向产教融合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