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排中色彩印太经济架构磋商中 戴琪赞将有利企业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中央社胡志明市15日综合外电报导)美国贸易代表戴琪今天在越南表示,以美国为首、排除中国的「印太经济架构」将带给企业实际利益。她还说越战后的美越关係史,说明当代经济与地缘政治问题可以如何解决。
日经亚洲(Nikkei Asia)报导,印太经济架构 (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面临的最大批评之一,就是缺乏组成「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等贸易协定的租税减免措施。
美国退出TPP后,剩馀11个成员国推动让TPP生效,并改称为「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
今天结束3日河内行程的戴琪(Katherine Tai)回击印太经济架构的批评者。
她告诉媒体:「我同意,我听过怀疑的声音。我不是听我们的贸易伙伴说的,多半是观察家和评论家所言。」
目前14个国家正在磋商公平税赋和乾淨能源等印太经济架构的首要议题。戴琪举例,若各国能同意把报关程序数位化、让所有成员国之间能够互通,将有利于进出口商。
身为首位亚裔美国贸易代表的戴琪说:「它们会知道,改善14国之间的贸易便捷性,能为他们换来金钱。」
中国并未参与协商印太经济架构,反而还在半导体、强迫劳动、南海、间谍气球、贸易战等方面与美国相争。
戴琪说,「我们看到当今世界日益複杂,不管是贸易、经济、供应链或地缘政治方面」,她表示要解决这些最棘手的议题,美越历史能提供启发。
她说:「这段历史蕴藏许多黑暗和痛苦。但如果你看看我们今日的处境,这段历史也反映出韧性、和解与希望。」
越南战争在1975年结束,如今美国已是越南出口产品最大客户,越南则是美国在东南亚的最大贸易伙伴。
戴琪今天也提到美方关切供应链内涉及中国新疆的强迫劳动行为,表示这项议题关乎美越贸易是否「正直」;同时指出,美越双方已经成功处理汇率操纵和木材贸易等其他问题。
美国仰赖越南提供电子产品、傢俱和腰果,以及太阳能板与成衣等,但美国正在依据新的「防止维吾尔人强迫劳动法」(Uyghur Forced Labor Prevention Act),调查全球的太阳能板与成衣业。
美国指控新疆少数民族被迫在这些产业裡劳动,但北京否认。华府已警告越南切勿允许这类物资进入越南的供应链,使其最终流进美国市场。
初步调查发现,越南企业曾帮助中国太阳能电池规避美国的关税。越南外交部未立即回应置评。