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消费投资与海外订单同步萎缩 中国经济数据显悲观

京港台:2023-2-17 23:21| 来源:自由亚洲 | 评论( 29 )  | 我来说几句


消费投资与海外订单同步萎缩 中国经济数据显悲观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中国终止「清零」,正当中国政府全力拼经济,国际投资界亦期望中国经济会从谷底反弹之际,本台综合多项数据,显示中国昔日出口大国地位已进一步被东南亚「抢滩」,更失去欧美「大客户」,最令人担忧的,是大陆民间对政治经济前境悲观,普遍倾向储蓄而不是消费和投资。

  在内需方面,当局借不断调降存款利率、鬆绑贷款限制等,以促进消费投资。不过,据中国人民银行最近数字,居民存款规模反而大幅飙升。

  数据指,1月份存款增加6.87万亿元(人民币(专题),下同),同比多增3.0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创下单月新高,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7,900亿元。

  疫情3年来,居民存款有增无减,2022年全年住户存款再创新高,增至17.84万亿元,远高于2021年9.9万亿元的规模,同时定期存款明显多增,近8成是定期存款。而去年「超额储蓄」规模增至约7.4万亿元,其会否转化至消费、地产、资本市场等,备受关注。

  储蓄率比先进国家高出一倍「极不寻常」

  前有线财经台台长颜宝刚于本台节目《财经自由讲》指,认为中国人的储蓄情况「极不寻常」,质疑资金会否「复常」回流市场,经济无法持续复苏。

  颜宝刚说:而中国储蓄率由3成至3成6,远高于西方国家的1至2成,反映过去1年上海封城以来,中国政治社会状况不稳,而宁愿多储蓄,不消费。即使去年10月「新十条」出台,当局展开复常,新春消费档次包括饮食、旅游、娱乐等,惟只是小额消费。而大额消费上,人行、银保监都很紧张,见不到有恢复,尤其置业需求不见回升、买车需求疲弱,严重打击中国经济重启步伐。

  事实上,以往中国在经济衰退时,多以「房地产」作为主要扩大内需的手段。

  据中国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本周初发布报告,显示房地产业没有复苏迹象,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6.8%,2022年居民部门存款增长规模远超贷款增长规模,存款比贷款多增了14.01万亿元,两者差距扩大,反映居民更加倾向减少房贷和一般债务,把现金放在银行内以备不时之需。

  到外国抢订单失败中国已被东南亚取代

  据中国海关总署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虽然中国2022年全年出口增长7%,达到3.59万亿美元新高,不过,去年下半年中国出口出现断崖式下跌,12月中国出口同比骤降9.9%,为连续第3个月下降,并创下自2020年2月新冠疫情爆发后最大跌幅。

  中国製造业採购经理指数(PMI)指数在持续创新低,财新/Markit联合公布1月指数,跌至49.1,按月下跌1.8,创23个月低位,亦低过市场预期的50.4。数据自去年12月的半年高位回落,并于近3个月内,第2次跌入50以下的收缩范围。

  各大港口空货柜堆积如山

  据全球线上集装箱租赁和交易平台Container xChange上月发布的数据,不过2022年,儘管中国至美国和欧盟的货运量分别下降了19.5%和17.5%,但中国至俄罗斯的出口却增长了8.3%,预计今年首季度中国的出口和集装箱离港量仍会保持低位。

  本台日前报导上海、宁波北崙港一片冷清,货柜车司机和员工几乎消失,全国企业倒闭潮、失业潮持续。在广东深圳一做外贸生意的肖女士向本台称,受到中美关係和疫情封控措施的影响,产业链已经从中国转移到东亚地区。

  肖女士说:外贸生意在大转向,(外商)订单都取消了。人家的订单去了越南、印尼,还有泰国,直接在那边下单了。产业链移到东南亚了。这样一来,货柜运输也就不行了,所以外贸公司要想其他办法。

  中国与国际关係恶化订单同时被抢走

  事实上,中国与美国、欧洲国家关係恶化,加上中国的清零政策,欧美倾向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在中美方面,中美之间的集装箱货运价格已经断崖式下跌,最近跌逾8成。目前,欧洲取代中国,成为美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第二大是加拿大(专题)和墨西哥等北美国家,中国降至第三。同时美国对东南亚国家的生产需要亦大增。

  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承诺将对东南亚地区投资 100 亿欧元,以抗衡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德国之声》早前报道,引述欧盟东协商会执行董事韩福瑞(Chris Humphrey)的谈话,指欧洲商人与中国脱欧和供应链多元化却「已成定局」(the die is already cast),不会因中国的政策而改变。

  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则「渔人得利」。自2022年3月以来,印尼的出口同比增长超过40%,越南超过30%,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都超过20%,同时带动GDP增长,而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GDP增长达8%或以上,远超中国。

  同时「工业大国」版图亦大翻盘,东盟国家不但抢走中国订单,亦带走外资。苹果三星Google等巨擘都将大批生产线改往越南、印度(专题)。随需求和投资倍增,东盟和印度的劳动密集型配套供应链和设厂已基本成形。

  外界分析指,东盟和印度的人力成本以及反映工人质素的人力资本指数(HCI),较中国优胜,是除了欧美科技贸易战问题上,另一吸引之处。

  据各国官方数字,东南亚国家普通平均年龄在30岁上下,显着低于中国,加上更高的出生率和不俗的劳动参与率,东南亚工厂能够随时接触到大量的年轻劳动力。

  劳动力人均FDI来看,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的水平都超越中国。全球半导体封测重地马来西亚为最高额,约12,013美元/人,越南3,045美元/人,均高于中国2,327美元/人,反映该国吸引外资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度。

  记者:李智智 责编:温晓平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22 22:2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